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70篇 |
免费 | 3篇 |
国内免费 | 12篇 |
专业分类
丛书文集 | 5篇 |
教育与普及 | 142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17篇 |
现状及发展 | 3篇 |
综合类 | 21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8篇 |
2021年 | 5篇 |
2020年 | 6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6篇 |
2014年 | 22篇 |
2013年 | 19篇 |
2012年 | 17篇 |
2011年 | 27篇 |
2010年 | 33篇 |
2009年 | 32篇 |
2008年 | 22篇 |
2007年 | 16篇 |
2006年 | 14篇 |
2005年 | 20篇 |
2004年 | 21篇 |
2003年 | 11篇 |
2002年 | 7篇 |
2001年 | 15篇 |
2000年 | 11篇 |
1999年 | 11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8篇 |
1988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3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湖南省西部桑植地区栖霞期相对海平面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范围内,中国南方发育的中二叠统地层最为完整,该台地浅海环境的碳酸盐岩地层对于全球海平面变化曲线的重构尤为重要.湖南省西部桑植地区二叠系栖霞组碳酸盐岩地层中地层旋回发育,是层序地层分析和相对海平面变化分析的理想地层.本文通过地层的旋回性分析,将栖霞组和茅口组下部地层划分出三个三级层序S1、S2和S3.在此基础上,结合岩相和相对水深分析结果,重构出桑植地区栖霞期至茅口早期相对海平面变化曲线.该三级海平面变化旋回叠加四级海平面波动,与全球三级绝对海平面变化旋回有着良好吻合性,说明该区栖霞期相对海平面变化与全球绝对海平面变化有关,主要受晚古生代冰期-间冰期旋回的影响,反映二叠纪冈瓦纳大陆百万年级别的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65.
珠穆朗玛峰地区东绒布冰川冰雪微生物群落及其季节变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流式细胞计数和构建环境样品16S rRNA基因的克隆文库,分析了珠穆朗玛峰地区东绒布冰川冰雪微生物数量和菌群结构特征及其与季节变化的关系。珠峰地区冰雪微生物的16S rRNA基因序列分属于α、β、γ-变形菌纲,放线菌门,厚壁菌门,CFB, 蓝细菌, 真核质体,待定门TM7共 9大类,以γ-变形菌纲为主要类群,其中Acinetobacter和 Leclercia属是整个菌群中的优势属。微生物的数量和菌群结构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夏季微生物的数量高于冬季;菌群结构具有一些共有属种的同时,在夏、冬季雪中具有各自特有的属种,共有属种推测是青藏高原局地源的微生物,序列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夏季较多细菌属种与海洋环境相关,冬季细菌则具有更强的耐冷性。微生物明显的季节变化可能是受珠峰地区夏季和冬季不同水汽来源的影响。 相似文献
66.
67.
对长江中下游第四纪冰川发育的新认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早在20世纪30~40年代,李四光就已开始对我国长江中下游第四纪冰川发育问题进行研究。本文通过对长江中下游在冰期时的古气候、山体高度及雪线高度的研究,认为气候变冷和高山存在是长江中下游第四纪冰川发育最关键的条件。尤其是后者对发育冰川起着积极和直接的作用。 相似文献
68.
全球变暖致使南疆周边冰川大幅退缩,冰川融水增加,南疆水资源因此增加.人类社会的发展带动生产和生活用水大幅增加.这打破了区域水资源供需平衡,水资源风险愈加突出.根据干旱地区水资源利用特点,考虑气候变化导致的降水、冰川融水和径流的变化趋势,以及南疆人口和经济的发展,结合度日模型、定额需水法、彭曼公式、潜水蒸发法和水压力指数法对南疆三地区水资源压力现状及未来潜在变化进行了评估.研究结果表明:2000~2020年,南疆三地区的可利用水量呈增加趋势;总需水量变化存在地区差异,阿克苏地区和喀什地区显著增加,和田地区则有所减少;南疆三地区水压力均处于较高水平状态,水压力变化趋势与总需水量的变化趋势一致.21世纪30年代和70年代南疆三地区的可利用水量将持续增加;需水量和水压力的变化趋势与历史时期一致.人类取水活动在未来水压力的变化中起主导作用.该研究揭示了区域内水资源失衡的时空分异性,以期为南疆地区的水资源管理和合理利用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69.
冰湖溃决事件频繁发生,严重阻碍西藏自治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社会稳定。随着气候变暖,冰川减薄后退,冰川径流量增大,冰湖溃决风险上升。基于西藏自治区东南地区的嘎隆拉冰川径流观测资料,分析了2017—2019年消融期间5—9月冰川径流变化特征,探讨了西藏1931—2020年冰湖溃决事件发生的频次与径流峰值流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1931—2020年,西藏地区共发生冰湖溃决事件32次,集中在5—9月发生;在旬变化上,极大值频次呈单峰结构,在7月上旬频次最高;冰湖溃决频次与径流峰值流量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673,随着径流增大,冰湖溃决发生的频次逐渐增大。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冰川融化引发的冰湖溃决灾害应引起重视,要加强冰川消融径流观测及冰湖水位的监测,进行冰湖溃决洪水预报。 相似文献
70.
作为冰川动力学重要参数之一的底部剪切应力,受冰川自身属性以及冰-岩界面条件等多种因素控制,但这些因素能驱使该参数发生何种及多大幅度变化却仍不明晰,阻碍了冰川动力学模型可靠性和精度的提升.本研究借助相关公式和中国西部14条山地冰川的冰面、冰床高程数据,计算冰川底部剪切应力并分析其特征.结果显示,冰川底部剪切应力主要受冰川形态类型控制,呈现冰斗-山谷冰川、山谷冰川、冰斗冰川和坡面冰川依次减小的规律;冰川性质是底部剪切应力的次一级影响因素,表现为同一冰川形态类型时,海洋型冰川的底部剪切应力明显高于极大陆型和亚大陆型.在相关研究中,山地冰川底部剪切应力取值首先应考虑冰川形态,再适当关注冰川性质的差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