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70篇 |
免费 | 3篇 |
国内免费 | 12篇 |
专业分类
丛书文集 | 5篇 |
教育与普及 | 142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17篇 |
现状及发展 | 3篇 |
综合类 | 21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8篇 |
2021年 | 5篇 |
2020年 | 6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6篇 |
2014年 | 22篇 |
2013年 | 19篇 |
2012年 | 17篇 |
2011年 | 27篇 |
2010年 | 33篇 |
2009年 | 32篇 |
2008年 | 22篇 |
2007年 | 16篇 |
2006年 | 14篇 |
2005年 | 20篇 |
2004年 | 21篇 |
2003年 | 11篇 |
2002年 | 7篇 |
2001年 | 15篇 |
2000年 | 11篇 |
1999年 | 11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8篇 |
1988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3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近期冰川状态失常与灾变风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是除南、北极地区之外全球最重要的冰川资源富集地.近百年来,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冰川整体处于缓慢退缩状态,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种状态发生了根本变化.以东帕米尔-喀喇昆仑-西昆仑地区冰川相对稳定甚至部分冰川前进为特征的"喀喇昆仑异常"是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冰川状态失常的一种表现形式;而青藏高原东南地区冰川加速退缩则是这一地区冰川失常的另一种表现形式.高海拔地区的异常升温是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冰川状态失常的重要驱动力.另外,这种冰川状态失常还与气候变暖背景下的西风和季风大气环流过程有关.随着全球变暖的加剧,冰川状态失常直接导致冰崩、冰湖溃决等灾变风险的增加.应对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冰川状态失常的不利影响,需要进一步加强冰川变化监测与研究,加大冰川灾害防范力度.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关于华南板块新元古代冰川作用及其古纬度的讨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元古代普遍认可的冰期有凯噶斯、司图特、马林诺、噶斯奇厄斯, 而在华南板块只有江口(司图特)冰期和南沱(马林诺)冰期具有明确的沉积记录. 凯噶斯冰期只有同位素和化学指标的显示, 表明可能存在寒冷气候和局部山岳冰川. 噶斯奇厄斯冰期在华南板块则对应于陡山沱组沉积期间年龄相当的一个碳同位素负漂移, 不过不说明华南板块是冰川气候. 江口冰期期间华南板块无古地磁数据, 因此其古地理位置不确定. 凯噶斯和南沱冰期期间华南板块均处在中纬度. 根据现有资料, 在上述新元古代冰期期间华南板块均可能处在相似的中纬度. 相似文献
16.
西昆仑山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从海拔6530m钻取的崇测冰帽冰芯发现,20世纪90年代前的60多年间,沙尘沉积和年积累率存在着一致的下降性趋势变化.结合对沙尘源地、沙尘输送路径及其沉积特征的调查研究,分析源——汇的诸多影响因素,探讨影响高海拔地区降水的主导过程,结果表明:1)在高海拔地区,尘埃可能比低海拔地区对降水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主要是通过凝结核数量的变化发生的;2)在高海拔地区降水形成过程中,悬浮的尘埃数量会直接影响凝结核的数量;3)对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周边这样的干旱环境,大气水汽供应在高海拔地区相对更为充分些,因此与低海拔地区相比,高海拔山地冰川上的降水过程对大气尘埃微粒浓度的变化似乎更为敏感; 4)在沙漠及其周边地区的盛行气候条件下,冰川冰雪积累呈现出逐渐减少的趋势,与沙漠地区气候和环境变化密切相关——过去几十年间塔克拉玛干低海拔区降水增加,沙尘减少;5)这种行将持续的趋势可能会通过大气尘埃的变化继续影响高海拔冰川的物质平衡.本研究的这一发现可能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一些地区性冰川变化的原因,如中亚地区持续了几十年的冰川消退现象. 相似文献
17.
19.
在几百万年前广阔的冰河世纪,冰川从极地几乎延伸至赤道,整个地球覆盖上冰冻的皮肤。正如科学家所描述的,雪球地球的环境条件导致地球成为一个完全不同的星球。我们谈论的是另一个世界。美国宇航局戈达德太空研究所的琳达·苏尔这样说道。大陆大小的冰川20世纪90年代早期,科学家发现了好几处罕见的特征,暗示着地球上曾发生过某些寒冷事件。几乎在每一个大陆上都发现了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