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8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32篇
系统科学   8篇
丛书文集   57篇
教育与普及   40篇
理论与方法论   9篇
现状及发展   6篇
综合类   1463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103篇
  2013年   116篇
  2012年   135篇
  2011年   115篇
  2010年   107篇
  2009年   126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青海氯盐渍土地区半埋混凝土耐久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现场调查的基础上,针对青海察尔汗盐湖至格尔木高速公路上使用的混凝土进行氯盐快速腐蚀试验和氯离子测试实验。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土相对动弹性模量先上升后下降;混凝土吸附区氯离子的分布规律为先随着距表层距离的增加而增加,在0.75cm处达到最大值,之后随着距表层距离的增加而下降。结合半埋状态下混凝土各部位和周围盐渍土之间的离子交换传输机理,以及氯离子的腐蚀机理,对半埋混凝土状态下钢筋混凝土的使用寿命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半埋状态下混凝土和周围盐渍土之间的离子交换机理是外部"蒸发-浓缩"和毛细管吸附,内部为扩散;氯离子在半埋混凝土靠近表层处浅层区域的传输机理主要是毛细管吸入,深层区域为扩散;钢筋混凝土腐蚀的主要原因是氯离子使钢筋表面钝化膜破坏,形成腐蚀电池并产生孔蚀,随着铁锈体积增大,导致混凝土保护层开裂。最后,研究得出的青海氯盐渍土地区的半埋钢筋混凝土使用寿命和钢筋保护层厚度之间的关系与调查结果基本一致,说明了文中的寿命预测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2.
某造船基地疏浚工程的岩石方量大,施工范围与在建码头的施工作业面相壤,施工干扰大,加上前期施工延误造成了较大的工期压力.受制于爆破施工严格管控、成本控制、进度要求等,采用了凿岩工艺清除岩石,并根据岩石分布分布集中,岩质坚硬而整体性强的特点对凿岩工艺进行了创新,高效、安全地清除了80余万m3岩石,为提前40天完成工程施工任务奠定了基础.扫浅阶段,针对软、硬土区域的不同要求分别采用拖钢丝扫浅及槽钢拖平工艺进行施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施工方法进行分析介绍,可为类似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3.
提 要 祁连山前山盆构造的水文地质特征一直是困扰水文地质研究的难题。在分析区域地质构造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分析了山盆构造的电性特征,并对祁连山山前大断裂的性质进行了研究。利用钻孔资料探讨了祁连山前山盆构造两侧的岩性、基底埋深以及水利联系。通过同位素分析,进一步探讨了山区地下水向盆地运移的阻水与透水机理。研究工作为黑河流域水资源模拟提供了基础支撑,为我国西北内陆盆地类似地区山盆之间的水量交换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4.
使用雷达、地面加密观测、探空数据和ERA5再分析数据研究2009年7月22日0400—2400 UTC的21小时内东北冷涡后部在京津地区连续发生的4次中尺度对流系统的组织形态演变和中尺度环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 在东北冷涡后部稳定的西北气流背景下, 由于东北冷涡后部对流层中层西北气流中的浅槽、其在对流层低层发展的低槽和低涡以及对流层低层高压脊西北部的西南暖湿气流与冷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 导致4次过程中强对流的组织形态各异。第一次过程受冷涡西侧一个浅槽锋生影响, 在河北北部形成西南?东北走向弱对流线, 对流线位于北京北部的对流发展较强, 移动迅速, 发展为超级单体和弓形回波, 其冷池出流和西南暖湿气流辐合形成西北?东南走向的后部增生型组织形态, 横贯京津地区。第二次过程是第一次过程位于北京南部的冷池出流触发, 形成超级单体, 之后受第一次过程冷池向西出流的影响, 产生西南?东北走向的后部增生型对流线。第三次过程发生在第一个浅槽造成对流层低层低涡发展的环境下, 低涡西侧的偏北风与低层高压脊北部的偏南风在冷池上面辐合, 造成多条平行的西北?东南走向的后部增生型对流线, 产生列车效应, 造成天津的强降水。第四次过程由冷涡西南部的又一个浅槽锋生和冷涡在天津北部调整出的切变线共同触发, 两个初始的西南?东北走向对流线合并形成一条西南?东北走向的线状对流, 最后南侧的对流发展为弓形回波。4次过程中出现的弓型回波部分还具有弓箭回波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105.
本文主要阐述供热直埋保温管的发展历史,结构,性能,直埋保温管与地沟敷设的对比,以及供热直埋管道的绝热保温技术.  相似文献   
106.
考虑埋深的物性下限确定方法——以G油田P油层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确定储层物性下限的方法很多,但是确定的物性下限均为某一固定值。对于埋深变化较大的岩性油藏,存在较大的误差。以G油田P油层为例论述了应用常规方法确定物性下限存在的问题,并应用考虑埋深的试油法和经验统计法确定了G油田P油层的物性下限,其确定的动态物性下限更符合油田的实际情况,对于向斜油藏的成藏机理,以及后续的储层评价方式都具有值得思考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7.
以重庆轨道交通5号线3标里程DK18+138.948~DK18+191.964区间浅埋扁平超大断面隧道工程为依托,对隧道围岩变形及双侧壁导坑法预留核心土开挖合理长度进行研究.采用数值分析软件MIDAS-GTS建立了核心土长度分别为20m、25m、30m隧道三维实体模型,将计算值与现场实测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通过地表沉降、围岩变形、掌子面附近拱顶下沉、掌子面挤出位移等方面综合分析,最终确定依托工程双侧壁导坑法核心土开挖的合理长度为25m,且不宜大于研究段隧道长度的1/2.本文的方法和结论为此类扁平超大断面隧道核心土留设合理长度问题的研究提供参考,并为施工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8.
王发旺  肖振清 《科技信息》2010,(27):56-56,78
本文对直埋蒸汽管道进行了较全面的介绍,含保温结构、材料、附件及施工与运行。  相似文献   
109.
室内埋地塑料管道安装完成隐蔽后,由于位置的不确定性,在装修阶段容易被破坏。笔者根据多年现场施工经验,采用在管道上加装指示件的方法,在明确管道暗埋位置的同时不影响其它施工工序。  相似文献   
110.
本文针对隧道洞口浅埋偏压段的施工,从理论及施工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出发,对可能发生的状况提出具体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