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综合类   8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喷油正时对船用柴油机NOx排放率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IMO推荐的试验程序,分别在发电机工况推进工况下,在一台4135G柴油机上进行喷油正时变化时柴油机NOX排放的试验,结果表明,适当将喷油正时延后调整可以降低柴油机NOX排放率以满足国际公约的排放标准要求,而柴油机经济性不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82.
《世界博览》2009,(11):15-15
环保人士表示,美国爱惜自己娇嫩屁股所做的比之他们爱开高油耗汽车、吃快餐或者住大房子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更大。他们说,美国人坚持如厕使用超软、夹软垫且多层的卫生纸对环境的影响甚至超过悍马车。  相似文献   
83.
随着油价的持续上涨,汽车的油耗越来越被人门关注,节油技术的研究也普遍引起了注视。本文对怎么样做才更省油做出了一系列探讨。  相似文献   
84.
一、保持发动机正常的工作温度 发动机温度过低或过高都会增加油耗。温度过低,热量被气缸盖、缸壁等零件吸收,燃油不易蒸发,油滴相对增多,造成混合气过稀,不易燃烧,减慢火焰传播速度,造成费油。实验表明水温表读数保持在80-90℃时为最佳水温,可降低油耗。  相似文献   
85.
86.
本论述介绍一种基于ARM的嵌入式内燃机车油耗计量系统设计,包括硬件电路设计、软件设计方法.该系统主要应用了高性能低功耗的微处理器STM32,并移植了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μC/OS-Ⅱ,给出了系统整体结构框图、主体软件流程图.整个系统精度高、功耗低,能快速、准确的完成机车耗油监测.  相似文献   
87.
通过分析整车总体布置设计的重要技术参数,以及各总成的主要设计参数的选择。动力性分析中,分别做出汽车行驶速度图、汽车牵引力—行驶阻力平衡图、汽车动力特性图、汽车功率平衡图和汽车行驶加速度曲线,并通过研究与分析得出汽车最大车速、最大爬坡度;燃油经济性分析中,做出汽车最高档时等速百公里油耗曲线;而且计算出汽车最小转弯半径并对整车稳定性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88.
涡轮增压系统决定了发动机的进气能力,严重影响整机燃烧性能。为优化汽油缸内直喷(gasoline directinjection, GDI)发动机的热效率,利用GT-Power软件搭建了一维仿真计算模型,并基于试验数据完成模型标定。通过热力学仿真计算,分析了不同增压系统对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定压增压结构,能减少泵气损失,提高发动机在高速工况时的热效率。但其低速性能较差,不满足车用发动机对低速转矩特性的要求。采用脉冲增压结构能有效改善发动机扫气,低速时压气机喘振裕度大。为解决脉冲增压结构高速工况涡端效率较低的问题,扩宽了涡前流道并使用大流量涡轮机方案,使泵气损失明显减少,最大功率点比油耗降低了11.7 g/(kW·h)。证明该措施有效提高了汽油机性能,满足开发需求。  相似文献   
89.
轮式装载机广泛应用于重要的工程领域,作为其唯一动力来源的发动机的运行状态对装载机的 经济性有较大影响;针对国内某型轮式装载机瞬态油耗较高的问题,提出了发动机瞬态节能控制的控制方 法,其通过限制发动机角加速度,降低加速踏板行程突然增大时的瞬时油耗;针对 V 字形工况下,燃油经济 性差以及未考虑装载机工况识别控制发动机转速的问题,提出了整机两作业模式节能控制,主要通过模式选 择开关设置作业模式,在实现工况识别的同时,也尽可能使发动机工作点分布在燃油消耗率较低的区域;通 过实车的实验结果表明:在控制策略下,动力模式时整机能拥有较好的动力性,经济性也有所提高;在经济模 式下,动力性有所降低但经济性有较大提升  相似文献   
90.
基于智能汽车行驶的空间约束和运动轨迹曲率约束等限制,对换道轨迹的燃油经济性进行了研究. 基于发动机瞬态油耗模型,确定了平路行驶的最经济车速,并建立了能满足各种约束的3阶贝塞尔换道轨迹模型. 通过Matlab/Simulink与Carsim联合仿真验证,文中设计的贝塞尔换道轨迹的油耗分别比已有的sin-tanh和x-sin换道轨迹节油了3.49%和0.77%,其最大横向加速度值也分别比sin-tanh和x-sin换道轨迹降低了31.75%及7.45%. 因此在保证智能汽车安全舒适行驶的基础上,利用贝塞尔换道轨迹的汽车油耗更少,对应的最大横向加速度更小,表明贝塞尔换道轨迹模型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