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2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17篇
教育与普及   8篇
理论与方法论   10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26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61.
2005年初,黑龙江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把规划建设哈大齐工业走廊作为黑龙江省振兴老工业基地的重大战略决策。目前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启动面积已达58.7平方公里,开工项目377个,高科技项目占65.0%以上。累计完成投资224亿元,投资规模超过3亿元的有20个,项目投资强度明显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省委、省政府要求哈大齐工业走廊利用区域知识密集、研发能力强、工业基础相对雄厚的优势,打造工业集群,促进沿线城市扩张升级,打造全省产业集聚区。  相似文献   
162.
空间:藏彝走廊民族文化生态研究的新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空间理论的角度看,藏彝走廊既是地理空间,更是社会空间。因而运用空间理论研究藏彝走廊民族文化生态空间的整体特征,有助于理解民族走廊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的重要地位,对构建中国的民族走廊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3.
用主成分分析法、标准差、变异系数、对数偏差均值指数等对甘肃省近20年来的区域经济差异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以下结论:①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空间格局上讲,定西、平凉、庆阳3市经济处于上升趋势,武威、临夏、甘南3州市经济处于下降趋势,其他地区处于基本稳定状态,而且经济水平基本呈西北高、东南低,并形成了以兰州和嘉峪关为中心的经济圈雏形;②从总体变化趋势上看,甘肃省的区域经济绝对差异在拉大,且速度呈阶梯式变化;③区域经济差异在高-低城镇化方向上变化复杂;④区域经济差异在河西-河东方向上主要表现为河西-河东内部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4.
针对公交客流走廊甄别方法存在局部走廊方向与客流方向不吻合等问题,将其分为方向判定和支撑道路识别2个阶段.选择交通中区公交客流OD中点坐标和与x轴正向的夹角作为动态聚类参数,根据公交客流OD与走廊的相对位置关系分类,考虑路径选择的随机性,引入Logit模型讨论不同情形公交OD利用走廊出行的客流量,以提高走廊识别的精度.在初始分配后,调整走廊支撑道路的交通分配参数进行再分配后判识公交客流交通走廊的支撑道路,分析走廊流量过大、过小的异常现象,检验方向判定中走廊数量选择的合理性,以提高走廊数量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5.
通过对云南迪庆藏回族群文化特征的描述与分析,展现了藏彝走廊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格局,同时对民族文化调适也进行了探讨,并剖析了其中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66.
《中国西部科技》2006,(8):65-65
符合规范要求的酒店建筑,房间门距离外部出口或楼梯间的最大距离都会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比如高层酒店建筑(高度超过24米),房间门到最近楼梯间的最大距离是30米(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房间)和15米(位于袋形走廊两侧或尽端的房间)。在此疏散途中的门和楼梯间的门都是开向逃生疏散方向的,只要向外用力,就可以方便打开而不至于浪费时间。  相似文献   
167.
基于人群分类的城市公交走廊客流分配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随机用户均衡理论基础上,在静态均衡模型中引入时间变量及人群属性分类,建立基于人群分类的城市公交走廊动态客流分析模型,描述了走廊内出行者对于出发时刻和路径的选择问题,并分析不同人群的行为差异.给出了模型的基本假设及求解算法.研究结果表明,模型的动态化及人群分类特征,不仅能够真实反映走廊内不同属性客流的时空分布情况,还能够仿真不同交通措施的作用及效果.算例通过采取错峰上班及调整票价,使高峰时刻走廊断面客流下降24%;选择轨道交通的客流由82%下降71%,选择巴士交通的客流由11%提升至20%,有效降低了公交走廊的交通负荷,并使各方式分担率更加均匀.此动态客流分析模型为城市公交走廊的功能优化提供了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68.
基于独立公交走廊需求特征,利用公交客流起点到终点(OD)数据,建立了以发车频率和公交车型为主要输出参数的多服务模式公交优化设计模型.针对模型求解的复杂性,应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最后,结合上海公交737路公交客流走廊数据给出了优化算例.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能快速有效地求解出多服务模式的公交优化组合.  相似文献   
169.
安婷婷  郭萍萍  丁凡  崔宇 《甘肃科技》2020,(22):28-30+43
利用高空、地面观测资料、物理量场及卫星云图对2018年3月19日甘肃省河西走廊出现的区域性大风沙尘天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大风沙尘天气是典型的冷锋后偏西大风型。500hPa低槽、700hPa强锋区、地面冷锋和冷高压是产生此次大风沙尘天气的主要影响系统。高空强锋区、动量下传、地面强冷高压、强梯度风、强变压风均有利于大风的生成和加强;河西走廊的特殊地形引起狭管效应,也会导致地面风速增大,为大风沙尘天气的产生提供了动力条件。深厚的正涡度区,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高低空配置,强烈的上升运动,锋生,700hPa与500hPa的温度差达20℃以上以及大风沙尘天气爆发前地面增温显著等均有利于增强大气层结的不稳定性,进而激发大风沙尘天气。河西走廊丰富的沙源为沙尘暴的爆发提供了物质基础,是我国沙尘暴天气高发的地方。卫星云图上有明显的冷锋云系东移发展。卫星云图的演变对大风沙尘天气的影响范围及移动路径等有较好反映,为短时临近预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0.
岭南走廊是历史上南北交流的必经之路,早在先秦时期已开始形成,走廊沿途遗留了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运用"文化线路"这一世界遗产保护理论,使单个的遗产串联起来,有助于把过去对文化遗产的单体保护和聚落保护提升到整体性的保护层次,可更有效地保护和提升遗产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