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47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146篇
系统科学   24篇
丛书文集   148篇
教育与普及   139篇
理论与方法论   15篇
现状及发展   14篇
综合类   3142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84篇
  2021年   104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161篇
  2013年   142篇
  2012年   141篇
  2011年   166篇
  2010年   173篇
  2009年   167篇
  2008年   181篇
  2007年   179篇
  2006年   139篇
  2005年   133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116篇
  2002年   103篇
  2001年   127篇
  2000年   90篇
  1999年   90篇
  1998年   85篇
  1997年   107篇
  1996年   86篇
  1995年   78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57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进水碳磷比对连续流反硝化除磷工艺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连续流双污泥反硝化除磷工艺,考察进水碳磷质量比(m(C)/m(P))对化学需氧量(COD)、氨氮和总磷(TP)去除效果的影响.系统进水COD和氨氮分别保持在250和45 mg/L左右,通过改变进水TP浓度来调整m(C)/m(P).实验结果表明:在m(C)/m(P)比分别为64.1,42.0,33.0和17.8的情况下,TP去除率分别为93.2%,92.0%,78.3%和65.8%,除磷效率明显降低.在m(C)/m(P)>42.0的情况下,出水TP低于0.5 mg/L.随着m(C)/m(P)的降低,反硝化聚磷污泥释磷量和净聚磷量增加,净聚磷量分别为3.63,5.33,6.26和10.3mg/L.m(C)/m(P)减小有利于提高生物除磷系统的稳定性,但出水磷浓度会有所增加,可通过适当延长后置曝气池停留时间来降低出水磷浓度.m(C)/m(P)对COD的去除和脱氮的效果影响不大,COD去除率保持在85.6%~93.1%,氨氮的去除率大于93%.  相似文献   
102.
以天然含氮聚多糖壳聚糖作为碳源和氮源,FeCl3作为铁源,经溶胶-凝胶、高温碳化和KOH高温活化3个步骤,得到一种Fe,N共掺杂的分级多孔石墨化纳米碳材料(FeNC气凝胶).该系列样品均具有大的比表面积(最高达3103 m2/g)、较低的密度(约27 mg/cm3)和良好的磁响应能力,氮掺杂量接近4%,Fe以纳米Fe@...  相似文献   
103.
用氯磺酸作磺化剂,在四(1,4-二噻英)四氮杂卟啉铁配合物外围功能基对-二噻英环上发生直接取代反应,合成了水溶性良好的多取代磺化(1,4-二噻英)四氮杂卟啉铁配合物(简写为FeSPz(dtn)4).并对磺化产物进行UV-Vis,IR,1HNMR和XPS等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104.
在传统的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SMBR)中安装生物带将其改造成生物带-膜生物反应器(BMBR),BMBR所需启动时间较短,在运行5d后出水水质基本稳定.生物带上丰富的生物相、较强的吸附能力及所形成的厌氧-好氧交替微环境,导致出水水质较SMBR有所提高,COD、NH3-N、TN的去除效率分别由SMBR的81%、81%、30.1%提高至95%、88%、76%.但是由于剩余污泥零排放的运行方式,导致BMBR对TP的去除效果较差,在33%~37.5%之间.  相似文献   
105.
废水生物处理脱氮原理与新工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废水生物脱氮的原理与影响因素,生物脱氮中氨转化的基本过程为氨化、同化、硝化和反硝化,其主要影响因素有温度、pH值、溶解氧、C/N比、污泥龄和毒性物等.介绍了几种生物脱氮的新工艺方法,包括预缺氧、后缺氧悬浮生长和附着生长脱氮工艺.归纳了不同脱氮工艺的典型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106.
5-(4’-甲基联苯基-2-基)四氮唑与2,3,4,6-四乙酰基-α-D-吡喃溴代葡萄糖在弱碱性条件下反应生成了β型的氮糖苷。产物结构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光谱、质谱和元素分析得到了证实。  相似文献   
107.
SBR的工艺特点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阐述了SBR法的基本流程、工艺特点及工艺的独特优势。SBR的主体工艺设备,只有一个按一定时间顺序间歇操作运行的反应器,工艺简单,投资和运行费用低。污泥活性强,质量浓度高,对水量、水质变化的适应性强,有机物去除率高,沉淀效果好,不易出现污泥膨胀,脱氮除磷效果好。SBR法已广泛用于许多行业多种废水的处理,并开发出一些改进工艺.介绍了几种SBR法的衍生工艺.  相似文献   
108.
韩德才 《燕山大学学报》2001,25(1):18-21,26
在Weible肺解剖模型基础上,经过简化得到了适合数字模拟计算的肺数学模型,推导了一维肺数学模型下气体在肺内的传输和扩散方程,对一次深呼吸洗氮进行了数学模拟,得到了一次深呼吸洗氮氮浓度与呼出气体体积的关系曲线,并与实验结果有较好的吻合,结果对研究气体在肺内的传输与扩散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9.
花生(花育16)露地栽培氮磷钾的吸收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试验与室内化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花生(花育16)在露地栽培、荚果产量5 216.0 kg/hm2水平下植株N,P,K吸收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平均每生产100 kg荚果,植株需吸收N 4.554 kg,P2O51.537 kg,K2O 3.623 kg;比例为1.00∶0.34∶0.80。出苗后41~60...  相似文献   
110.
氮离子注入纤维素酶产生菌的诱变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一种新型的生物诱变手段,离子注入技术以其独特的诱变机理和显著的生物学效应受到关注,被广泛地应用于植物、微生物育种和转基因.本文应用低能离子注入技术对纤维素酶产生菌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进行诱变选育,研究低能N+注入对其存活率、菌体总抗氧化能力(T-AOC)、蛋白质含量以及产酶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低能N+注入对T.reesei的诱变效应显著,T.reesei经N+离子注入后存活率曲线呈现"双马鞍型",而菌体注量-总抗氧化能力曲线与注量-存活率曲线呈现一致的变化趋势.由此推测,离子注入微生物所诱导的总抗氧化能力的强弱变化很有可能决定微生物的存活情况.在注入剂量为250×1014N+/cm2的条件下得到突变幅度提高最多的菌株,CMCA活力较对照增加了24.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