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8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82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06篇
教育与普及   63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现状及发展   8篇
综合类   191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97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105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61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氨氮测定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前言 水体中氨氮(NH_3—N)以游离氨(NH_3)或铵盐(NH_4~+)形式存在于水中,两者的组成比取决于水的PH值。当PH值偏高时,游离氨的比例较高。反之,则铵盐的比例为高。水中氨氮的来源主要为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用排水等含氮有机物受微生物作用的分解产物。其测定方法是纳氏试剂光度法(GB7479—87),其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度高,但方法的准确度受显色时间和室内温度的影响较大,那么对显色时间和温度的控制尤为重要。本文对纳氏试剂比色法的显色时间和温度控制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2.
二苯基碳酰二肼光度法测定镀锌层中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二苯基碳酰二肼与微量铬的显色反应,在硫酸介质中铬与二苯基碳酰二肼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紫红色络合物,在波长为550nm处测其吸光度。当铬含量在0-25μg/50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此法应用于铁片镀锌层中微量铬的测定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23.
由5-溴水杨醛缩-4-氨基氨替吡林(以L表示)、邻菲罗林(以L’表示)与稀土硝酸盐合成了三种新型三元配合物,并对合成的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摩尔电导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为:LnL L’(NO3)3·H2O。  相似文献   
24.
建立了测定2-对氯苯基-4-苯基-1,5-苯并硫氮杂(艹卓)-α-(丁二酰亚胺基)-β-内酰胺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法.结果表明该法重现性好,灵敏度高,快速,准确,平均回收率为96.9%~103%.  相似文献   
25.
丙烯酸十八酯—丙烯酰十八胺对原油流变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丙烯酸十八酯-丙烯酰十八胺共聚物对中原WC98-2井原油流变性的影响,探讨了降凝剂的筛选,不加剂和加剂原油的全黏温曲线的测定,重复加热和高速剪切对加剂效果的影响和降凝剂的改性效果的时效性,试验表明,降凝剂使原油的凝点和反常点降低,原油的牛顿流体温度范围变宽,并且使非牛顿流体温度下的黏度减小,但是,牛顿流体温度范围内的黏度基本没有变化,重复加热的温度高于原油的反常点100℃以上时,重复加热对降凝剂的改性效果没有显著影响,但是,重复加热温度低于原油的反常点,重复加热显著恶化降凝剂的改性效果,在原油的反常点以上,高速剪切对降凝剂的改性效果无明显的影响,在原油析蜡高峰区温度范围内高速剪切,将大大恶化降凝剂的改性效果。  相似文献   
26.
从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和烟酰氯(异烟酰氯)出发,合成了4-酰代吡啶(-3)吡唑啉-5-酮(化合物A)和4-酰代吡啶(-4)吡唑啉-5-酮(化合物B),利用Sybl6.3软件包分子力学计算程序中的限制性系统搜索,随机搜索和分子动力学计算软件中的模拟退火程序分别对化合物A和B的酮式和烯醇式构象分子(C和D)进行了计算,得到了它们的低能构象集,发现它们具有适宜的配位环境。  相似文献   
27.
田允波 《广西科学》2003,10(4):305-308
选用 2 0 kg左右的“杜长”元杂交猪 2 4头 ,随机分成 1个对照组、 3个试验组 ,试验组分别添加环腺苷酸制剂 (二丁酰 c AMP) 10 mg/kg(试验 1组 )、 2 0 mg/kg(试验 2组 )、 30 mg/kg(试验 3组 ) ,进行饲养试验、屠宰试验和肉的品质测定。结果表明 :添加二丁酰 c AMP,能提高生长育肥猪的生长性能和改善肉脂品质。以添加二丁酰 c AMP2 0 mg/kg效果最好 ,与对照组相比 ,日增重提高 11.80 % (P <0 .0 1) ,料重比降低 16 .4 % (P <0 .0 1) ,胴体瘦肉率提高 8.12 % (P <0 .0 5 ) ,眼肌面积增加 11.98% (P <0 .0 5 ) ,平均背膘厚下降 18.90 % (P <0 .0 1) ;大理石纹评分提高 11.6 6 % (P <0 .0 1) ;肌肉间脂肪含量提高 2 8.88% (P <0 .0 1)。  相似文献   
28.
温度和规格对扁玉螺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实验生态条件下 ,研究了温度对不同个体大小扁玉螺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在实验温度 ( 1 0~ 35℃ )条件下 ,扁玉螺的个体耗氧率 (R′O) [mg/个·h]和个体排氨率 (R′N) [mg/个·h]与软体部干重 (W)呈正相关 ,而耗氧率 (RO) [mg/g·h]、排氨率 (RN) [mg/g·h]与软体部干重呈负相关 ,二者之间均可用幂函数表示 ;扁玉螺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但超过 30℃后 ,耗氧率则下降 ,耗氧率 (RO)、排氨率 (RN)与温度之间呈明显的指数函数关系。不同规格扁玉螺的耗氧率和排氨率的比值 (原子数O :N)在 2 0℃时最大。方差分析表明 ,温度、软体部干重对扁玉螺的耗氧率和排氨率有极显著的影响 (P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宫外孕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治疗效果。方法:43例符合条年的早期官外孕采用氨甲喋呤加中药治疗,另外38例作为对照组单用MTX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MTX配合中药治疗早期宫外孕较单用MTX治疗其治疗周期短,副反应轻,治疗成功率高。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官外孕方法简单,安全可靠,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0.
氨合成钌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RuCl3·3H2 O作为钌活性前驱体 ,活性炭为载体制备了一系列Ru C催化剂 ,利用CO化学吸附等表征手段 ,考察钌负载量和预还原处理条件对钌催化剂活性金属分散状况的影响 ,并在一定的温度压力条件下进行氨合成活性评价 .结果表明 ,当钌负载量较低时 ,金属粒子晶粒度较小 ,分散均匀 ,钌利用率较高 ,当负载量质量分数为 4%时 ,炭载体对钌的分散基本已达饱和 ,随着钌负载量进一步增大 ,钌粒子呈明显聚集状态 ,分散度明显下降 ;预还原处理的条件直接影响Ru C催化剂的性能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