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92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86篇
系统科学   27篇
丛书文集   136篇
教育与普及   650篇
理论与方法论   94篇
现状及发展   12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3923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87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96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122篇
  2014年   229篇
  2013年   220篇
  2012年   278篇
  2011年   296篇
  2010年   332篇
  2009年   281篇
  2008年   277篇
  2007年   289篇
  2006年   177篇
  2005年   169篇
  2004年   170篇
  2003年   158篇
  2002年   126篇
  2001年   139篇
  2000年   105篇
  1999年   93篇
  1998年   85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70篇
  1995年   83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78篇
  1992年   84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74篇
  1989年   61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Lightning flash activities on the central Tibetan Plateau have been studied by using the satellite-based Lightning Imaging Sensor(LIS)database from January 1998 to July 2002.The lightning activity shows a clear diurnal variation on the central Plateau.The peak lightning activity appears at about 17:00 which is 3 h earlier than that in Jingxhou,Hubei in the same latitude belt nearby,indicating that the lightning activity is a sensitive indicator of solar heating on the Plateau.The lightning discharge is weaker on the Plateau than Jingzhou.Hubei and other low-altitude continental regions because of the lower convective available potential energy(CAPE)on the Plateau.The CAPE on the Plateau is 12 times lower than that in Jingzhou,Hubei,and 20 time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sea-level region,such as Guangzhou and Florida.However,the sensitivity of lightning activity to CAPE changes on the Plateau is up to 30 times more sensitive than other prominent low-altitude regions.  相似文献   
52.
变形双重介质分形油藏渗流流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变形双重介质分形油藏渗流问题的压力不稳定响应 ,考虑了储层的双重介质特征和分形特征以及应力敏感地层中介质的变形问题 ,建立了新的应力敏感地层双重分形介质数学模型 ,包括只有裂缝发生形变和裂缝与岩石同时发生形变时定产量生产的两类数学模型。渗透率依赖于孔隙压力变化的流动方程是强非线性的 ,故采用数值方法求解了这些数学模型。探讨了分形参数、变形参数和双重介质参数变化时压力的变化规律 ,给出了典型的压力曲线图板。这些结果可用于试井分析。  相似文献   
53.
淮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粮棉基地,同时也是旱涝频繁地区,该地区气候预测能力的提高,是减少人民生命及经济损失的基础和前提.由北京大学赵柏林院士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淮河流域能量与水分循环试验和研究(HUBEX)”利用外场观测试验所获得的气象、水文、雷达、卫星遥感等加密与特殊观测资料,分析了东亚季风区中尺度降水系统的能量与水循环过程,并建立了区域气候/水文数值模式及资料同化系统,以提高对气候模拟和预测的能力.该项目主要成果包括。  相似文献   
54.
近30年来宝鸡夏季旱涝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宝鸡30年(1971~2000年)夏季(6~8月)降水资料,采用正态化Z指数变换和谐波分析方法对宝鸡降水进行了旱涝等级划分及时间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宝鸡地区不同级别旱涝出现的几率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旱涝具有明显的年际、年代际、周期性以及阶段性和群发性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55.
长成冻时间的深部调驱剂是以 HPAM为主的复配聚合物 ,由树脂交联剂 1 0 3交联形成的 .由冻胶强度级别的划分定性地测定成冻时间和突破真空度的方法定量测定冻胶强度 .评价了不同聚合物、交联剂及矿化度在不同温度下的成冻时间及强度 ,并作出了成冻时间及强度等值图 .结果表明 :成冻时间在 1~ 3 0 d范围内可调 ,强度 (即 p BV值 )在 - 0 .0 6 0~ - 0 .0 3 0 MPa范围内可调 .由成冻时间和强度等值图可找出具体地层条件下的不同成冻时间及不同强度调驱剂配方  相似文献   
56.
基于钻孔信息的地层数据模型研究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为了建立城市三维数字地层信息管理系统 ,提出了一种适合工程地质和岩土工程学科特点的地层数据模型———基于钻孔信息的地层数据模型 .该模型采用了面向对象的方法 ,因此其数据结构的类层次关系、模型的构造过程等条理清晰 ,而且能与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有机结合 .同时 ,该模型借助于Delaunay三角网来构造二维和三维拓扑关系 ,大大简化了三维形体之间复杂的拓扑关系 ,而且借此可以处理地层数据模型中的断层等突变信息 .利用这一数据模型 ,可以较好地模拟三维地质实体的真实景观  相似文献   
57.
新疆蔷薇科植物的区系特点和地理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蔷薇科(Rosacue)植物兼具有原始的、过渡的和进化的类群。其地理成分包括泛北极古地中海和少数古热带成分,但以温带为主,其中尤以中亚、西亚成分占比例大。经初步研究,蔷薇科植物在新疆境内的分布。大致可以划分为3个区。由于地带气候因素和水热等条件差异,致使植物分布很不一致,种类以疆北分布区和疆西北分布区最为丰富,疆南分布区较为稀少。越往西北植物类型也由高大乔木灌木逐渐过渡为低矮或垫状小灌木和草本,反映出植物与生态环境条件相关的规律性变化。新疆蔷薇科植物与邻近地区在区系组成上有密切联系。通过新疆蔷薇科植物与国外邻近地区共有种的比较分析,说明我国新疆与中亚、西亚的区系关系较密切,与东亚等地区也有不同程度的联系。  相似文献   
58.
杨培才  卞建春  王革丽  周秀骥 《科学通报》2003,48(13):1470-1476
到目前为止, 有关非平稳复杂系统及其在气候预测中的应用研究(它有着比混沌系统更为复杂的行为), 是一个较少被人理解, 并有重大科学意义的前瞻性研究课题. 在大气运动中, 气候正是一个典型的非平稳系统. 但是现有的气候预测理论, 包括统计预测理论和非线性预测理论, 几乎都无一例外地建立在平稳性假定的基础之上. 这有悖于气候过程的基本性态, 因此它有可能是导致气候预测水平低下的重要的理论上的原因. 另外, 近10年来, 气候过程具有层次结构已经成为许多科学家的共识, 但是如何发展和完善这一理论, 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 人们似乎还没找到合适的途径. 至少, 科学家们目前还没提出适当的概念和方法, 去为它搭起一个框架. 事实上, 气候系统的多层次结构(它与通常的多尺度结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正是产生非平稳行为的原因, 而气候系统的非平稳特性正是层次结构的集中表现. 文中将根据我们的一些初步研究结果, 就这种具有层次结构的复杂系统的预测问题给出一些讨论.  相似文献   
59.
西藏喜马拉雅冷杉年轮δ13C与气候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采自青藏高原东南部林芝地区的喜马拉雅冷杉进行交叉定年后,分析了喜马拉雅冷杉年轮δ13C序列与气候要素之间的关系.去除大气CO2浓度升高导致大气CO2中δ13C下降和生长趋势的影响后,建立树轮δ13C值的残差序列△13C.利用附近林芝气象站的气象资料,分析了树轮△13C序列对气候要素的响应.结果表明: 冷杉δ13C的高频振荡与该地区前一年的9~11月降水和相对湿度存在较好的相关性,并存在强的滞后效应.通过建立回归方程重建了该区域的秋季(9~11)月相对湿度序列,解释方差达37.9%.重建相对湿度序列表明1800年前相对湿度变化周期较短、变幅较小,1800~2000年则相反.  相似文献   
60.
汤贤赞  陈忠  颜文  陈木宏 《科学通报》2003,48(5):491-495
通过西太平洋暖池温区中心WP 92-5 柱样沉积物磁性地层学、磁化率和δ 18O等测试与分析, 获得了布容正极性期内哥德堡、莫诺湖(Mono Lake)和蒙哥(或Maelifell)3个短暂的地球磁场漂移, 它们发生的时间约12.1~11.3, 25.0~24.0和31.0~28.0 kaBP; 并从该柱样的磁化率记录中发现Younger Dryas (YD)和Heinrich冷事件沉积层. YD 冷事件出现于30~22 cm, 年龄约11.5~10.6 kaBP; Heinrich层中的H1, H2和H3冷事件分别出现于51~39, 108~91和140~126 cm, 发生时间约15.1~13.0, 25.0~22.1和30.6~28.2 kaBP, 与大西洋中部SU90-09柱样沉积物磁化率所记录的H1, H2和H3冷事件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表明磁化率的变化可能是气候频繁颤动特征在大洋沉积中的一个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