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3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2篇
丛书文集   30篇
教育与普及   69篇
理论与方法论   17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42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一氧化氮(NO)和过氧化氢(H2O2)是重要的信号分子, 参与调控植物的各种生理过程, 特别是在诱导植物防卫基因表达中有重要作用. 本文主要研究NO和H2O2是否参与棉花抗大丽轮枝菌毒素(VD-toxins)的抗性反应以及其对GST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 结果表明, NO和H2O2信号参与棉花细胞抗大丽轮枝菌毒素的信号途径, 从而诱导抗性反应. NO和H2O2信号可能协同作用, 但不相互依赖. GST基因在棉花悬浮细胞抗大丽轮枝菌毒素抗性反应中起重要作用. NO对GST基因表达的调控不依赖H2O2, H2O2GST基因表达的诱导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42.
用细胞同步化培养的方法,研究了塔玛亚历山大藻A.tamarense CI01株不同细胞周期细胞中毒素含量与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A.tamarense CI01细胞分裂主要发生在早上6时至8时,细胞密度在6 h内增加近一倍.细胞内毒素合成主要在细胞周期的G1期,由光诱导合成,毒素含量(fmol/cell,Qt)在光周期前8 h内从17 fmol/cell增加到分裂前的24 fmol/cell,而在其它细胞周期细胞内毒素含量稳定,基本不合成毒素.比较分析单细胞C1,2毒素和GTX2,3毒素合成时间及速率,推测在A.tamarense CI01中细胞首先合成GTX2,3,在其它修饰酶的作用下再转化为C1,2.  相似文献   
43.
近年来蓝藻水华现象日益严重,甚至威胁了人类饮用水的安全.传统水处理技术对微囊藻毒素去除效果不明显,新型降解技术亟待研究.本文概述了二氧化钛系列的光催化剂的一些研究进展,并提出了未来光催化氧化法降解微囊藻毒素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4.
黄曲霉毒素的物理检测是目前国内外食品安全检测的一个研究热点。针对近红外和传感器方法检测精度差的问题,采用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研究了黄曲霉毒素B1溶液对太赫兹波的响应。首先根据B1溶液在不同频率范围内的光学参数(主要是折射率和吸收系数)的不同,对B1溶液的太赫兹光谱进行定性分析;再利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对其进行定量分析。实验和分析结果表明,利用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能够对黄曲霉毒素B1溶液的不同浓度进行精确识别,为以后建立黄曲霉毒素太赫兹谱库和快速检测食品中的黄曲霉毒素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5.
结合青霉素发酵过程,考究了产黄青霉形态变化和发酵罐中剪切环境对菌体形态的影响。考察的产黄青霉菌株对强剪切作用呈现出瞬时响应和逐渐衰减的反应机制,实际剪切强度介于发酵罐内最高剪切速率和平均剪切速率之间。提出了总体剪切强度的概念,用于定量表达不同桨型,多层搅拌下剪切环境。  相似文献   
46.
采用Fmoc固相合成的方法,将来自芋螺的ω-芋螺毒素(ω-Conotoxin) MVIIA (N-型钙离子通道阻断剂)中已知活性位点及可能的相关序列嵌入虎纹捕鸟蛛毒素-Ⅰ(HWTX -Ⅰ) 的非活性位点区,代替其相应序列,构建同时携带两种活性位点的多肽嵌合体.嵌合体用 MALDI-TOF质谱鉴定.通过RP-HPLC检测其氧化复性过程,摸索出嵌合体的最佳复性条件.经过两次RP-HPLC脱盐纯化.结果表明,设计合成的嵌合体在1×10-5g/mL,利用小鼠隔神经-隔肌标本的阻断实验证明嵌合体显示了27 %的天然HWTX-Ⅰ的神经毒活性.实验结果表明,HWTX -Ⅰ具有蛋白质工程改造前景.  相似文献   
47.
研究甘肃地区艰难梭菌感染(CDI)情况,对危险因素进行了分析,为临床CDI诊治与防控提供依据.收集兰州大学第一医院2019年7月—2020年1月腹泻患者粪便标本,进行厌氧培养及质谱鉴定获得菌株,核酸扩增检测艰难梭菌A、B毒素基因.根据CDI诊断标准分CDI组和非CDI组,收集患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艰难梭菌...  相似文献   
48.
董汉松  曲建军 《山东科学》1993,6(2):36-42,56
文章首先测验了3种培养液对烟苗生长的影响和赤星病菌在培养液中产生毒素的能力,据此选出查彼培养液用于产生毒素的培养。病菌在查彼培养液中生长28天后,表现出最高的毒素活性,毒素活性临界值(TWE50)为32。然后用毒素粗提液处理幼苗,以幼苗悬滴接种法为对比。烟苗在12小时内可见对毒素发生明显反应,表现为根部变褐和须根脱落,对悬滴接种的反应要到72小时后才可鉴别。毒素处理后36小时内烟苗进而萎蔫,21个品种的萎蔫程度与12小时内的根部反应趋势一致,根部反应和萎蔫的程度又同时与品种对悬滴接种的反应趋势相一致,3种反应间的吻合度平均近80%。  相似文献   
49.
通过测定杨树溃疡病毒素粗提物处理的6种杨树枝务的叶片电导率、脯氨酸含量、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研究了毒素的致病性及不同杨树品种的抗病性.结果表明:叶片电导率越大,杨树的抗性越差;叶片脯氨酸含量越多,杨树抗性越强;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越强,杨树抗性越好.这4个指标均能很好的反映杨树不同品种对溃疡菌的抗病性.这表明,用溃疡菌毒素筛选抗溃疡病杨树品种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50.
湿地松对松针褐斑病的抗性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松针褐斑病(Lecanosticta acicola)重病林分中选出36个湿地松(Pinus elliottii)抗病表现型优树无性系,用人工喷洒病菌孢子液接种法对其进行抗病测定,结果表明,有22个是高度抗病的。与用松针褐斑病产生的毒素粗提液处理上述无性系的离体针叶进行抗病性测定的结果基本一致,相关系数为0.8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