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3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56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39篇
教育与普及   8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2篇
现状及发展   5篇
综合类   1127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21.
将6种基团参数用于硝基苯化合物取代基结构参数化,应用林知己夫多维标度法,从一组对象之间的相似性度量或非相似性度量出发,求出这组对象在某低维空间中的标度对它们进行了定量构效关系研究,同时将所得的结果映射到二维空间以得到更直观的图像.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将样本数分成明显的高活性区、中活性区及低活性区三个部分,与实验结果完全吻合.  相似文献   
922.
研究了煤气废水厌氧消化过程中微量元素对甲烷菌的激活作用,加入Fe、Co、Ni后产气速率和产气量都有明显提高,Fe、Co、Ni的最佳补充投加量为0.3mg/(L·d)、0.05mg/(L·d)、O.20mg/(L·d);厌氧毒性测定结果表明煤气废水对厌氧菌有毒害作用,煤气废水的[C50%254mg/L.不同浓度的废水对甲烷菌的毒性类型不同:煤气废水中COD浓度在180mg/L以下属代谢毒性,300mg/L时属生理毒性,大于450mg/L时属杀菌毒性.  相似文献   
923.
Microtox技术在印染废水污染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发光细菌毒性检测技术(Microtox)研究了Microtox技术对印染废水毒性检测的条件,活性染料及降解中间产物对发光细菌的毒性反应,并对柠檬酸杆菌降解活性染料降解过程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Microtox技术可以有效地监测活性染料及其微生物降解中间产物的相对毒性;活性染料的毒性远大于代谢途径中间产物的毒性;活性染料降解过程中培养液萃取物的毒性逐渐降低,但上清液的毒性出现先下降而后又增大的趋势,推测是上清液中存在的中间产物和其它组成成分及pH变化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24.
三唑磷和乙酰甲胺磷对海洋桡足类的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三唑磷和乙酰甲胺磷两种常用有机磷农药对婆罗异剑水蚤和日本虎斑猛水蚤的急性毒性,报道了相关的24hLC50和48hLC50数据.其中三唑磷对婆罗异剑水蚤和日本虎斑猛水蚤的48hLC50分别为6.844μg/L和16.26μg/L,而乙酰甲胺磷对婆罗异剑水蚤和日本虎斑猛水蚤的48hLC50分别为216.3 mg/L和76.54 mg/L.结果表明:对两种桡足类而言,三唑磷的毒性大于乙酰甲胺磷;桡足类对有机磷农药的耐受性具有种的特异性.据此提出使用农药的相关建议,指出应该严格控制三唑磷的使用,为近岸海区环境的质量评价和污染防治提供参考依据,并为监测有机磷农药污染环境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925.
采用沉积物生物毒性测试,分别研究了不同含量Cd和BDE-47污染沉积物对铜锈环棱螺(Bellam ya aeruginosa)肝胰脏热休克蛋白HSP70表达水平的变化,以揭示Cd和BDE-47胁迫与HSP70表达响应的时间/剂量-效应关系,探讨HSP70作为持久性有毒物质对铜锈环棱螺早期伤害生物标志物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受到不同含量Cd和BDE-47加标沉积物胁迫后,铜锈环棱螺肝胰脏HSP70表达均表现出较为明显的时间/剂量-效应关系。在Cd短期(0~10d)暴露下,HSP70应激水平随Cd含量的升高而显著升高(p<0.05);在Cd长期(10~21d)暴露下,HSP70应激水平随Cd含量的升高表现为先升后降,低Cd含量(5μg·g-1)暴露下HSP70应激水平随暴露时间的延长而显著上升(p<0.05);中、高Cd含量(25、100μg·g-1)暴露下HSP70应激水平随时间的延长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不同含量BDE-47暴露下HSP70应激水平时间的延长大体上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低、中含量BDE-47(160、640ng·g-1)短期暴露对HSP70应激水平没有影响,而长期(10~21d)暴露后,HSP70应激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比较而言,HSP70对Cd低含量(5μg·g-1)短期(低于10d)暴露显示出较好的敏感性,而对BDE-47低含量(160ng·g-1)短期暴露表现不敏感;低含量Cd和BDE-47长时间(10~21d)暴露下,HSP70均具有较好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926.
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中压制备以及HPLC等色谱分离方法对一株白芨内生真菌Ilyonectria robusta进行化学成分研究,分离得到2个新化合物和4个已知化合物.通过UV、IR、NMR、MS等多种波谱手段并结合文献数据对比,鉴定其结构分别为:butyl((S)-5-oxopyrrolidine-...  相似文献   
927.
 本文研究了Cu2+、Zn2+、Al3+3种离子对泥鳅的单一和联合毒性。结果表明:Zn2+和Al3+对泥鳅24 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3.24和1.50 mg/L;Cu2+、Zn2+和Al3+对泥鳅48 h的LC50分别为1.05、3.02和1.43 mg/L,对泥鳅72 h的LC50则为0.67、3.02和1.39 mg/L,对泥鳅96 h的LC50分别为0.56、2.87和1.35 mg/L;而Cu2+、Zn2+、Al3+ 3种离子对泥鳅96 h的安全浓度分别为0.0056、0.029和0.014 mg/L。采用Marking相加指数评价法进一步分析结果显示,Cu2+-Zn2+-Al3+混合溶液对泥鳅表现出拮抗作用(48和72 h)和协同作用(96 h)。  相似文献   
928.
泡沫病毒(FV)具有广泛的宿主范围,可以感染从人到鱼几乎所有脊椎动物细胞,可见其包膜蛋白具有极强的膜融合能力.分析牛泡沫病毒(BFV)的跨膜蛋白(TM),在其C端存在一个穿膜螺旋区,其中含有连续的疏水氨基酸.本文以BFV3026原病毒DNA为模板,利用PCR分段扩增TM编码区,克隆原核表达载体pET32a( ),序列分析证实后,转化E.coliBL21(DE3),经IPTG诱导,仅有穿膜区完全缺失的TM3获得表达,其余含有完整或部分穿膜区的TM1及TM2均未表达.表达菌生长状态测定显示:TM穿膜区C端疏水氨基酸串联区对细胞具有强烈致死效应.同时利用金属螯合层析对所表达TM3蛋白进行初步纯化,Westernblot证实其有良好的抗原性.  相似文献   
929.
磺丁基倍他环糊精钠(Sulfobutyl beta cyclodextrin sodium,SBCD),作为一种重要的、对多种药物可起包结作用的药用辅料,长期以来受控于国外"Cyclolab"等公司,是我国药物辅料界一款著名的被"卡脖子"的产品.对国产SBCD的注射安全性考察,是重要的破局式研究.分别对国产SBCD的取...  相似文献   
930.
中药促孕散和理囊散的急性毒性与蓄积性毒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合理指导中药促孕散和理囊散的临床使用,以小白鼠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灌服和灌胃的方法对这2个方剂进行安全性评价。实验结果表明,急性毒性实验小白鼠均按6000mg/kg、12060mg/kg、26240mg/kg、55024mg/kg体重灌服促孕散和理囊散,连续7d小白鼠未出现任何中毒症状,地,〉55.024mg/kg;蓄积毒性实验小自鼠均按1g/kg、2g/kg、4g/kg、8g/kg体重灌胃促孕散和理囊散,连续给药20d,在给药期间和停药后7d内小白鼠未出现任何异常表现和死亡,试验组和对照组小自鼠体重增重差异不明显(P〉0.05);最大耐受量实验小白鼠于12h内分3次(每次1g/20g体重)灌胃促孕散和理囊散,每次灌胃间隔4h,2d内小白鼠出现用药反映,第3天恢复正常,心、肝、脾、肺、肾未见病理变化,试验组和对照组小白鼠在第1、3、5.7d的体重无差异(P〉0.05),灌服促孕散小白鼠的最大耐受量倍数为171.4倍,灌服理囊散小白鼠的最大耐受量倍数为187.5倍。这说明促孕散和理囊散实际无毒性、无蓄积毒性作用,临床应用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