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7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4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素叶文学》坚持文学的严肃性和文学性,再现香港人由于中英谈判而显得相对复杂的心情,香港经济腾飞后香港人追求的生活方式以及严肃文学在香港的尴尬处境。香港的殖民地身份让作家们在描写香港的时候无法视而不见,隐隐在文章中透露出殖民统治的"后遗症"。本文以《素叶文学》前期的小说为切入点,阐述英帝国在香港实行的文化殖民政策对香港的文学、香港人的生活价值观和面对回归时的情感的影响。  相似文献   
52.
17世纪是西欧国家进行殖民扩张的时代,拥有悠久的海外移民和经商传统的苏格兰也进行了一系列建立殖民地﹑发展殖民贸易的尝试和努力,但始终受到1603年王位联合后英苏王国关系不睦的消极影响。17世纪后期,苏格兰人在殖民扩张活动中既面临来自欧洲主要海上强国的重重阻力,同时也呈现出巨大的潜力,这成为1707年前苏英双方选择议会合并,组建不列颠国家的重要助推因素。  相似文献   
53.
英国殖民统治下印度农民生活困苦,部分殖民统治者主张平衡印度的发展和英国的利益、关注印度人民的福利,但大多数殖民统治者只关心如何最大限度地压榨农民.早期民族主义思想家罗易、瑙罗吉和伦纳德思考印度贫困的原因、探索解决贫困之道,20世纪上半叶甘地和尼赫鲁围绕工业立国还是农业立国,农业经营方式展开进一步的思考.  相似文献   
54.
考察了"上海自然科学研究所"从筹备到建立的过程以及中方科学家所起的作用;叙述了它从所谓"纯粹学术研究"到日本侵华工具的转变;对它的人员情况、学科建制和主要研究活动作了介绍;扼要评介了其中的几位中国本土科学家以及该所与当时中国学术文化界的交往.  相似文献   
55.
1931年9月18日,日本大举侵略中国东北,起于20世纪上半叶的日本向我国东北地区的移民活动随之更大规模的进行,其实质是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重要部分。日本侵略者企图通过这一活动,改变我国东北地区人口构成,使东北殖民地化,从而达到永久占领东北地区的罪恶目的。  相似文献   
56.
在目前流行的历史叙述中,上海的"殖民经验"被有意无意地改写、忽略和遗忘.上海的"殖民经验"不能像过去那样用诸如"帝国主义侵略"之类的套语轻易打发掉,而应充分注意到"殖民主义"是如何在上海"在地化"的,亦即需要深入地分析资本主义和殖民主义如何在空间扩张的意义上,再生产出一个符合资本发展的环境.  相似文献   
57.
正美国是一个文化多元的移民国家,具有丰厚的外语资源。然而,由于受到美国主流文化、社会思潮以及国际形势等方面的影响,外语教育历经几番曲折,至今面临着严峻的困难和挑战。1958年美国开始制定明确的国家外语教育政策,美国的外语教育因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美国的外语教育呈现出  相似文献   
58.
福斯特是吉普林之后涉及印题材作家中最为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的《印度之行》中因大量存在殖民和反殖民意识,成为后殖民文学研究的经典之作。本论文将通过两个方面来探讨《印度之行》的殖民意识和反殖民意识。一方面是根植于西方人内心深处的霸权意识,即他们的殖民性,另一方面是印度人民逐渐觉醒的反抗意识,即他们的反殖民性。  相似文献   
59.
正缅甸是东盟的明日之星。历经了长期的商品贫乏,缅甸民众对物质的渴求正在大释放,人们对外来商品的好感度非常高。虽然直销才刚起步,但从泰国转进的通道已被打通,此时进入虽说有风险,但很值得一试。缅甸是一个多语言、多民族、多山的国家。以农业为主,天然资源丰富。人口6000多万。2005年出于战略考虑,将首都从仰光迁至内比都。2011年,缅甸实行全面经济改革,放宽投资政策、改革税率及  相似文献   
60.
吴晓梅  孙妮 《长春大学学报》2014,(11):1548-1551
对于曾经沦为殖民地的国家和民族来说,殖民统治造成的创伤始终无法愈合。殖民主义的影响并没有随着殖民统治的结束而消失殆尽,而是悄然渗透于新独立国家的各个方面。本·奥克瑞的《饥饿的路》通过主人公阿扎罗的视角从多个侧面揭示殖民主义对尼日利亚人造成的伤害。长期的殖民主义思想以不同形式悄无声息地麻痹着人们的神经,致使古老的尼日利亚人臣服于殖民统治,产生难以摆脱的殖民心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