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丛书文集   7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98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01.
对甲苯歧化与三甲苯烷基转移反应体系中不同温度和进料条件下的平衡组成,平衡转化率,平均选择论进行了详细计算,结果表明:(1)随温度的升高,甲苯与三甲苯的芳烃平衡转化率降低,二甲苯的平衡选择率亦降低;(2)降低进料中的甲苯与三甲苯摩尔比(Tol:TMB从9降到1),甲苯和三甲苯的芳烃平衡转化率降低,而二甲苯的平衡选择率明显上升,然后,在改性的β沸石催化剂上进行了不同工艺条件下的反应,通过对实验数据与平衡数据的比较和分析表明,反应温度升高,芳烃转化率上升且越来越接近平衡转化率,而二甲苯的选择率迅速下降;进料 中Tol:TMB存在一个最佳点,即60:40(m:m),此时芳烃转化率最高,二甲苯的选择率亦最高。  相似文献   
102.
利用歧化反应法化学镀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Sn2+在强碱性条件下易发生歧化反应生成金属锡,提出了一种不必加还原剂而直接施镀的新型化学镀锡方法.讨论了镀液各组成浓度及施镀温度等对析出速度和镀层厚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镀液组成为SnCl2·2H2O0.2~0.4mol/L,NaOH3~5mol/L,Na3Cit0.3~0.5mol/L,施镀温度为70℃左右时,有很好的析出速度和镀层厚度.  相似文献   
103.
研究了NdFeB铸态粉末及HDDR工艺处理过程中不同阶段材料的显微结构、磁性能和各向异性产生的机理. 发现NdFeB铸态粉末的各向异性均大于HDDR NdFeB材料的各向异性. 随歧化时间延长HDDR NdFeB材料的各向异性单调下降,最终消失,说明HDDR NdFeB材料的各向异性来源于对铸态粉末各向异性的继承;短时间的歧化处理有助于材料获得各向异性;柱状歧化组织作为各向异性的传递介质,以位向关系的方式,将各向异性由铸态粉末传递到了经HDDR处理后的NdFeB粉末.  相似文献   
104.
借助X射线衍射、差热分析及电化学方法,研究了吸氢合金LaNi  相似文献   
105.
本文运用氧化数的概念,根据氧化数有无变化,判断有机化学反应类型。  相似文献   
106.
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无定形、大孔TiO_2-Al_2O_3-AlPO_4复合氧化物,并用TPD和IR技术表征了它们的酸性。在甲苯歧化反应中,发现这类非择形催化剂对二甲苯选择性大于40%。对于这种现象,根据实验和量子化学计算中的定域能方法所得结果,给予了解释。  相似文献   
107.
提出一种反应精馏耦合吸收工艺生产硅烷,用于提高反应精馏塔塔顶温度.在Aspen Plus中建立流程进行模拟,使用平衡级模型,其中反应过程考虑了反应动力学的影响和化学平衡的限制.通过调节塔顶采出量和回流比确定操作参数.模拟结果表明,该流程的硅烷收率接近100%,塔顶温度为-17℃.考察了吸收剂的量、循环物流进料位置和持液量等影响因素.同时,对反应精馏生产硅烷的单塔流程、双塔流程和吸收流程进行了经济评估,结果显示吸收流程具有塔顶温度高、设备维护成本低、操作成本适中等优势,适用于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