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0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68篇
系统科学   29篇
丛书文集   59篇
教育与普及   148篇
理论与方法论   59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1290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117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114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0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灰色模型拟合时序数据的总体趋势,所得拟合精度指标是随机波动的,而马尔科夫链原理适合处理波动性大的系统过程,选用能更好解决随机波动性的加权马尔可夫链预测方法,提出一种用于农作物干旱受灾面积预测的加权马尔可夫SCGM(1,1)c模型,适用时间短、数据量少且随机波动大的动态过程预测.以我国农作物干旱受灾面积预测为例,表明加权马尔可夫SCGM(1,1)c模型对于农业旱灾预测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952.
在内蒙古乌拉特后旗 (41°26'N,106°58'E,) 荒漠,变色沙蜥(Phrynocephalus versicolor)为蜥蜴群落的优势种,密点麻蜥(Eremias multiocellata)和无斑沙蜥(P.immaculatus)为伴生种.3种蜥蜴之间的时间生态位重叠指数均大于0.7.变色沙蜥具最大的空间生态位宽度指数(9.72)却具最小的营养生态位宽度指数(2.99),而密点麻蜥却相反(1.02和5.58),这2种蜥蜴的空间和营养生态位重叠指数分别为0.54和0.60,这两项指标在2种沙蜥之间分别为0.75和0.51.无斑沙蜥与密点麻蜥的空间生态位重叠指数最小(0.11),但营养生态位重叠指数却最大(0.92).  相似文献   
953.
谈到荒漠保育,可能很多读者都不太理解。荒漠,从字面解读即荒凉的沙漠,它需要保护吗?要说明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理解两对概念。荒漠和沙漠,在英文里都是desert,意思是大片的水分较少且植被稀疏的土地。中文的解释是,气候干燥、降水稀少、蒸发量大、植被贫乏的地区。前苏联专家按照基质的不同,把荒漠分为五类,即石质荒漠(也称岩漠、石漠)、砾质荒漠(也称戈壁、砾漠)、  相似文献   
954.
在自然条件非胁迫的基础上通过施用保水剂(0.10%,0.25%,0.50%,1.0%)来研究其对旱地马铃薯产量及光合的影响.结果表明:用0.50%的保水剂处理后,单株均产、商薯率及总产量最高;荧光动力学参数PSⅡ最大光量子产量(Fv/Fm)、相对电子传递速率(ETR)、荧光淬灭系数(qP和qN)等显著提高.因此,光合参数的变化与产量具有一致性,表明一定质量分数的保水剂能够调节土壤水分状况,间接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生物量和产量,也说明旱地马铃薯具有适应干旱环境的生理特性.  相似文献   
955.
电网故障自组织临界性及其在应对极端天气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苏盛  李银红  段献忠 《科学通报》2009,54(3):387-394
从我国中部省市电网运行记录中提取了日故障记录, 对故障时序的分析表明其有明显的长程相关性和幂律分布特性, 具有自组织临界性. 相关结论能合理解释被调查电网在2008年冰灾中故障大量爆发的现象. 由于电网跨越辽阔区域, 其安全稳定运行易受气候条件影响, 对故障原因的分析表明大气系统中降水现象的自组织临界性是被调查电网的故障具有自组织临界性的主导因素. 由于极端天气的频率和强度将随全球暖化而加强, 并对电力系统产生显著影响, 分析了全球暖化对电力系统的影响方式, 指出极端天气是全球暖化对电力系统影响的主要途径. 结合电网故障自组织临界性, 提出了增强电网对全球暖化适应性, 提高对极端天气事件抵御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956.
对近十年来玻璃和陶瓷介质在极端冲击条件下的实验研究,破坏现象和物理模型进行了总结,重点分析了低于Hugoniot应弹性极限时玻璃介质中的玻破坏波现象和陶瓷听拉伸/压缩损伤过程,指出Rasorenov的表面微裂纹扩展和Clifton的相变机制在解释脆性材料破坏过程中的合理性及其不足之处,分析了Espinosa的微裂纹多面模型和Partom的自持续破坏波模型在模拟玻璃介质中的破坏波现象时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957.
木本植物根系及木质部汁液ABA对土壤干旱信息的感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华芳  张建华  梁建生  尹伟伦 《科学通报》1999,44(19):2053-2058
用ABA单克隆放射性免疫测定技术(RIA)研究了抗旱树种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和较不抗旱树种大叶相思(Acacia auriculiformis)根系和木质部汗液ABA对土壤快速和缓慢干旱的反应。结果表明,侧柏和大叶相思根系ABA对土壤干旱反应灵敏,两者对土壤干旱信息的感应有判别并与干旱形式有点;土壤快速和缓慢干旱时,侧柏木质产汁液ABA浓度随根系ABA递增的趋势有明  相似文献   
958.
我国的气候灾害特征,成因和预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是世界上气候脆弱区之一。气候异常给我国带来了严重的气候灾害,尤其是旱涝灾害。这些灾害每年约造成200亿kg的粮食损失和1000亿~2000亿元的经济损失。因此,气候灾害的成因及预测已成为我国大气科学的前沿研究问题。习惯上,人们把气候灾害与天气灾害...  相似文献   
959.
干旱条件下植物生长适应策略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受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干旱环境缺水现状正越来越严重,干旱区正在扩散。如何抑制这种蔓延趋势,逐步改善干旱区环境是当前亟待解决的全球性难题。基于多年来对干旱条件下植物物候节律、形态生长特性和资源利用策略等植物生长适应机制以及植被调控的研究结论,提出在今后的理论研究或植被实践中加强干旱条件下植物物候特征及其生理机制、全球气候变化下干旱环境植物的生长适应策略响应和以生长适应机制为基础的干旱环境植被调控实践等方面的研究,以通过深入了解干旱条件下植物的生长适应策略及其机制,指导干旱地区的植被实践,遏止干旱环境不断恶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960.
GIS的干旱监测信息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遥感信息数据,结合地面观测资料,通过干旱监测模型及高程(DEM)数据,在GIS的平台上建立干旱监测信息系统。在监测不同灾害时,能根据监测区的特性将监测区设置成不同的分区,并针对每一分区确定监测指标,快速、准确地实现监测区内的农业气象灾害监测及等级划分。并以2004年6月份辽宁省干旱监测为例,进行了干旱等级划分及面积监测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