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4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综合类   33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为探索适合青海省春小麦条锈病减药的防控技术,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利用喷雾法开展春小麦品种抗病性鉴定评价,并使用杀菌剂减施增效技术进行杀菌剂筛选研究。结果表明:(1)抗病品种防治小麦条锈病的效果显著;(2)春小麦播种前药剂拌种防治小麦条锈病的效果甚微;(3)筛选出3种对小麦条锈菌有较好防效的杀菌剂。使用中抗小麦品种青麦1号,减少播种前药剂拌种环节,生长后期根据小麦条锈病的流行监测的严重程度进行药剂喷雾防控,选择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430 g/L戊唑醇悬浮剂以及11%氰·酮乳油交替使用,杀菌剂的使用量可以有效地减少到40%以上。研究结果为构建小麦条锈病的高效防控技术体系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2.
杨芳 《科技信息》2009,(27):353-353
小麦条锈病是世界小麦生产上的一种重要病害,流行范围广,危害重,对小麦产量构成严重威胁。本文阐述了小麦条锈病的症状、病原、流行规律及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33.
对一套小麦-长穗偃麦草二体代换系进行了条锈病抗性鉴定,抗性遗传和生化分析,结果表明,长穗偃麦草携带有新的抗小麦条锈病基因,位于3E染色体上,在小麦背景中呈显性遗传,暂定名为YrE,长穗偃麦草编码的酯酶-5结构基因位于3E染色体上,暂命名为Est-E5.F2群体分析发现Est-E5与抗病基因YrE呈共分离,表明Est-E5是检测3E染色体及其携带的抗条锈病基因较理想的生化标记位点。  相似文献   
34.
为比较粉锈宁、禾果利对小麦条锈病防治效果.进行了此试验。试验表明:粉锈宁防效8.3%、增产率10%,禾果利防效92.4%.增产率18.4%,粉锈宁和禾果利交替使用防效达93.4%、增产率达26.9%.  相似文献   
35.
小麦抗条锈病基因Yr10的AFLP标记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以抗条锈病基因Yr10的供体亲本Moro作参照,用6个Pst I端引物和10个Taq 1端引物对抗条锈病基因Yr10的近等基因系和轮回亲本Avocet S进行了AFLP分析,共扩增出约4200条可分辨的带,其中5条为稳定的差异带,用Yr10基因的供体亲本Moro和感病品种铭贤169要交产生的F2代分离群体,对5个特异条带与目的基因的遗传连锁性进行了初步分析,发现特异条带TP0502与Yr10基因连锁,将该片段进行克隆,测序,根据其序列设计了PCR特异扩增用专化引物,经用195株F2代分离株进行遗传连锁性分析表明,用所设计的引物进行PCR,其主要产物SC200片段与抗条锈病基因Yr10的连锁距离为0.5cM,可用于该基因的快速,有效,准确检测。  相似文献   
36.
用微卫星标记定位一个未知的小麦抗条锈病基因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条锈病抗生鉴定和遗传分析表明,小麦品系R55携带一个显性抗条锈病基因;用微卫星标记和F3分离群体分组分析法研究表明,该抗条锈病基因们于小麦1B染色体短臂上,与微卫星分子标记WMS11-193bp,WMS18-184bp紧密连锁,遗传距离均为1.9cM;据抗源的系谱、亲本抗性及基因位点分析,该基因来源于圆锥小麦,不同于已知的小麦抗条锈病基因,以PCR为基础的微卫星标记可方便地用于小麦育种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37.
本项研究表明:冬小麦感条锈病的品种,顶3叶的病情指数(x)与小麦产量的损失率(y)的关系式为y=0.3646x;药剂防治条锈病的适期在旗叶始出至抽穗初期,在此期间小麦顶3叶的病情指数达3%时,即为防治指标;此时施药,仅施一次就能达到极显著的防效。  相似文献   
38.
小麦是略阳县主产粮食作物,其产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全县粮食总产的丰欠和群众的生活。2000年以来主栽品种绵阳19号严重感病(主要指小麦条锈病),而高产抗病小麦品种面积极少,致使小麦产量难以继续提高。为实现小麦高产,生产上采用以药剂防治控制病害的发生为手段,延长小麦品种的使用年限,同时引进高产抗病品种,进行试验示范,试图筛选出取代绵阳品系的高产抗病品种,通过儿年的工作,在此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9.
一、农业防治。1.选用抗、耐病虫品种。如:豫麦34较抗白粉病。豫麦47较抗条锈病、纹桔病。要压缩感病品种面积,搞好品种布局,防止大面积种植单一品种。  相似文献   
40.
通过对小麦条锈病生态控制区的实践分析,总结出植保生态园区建设的成效及连锁反应,以及生态园区规范化建设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