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8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59篇
丛书文集   26篇
教育与普及   75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98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针对雨生红球藻(Haematococcus pluvialis)大体积室外培养开展实验,对不同品系藻株、不同营养方式、胁迫条件等对雨生红球藻生长及虾青素积累的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HPM品系在室外培养过程中指数生长率为0.22,胁迫后虾青素产率为1.35 mg/L,均优于其他两个品系.室外培养中加入醋酸钠的混合培养基可以缩短胁迫时间,并且其虾青素的积累量比光合自养培养下提高了126.3%.盐胁迫比高光胁迫更能有效地积累虾青素,虾青素产率从0.76 mg/L提高到了1.33 mg/L.  相似文献   
72.
盐藻具有极强的耐盐能力,是研究植物耐盐机制的模式系统.为了对其耐盐机制进行深入的 研究,以pCC1BAC为载体,构建了盐藻的细菌人工染色体(BAC)文库.该文库共有9 216 个转化子,插入片段平均长度为55 kb,以单克隆形式保藏在96块96孔板中,并建立了四维P CR基因筛选体系,可以通过4轮PCR快速筛选获得阳性单克隆.根据本实验室分离到的两个盐 藻基因的cDNA序列( DvSPT2和DvTPSP )设计引物,通过PCR从该文库中各筛到4个阳性BA C克 隆,说明该文库能有效用于分离盐藻基因的基因组序列,据此推测该文库约覆盖4倍盐藻基 因组序列.  相似文献   
73.
在已克隆的盐藻(Dunaliella salina)3-磷酸甘油脱氢酶GPD基因的基础上,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研究了经高盐、厌氧、磷酸盐以及氧化等不同外界胁迫条件下该基因的表达情况,并同时监测了盐藻细胞甘油合成的动态变化.对比酿酒酵母的GPD基因,发现D.salina GPD基因受高渗诱导,同时D.salina细胞内可能存在多个形式的GPD基因.  相似文献   
74.
利用分批培养,采用f/2培养基,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重金属离子(Cu2 、Pb2 、Cd2 )对球等鞭金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等鞭金藻的生长属于"S"型曲线;Cu2 抑制球形等鞭金藻的生长;浓度低于3 mg/L的Cd2 促进金藻生长,高于3 mg/L时抑制其生长;Pb2 能够促进等鞭金藻的生长.  相似文献   
75.
从层理鞭枝藻藻红蓝蛋白α亚基基因表达质粒pGEMD-pecA出发,通过酶切、削平或补充补末端及重新环合等技术,使其后的阅读框发生移码突变,从而到C-端缺失24个和36个氨基酸的两个缺失突变体pGEMD-pecA-C24和pGEMD-pecA-C36,用PCR技术将已突变的基因片段转入表达载体pET30中,得到pET30-pecA-C24和pET30-pecA-C36,获得高效表达,利用PCR技术从pGEMD-pecA中扩增出N-端缺失20个和32个氨基酸pecA的突变基因片段,并克隆于表达载体pET30中,得到pET30-pecA-N20和pET30-pecA-N32,获得高效表达,两个C-端缺的突变的脱辅基蛋白无论有或无藻红蓝蛋白连接/异构酶催化,均不能与藻蓝胆素共价偶联,两个N-端缺失突变脱辅基蛋白均能在藻红蓝蛋白连接/异构酶催化下与藻蓝胆系共价偶联,且色素从藻蓝胆素转化为藻紫胆素。  相似文献   
76.
螺旋藻综合利用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螺旋藻经过超低温和超声波振荡处理,植物细胞壁破裂而释放出相关物质,经分离处理得到天然食用藻蓝素和口感良好的植物蛋白及其他多种有用物质。为螺旋藻食品深加工获取高附加值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77.
根据作者十几年的工作积累,结合前人的工作,从囊壳的形状、表面特征、领的形态、颜色和元素组成等方面论述了这些特征的变化,以及在系统分类中的作用,认为囊壳在系统分类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在囊裸藻属自然分类系统建立时,既要依照原生质体的特征,也要充分参考囊壳的特征。  相似文献   
78.
79.
蒽胁迫对2种海洋微藻的毒性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