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9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32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37篇
教育与普及   295篇
理论与方法论   36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00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3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201.
2012年1月,勉县油菜个别品种出现早花,经调查:涉及早花的品种均属早熟品种,形成早花的主要原因是品种偏春性所致,加之播种偏早,冬季气温偏暖、缺肥、干旱等加剧了早花形成。预防早花的主要措施就是选择冬性较强的品种。  相似文献   
202.
鄂尔多斯盆地晚三叠世最大湖泛泥岩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鄂尔多斯盆地晚三叠世层序中最大湖泛泥岩的分布特征及其石油地质意义,以便更好地进行油气田勘探。方法根据区域地质调查、测井、岩心和野外典型剖面的观察及地球化学资料,并运用层序地层学原理进行分析。结果最大湖泛泥岩的分布受湖盆底部形态的控制呈现区域性变化,该套湖泛泥岩是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层序中最好的一套优质烃源岩。结论最大湖泛泥岩的展布对油气运移和富集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3.
本文通过历史资料调查,结合1960~2000年气象资料,分析了旱涝灾害发生规律以及对水稻生产影响成因,从气候角度上,提出了扬长避短,趋利避害的措施和建议,对今后有效防御旱涝灾害,促进豫南山区水稻稳产、高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4.
燕夔  李军 《科学通报》2010,55(1):52-59
疑源类是早古生代海生微体浮游植物群落的主要组成者, 绝大多数疑源类被发现于海相地层中, 在元古代和古生代海洋生态系统中处于初级生产者的位置. 以疑源类为主体的海生微体浮游植物群落的分布对其他生物类群的分布有重要影响. 应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 共识别出华南地区下、中奥陶统贵州桐梓红花园湄潭组、重庆城口厚坪大槽组和营盘组、湖北宜昌黄花场和大坪大湾组等4条剖面的10个疑源类生态组合, 认为这些疑源类组合的时空分布主要受环境因素变化的控制.  相似文献   
205.
 通过对新疆巴里坤湖的地层剖面进行的精确定年和孢粉分析, 结合现代表土孢粉数据, 重建了该地区16.7 cal ka BP 以来的植被和环境演化历史. 结果表明, 在末次冰消期及早全新世 (16.7~7.9 cal ka BP)研究区以荒漠植被为主, A/C 值所指示的有效湿度明显偏低, 气候干旱. 其中在16.7~8.9 cal ka BP 期间, 气候环境最为恶劣; 8.9~7.9 cal ka BP 为气候环境逐渐改善的过渡期. 研究区在中全新世(7.9~4.3 cal ka BP)为荒漠草原/草原, 有效湿度明显升高, 气候环境相对最为适宜, 湖泊周围高地可能有片状的桦木林地出现. 在4.3~3.8 cal ka BP 这一短暂时期, 研究区植被由荒漠草原/草原迅速转变为荒漠, 有效湿度显著降低, 可能是一次百年尺度的干旱气候事件. 研究区在晚全新世(3.8~0.53 cal ka BP)呈现出典型的荒漠草原/草原草甸景观, 有效湿度相对较高, 气候环境相对较为适宜; 0.53 cal ka BP 以来, 呈现荒漠植被景观. 区域对比显示, 该地区16.7 cal ka BP以来的气候环境演化特征与东亚季风影响区有着明显的差异, 在末次冰消期-早全新世气候干旱, 中全新世-晚全新世气候相对湿润.  相似文献   
206.
<正>1933年冬,第十三世达赖喇嘛在布达拉宫圆寂后,国民政府于南京举行了两千余人参加的追悼大会。出于加强西藏与中央关系的考虑,国民政府决定派遣一名官员前往拉萨致祭,黄慕松遂成为人选之一。  相似文献   
207.
混凝土自收缩与干燥收缩的统一内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考察混凝土内部相对湿度与自收缩和干燥收缩的关系,实验测量了在表面密封(试件Ⅰ)和表面先密封后暴露于环境中(试件Ⅱ)2种干燥条件下早龄期混凝土试件的自由变形和内部温湿度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在3 d龄期前,同处于密封状态的两试件的自由变形和内部温湿度变化相同;从3 d龄期开始,试件Ⅱ在水分散失作用下内部湿度下降明显大于试件Ⅰ,相应地,由于叠加了干燥收缩,其变形也明显大于试件Ⅰ的自收缩变形。这说明混凝土试件在近似相同的温度历程下,内部相对湿度与其湿度变形,可作为混凝土自收缩与干燥收缩的统一内因进行统一描述。  相似文献   
208.
Based on the analyses of Loss-on-Ignition (LOI), carbonate content and sediment characteristics, this paper reconstructs the climatic and environmental evolution of the Gahai Lake area since the late Last Deglacial Period.The results cover the late Last Deglacial Period and the Holocene.The climate was very unstable and rather arid during the late Last Deglacial Period.The Holocene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pe-riods:the early Holocene (11360-8240 cal aB.P.), which was dry but unstable and featured rising tem-peratttres, the mid-Holocene (8240-3200 cal aB.P.), which was warm and wet and the late Holocene (since 3200 cal aBP), which was cold and dry.Results also show a warm-wet event around 1500 cal aB.P.  相似文献   
209.
A new species of Qianichthyosaurus Li, 1999 from the Zhuganpo Member of the Falang Formation (Ladinian, Middle Triassic), Wusha Town, Xingyi City of Guizhou is described here, namely Qianichthyosaurus xingyiensis sp. nov. The recognition of the new species revises the diagnosis of the genus: tooth size relative to the skull width slightly below 0.1; ulna peripheral “shaft” notched or largely reduced; hindlimb nearly equal or longer than forelimb; tibia peripheral “shaft” notched or largely reduced. Qianichthyosaurus xingyiensis sp. nov. differs from the type species in having relatively longer snout (snout length/skull length over 60%); humerus radial facet being prominently larger than ulnar facet; unenclosed obturator foramen on pubis; fibula posterior process on the posterior margin and the ischium sub-triangular lacking shaft. The new species is stratigraphically older than Q. zhoui, the specimens of which were exclusively known from the Wayao Member of the Falang Formation (Carnian, Late Triassic). Along with askeptosaurid thalattosaur Anshunsaurus and shastasaurid ichthyosaur Guizhouich- thyosaurus, the occurrence of Q. xingyiensis sp. nov. in Xingyi Fauna suggests a closer relationship between Xingyi Fauna (late Ladinian, Middle Triassic) and Guanling Biota (Carnian, Late Triassic).  相似文献   
210.
赵京涛  李铁刚  李军  胡邦琦 《科学通报》2012,(26):2523-2529
利用取自南冲绳海槽的MD05-2908岩芯中颗石藻化石碳同位素和颗石藻化石下透光带属种Florisphaera profunda相对百分含量(%Fp)变化,结合17个AMS14C测年数据,重建了该海区6.8kaBP以来高分辨率的表层海水初级生产力变化,并对初级生产力受控机制进行探讨.颗石藻化石碳同位素和%Fp转换函数结果指示该海区6.8kaBP以来初级生产力呈波动降低趋势,主要受东亚夏季风降雨有关的陆源输入减弱影响.约4~2kaBP的PME事件对应的初级生产力相对高值主要是受黑潮流减弱影响;而6.8~4.8kaBP期间的初级生产力高值主要受东亚夏季风强降雨输入更多陆源物质控制,其值也相对高于4~2kaB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