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丛书文集   5篇
教育与普及   7篇
综合类   11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扇形游仆虫对细菌及小球藻摄食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大肠杜菌及小球藻投喂海洋腹毛目扇形游仆虫,对其摄食习性、种群自然增长率及其间的能量转化进行了观察和探讨。结果显示:游仆虫摄食细菌和小球藻的种群自然增长率分别为0.64/d和0.37/d,其能量转化率分别为44.2%和21.6%;在适宜密度的细菌和小球藻存在条件下,游仆虫能韧带形成较高的增长率,而不出现显示的诱发生长期。  相似文献   
72.
饥饿和补偿生长对吉富罗非鱼摄食、生长及体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25.5 ~30.0℃条件下分别饥饿0、5、10、15 d后,再恢复投喂15 d对吉富罗非鱼(GIFT,Oreochromis niloticus)摄食、生长及体成分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吉富罗非鱼体重损失率显著增大,水分和灰分的质量分数逐渐升高;粗脂肪的质量分数在饥饿前期下降较快,随着饥饿时间...  相似文献   
73.
对红螯螯虾的摄食行为进行了观察,并比较了红螯螯虾对几种饵料的选择性。结果表明,红螯螯虾的摄食过程可分为寻食、取食和清洗3个阶段。对单只红螯螯虾的摄食行为观察结果显示,投喂鱼肉、玉米、胡萝卜和配合饲料4种饵料时,红螯螯虾首次选择的饲料比率最高的为鱼肉,其次为玉米、胡萝卜,未选择配合饲料。对每次1 h的摄食过程的分析结果表明,红螯螯虾对玉米的摄食次数最多,且摄食时间最长,其次为鱼肉、胡萝卜,最后为配合饲料。小群体摄食观察结果表明,红螯螯虾会通过打斗获取优先摄食的机会,当每只红螯螯虾有机会同时摄取食物而不相遇时,未发现红螯螯虾因摄食而出现打斗行为。体重90 g左右的红螯螯虾对玉米颗粒粒径的偏好性强弱依次为2.5 mm、5 mm、1.5 mm和10 mm。投喂浸泡处理过的玉米,红螯螯虾的摄食速度提高。在鱼肉、玉米、胡萝卜和配合饲料4种饵料中,当同时投喂2种等量的饵料时,红螯螯虾对鱼肉的摄食速度最快,其次是玉米和配合饲料,对胡萝卜的摄食速度最慢。研究结果提示:在研制专用配合饲料时,必须考虑诱食性物质;在养殖过程中,可在饲料中添加诱食剂,以便红螯螯虾能尽快发现饲料,促进摄食;在喂养时,饵料宜分散投放。  相似文献   
74.
大自然中生长着千千万万种动物和植物,它们相互制约,相互依存。如草食动物直接摄食植物,肉食动物则通过捕食草食动物间接地从植物中获得食物。所以,植物是动物赖以生存的主要食物来源。许多植物为了生存的需要,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产生了各种奇特的防卫本领。  相似文献   
75.
球形棕囊藻生活史中包含单细胞和囊体2种形态,囊体的形成有助于棕囊藻抵制摄食.通过添加海洋弯曲甲藻和中华哲水蚤的过滤液,研究球形棕囊藻囊体形态对可溶性摄食信息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海洋弯曲甲藻提高了球形棕囊藻的囊体数量和囊体体积,而中华哲水蚤的摄食压力促使囊体直径继续提高,近80%的球形棕囊藻细胞更多的以囊体形式存在,但是囊体结构并未有显著的改变;囊体形成和体积提高赋予球形棕囊藻优越的竞争策略,有效降低了摄食死亡率,有利于球形棕囊藻频繁形成大规模藻华.  相似文献   
76.
大熊猫是我国珍贵的一类保护动物,被誉为“国宝”,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支持,由四川师范学院珍稀动植物研究所所长,荣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我国著名的大熊猫研究专家胡锦矗教授承担的,大熊猫生物学研究课题,在进行了数十年艰苦深入的工作之后,现在已出色地完成了研究任务。其成果,由四川科技出版社1990年7月出版了共401页,82万多字的巨著《大熊猫生物学研究与进展》。本书包含六章,每章均以主编亲自调查、观察及实验所得的第一手材料为基础,并综合了近年中外学者所做的工作,从而展示出大熊猫生物学研究的丰硕成果与进展,对促进我国的濒危物种研究及对自然保护事业的发展都有广泛的意义,这六章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77.
78.
几种赤潮藻对中华哲水蚤摄食、产卵和孵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桡足类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Brodsky)对几种赤潮藻(假微型海链藻Thalassiosira pseudonana,威氏海链藻T.weissflogii,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锥状施氏藻Scrippsiella trochoidea,裸甲藻Gymnodiniumsp.,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的选择摄食以及赤潮藻对桡足类产卵率与孵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桡足类在混合食物中对个体小的藻类摄食率明显降低.在高浓度饵料条件下,桡足类对藻类的摄食模式与低浓度时不同,即滤食率与饵料藻细胞的大小成反比.桡足类在以威氏海链藻为饵料时,产卵率随藻类浓度的增加而上升(0.2~20.6 ind.ind-1.d-1),而孵化率却随之下降(100%~70.9%).以裸甲藻、东海原甲藻、塔玛亚历山大藻为饵料,桡足类仍能有较高的产卵率(分别为13.0、16.6和9.4 ind.ind-1.d-1).但喂食裸甲藻、塔玛亚历山大藻,其卵孵化率降低(分别为58.2%和79.8%).  相似文献   
79.
冶勒自然保护区大熊猫摄食行为及营养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4年3-11月在冕宁县冶勒自然保护区设立观察站,对大熊猫摄食行为及营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熊猫喜欢选择一定组的峨热竹以及营养质量最好的竹叶和竹笋,是适应食物基地的一种营养对策。  相似文献   
80.
Zn^2+对金鱼摄食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四种不同浓度溶液Zn ̄2+对金鱼摄食行为、学习和记忆能力的影响,观测了zn ̄2+抑制鱼摄食行为的现象,实验结果表明:1)Zn ̄2+中毒鱼首次撞击食球的时间及其变化规律不如正常鱼明显,中毒鱼学习和记忆撞球摄食的能力低于正常;2)中毒鱼的摄食频率低于正常鱼,Zn ̄2+浓度越高摄食频率下降越明显;3)中毒鱼摄食峰的出现.在时间上迟于正常,Zn ̄2+浓度越高摄食峰越往后位移;4)1mg/L,Zn ̄2+对鱼类摄食行为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