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丛书文集   5篇
教育与普及   7篇
综合类   11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3 毫秒
51.
稚鳖 当年稚鳖越冬前个体还小,体内贮存的脂肪不多,在越冬期间,物质消耗较大,容易因体弱生病而大量死亡.为了提高越冬成活率,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通过人工诱导产卵,缩短产卵季节和孵化时间,增加当年鳖的养殖时间,使当年的大部分稚鳖在越冬前体重达10克以上,鳖体内贮存较多的脂肪.二是实行温室越冬,在有条件的地方,将稚鳖饲养在温室内,温度保持在25℃左右,使稚鳖不进入冬眠而继续摄食生长.  相似文献   
52.
为了研究秦皇岛贝类养殖区滤食性贝类饵料来源和摄食选择性特点,于2019年5月对该海域的海水和4种贝类(紫贻贝、海湾扇贝、长牡蛎、栉孔扇贝)进行采样调查。利用显微镜检法和光合色素液相色谱法(HPLC)对海水和贝类胃容物中的浮游植物种群结构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水体中浮游植物主要由硅藻、甲藻、隐藻组成,硅藻在丰度上占有绝对优势。光合色素HPLC检出水体中特征色素主要为硅藻、青绿藻和甲藻,而贝类胃容物中主要为甲藻和硅藻,少量青绿藻检出。四种贝类摄食选择性相似且不受水体中优势藻种的影响,主要以甲藻、硅藻中不占优势的藻种为食,对部分占优势藻种表现出避食性(中肋骨条藻和角毛藻),微微型浮游植物(青绿藻)对4种贝类的饵料贡献率较低。  相似文献   
53.
花背蟾蜍繁殖生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吉林省长春市1994年和1995两年春季花背蟾蜍的出蛰情况、活动规律、繁殖前后的形态变化、摄食行为等繁殖生态研究。结果表明:成体出蛰先于亚成体,繁殖期活动受温度影响明显,最适繁殖气温为23℃,最适繁殖水温为22℃,繁殖高峰期后逐渐迁入陆地活动。雄体间争雌现象显著。雄体抱对欲异常强烈。怀卵量与体重及卵巢重相关,回归方程分别为:y↑^=1085.18+75.36x和y↑^=71.23+639  相似文献   
54.
阿莱 《青年科学》2009,(7):17-17
海葵看上去好似一朵柔弱的鲜花,但实际上却是一种靠摄食水中动物为生的食肉动物。它呈放射状的两排细长的触手伸张开来,在消化腔上方摆动不止就像一朵盛开的花,非常美丽,向那些好奇心盛的游鱼频频招手。  相似文献   
55.
顾权 《河南科技》2008,(11):27-27
投饵机最好待人工投喂驯化成功后安装使用,这样有利于观察了解鱼的摄食情况,以确定投饵量。若刚开始驯化就使用投饵机,虽然也能把鱼驯化好,但是驯化时间长,且浪费饲料。因此,不应把投饵机直接当作驯鱼机。  相似文献   
56.
采用野外及室内喂养观察、野外采集、室内解剖等方法,对福寿螺(Pomacea canaliculata)消化系统的结构、性别差异及摄食行为进行了全面观察。结果表明:福寿螺消化系统结构独特,咽内具有颚片和齿舌,能够有效摄取食物;唾液腺发达,有助于食物的搅拌、消化和吞咽;胃内壁皱褶较多,具有舌形角质栓和胃盾,有助于容纳和磨碎食物。福寿螺的消化系统具有雌雄差异,雌螺肝脏全部灰色,上面密布黑色花纹;雄螺肝脏顶部黄白色,基部灰黑色。雌螺消化器官的测量指标大于雄螺,与雌螺生长速度大于雄螺相适应;但雄螺的咽长/消化道长、胃长/消化道长显著大于雌螺(p<0.05),肠长/消化道长、肝重/去壳重大于雌螺,食道长/消化道长小于雌螺,可能与雄螺的体型、摄食行为和肠道的消化补偿机制有关。研究认为福寿螺为广食性动物,它的消化系统结构与摄食行为相适应,使之有广泛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57.
58.
59.
为确定半刺厚唇鱼(Acrossocheilius hemispinus)仔鱼的饥饿耐受能力及死亡不可逆点(PNR),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饥饿对半刺厚唇鱼仔鱼摄食、生长、存活及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6.5±3)℃的水温条件下:半刺厚唇鱼仔鱼在5 日龄卵黄囊消失并开口摄食,其基本不经历混合营养期,属于极易遭受饥饿胁迫鱼类;仔鱼最高初次摄食率出现在6 ~11 日龄,初次摄食期仔鱼的PNR发生在孵化后第15 d,仔鱼具有摄食能力的时间长达11 d,在到达PNR后部分仔鱼仍能存活3 ~4 d,其耐受饥饿的能力较强;9 日龄饥饿仔鱼全长出现负增长,17 日龄绝大多数个体因饥饿而死亡;仔鱼在PNR期未出现“胸角”,而鳔后室萎缩明显和第六条黑色素纵带发育显著滞后可作为鉴别半刺厚唇鱼饥饿仔鱼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60.
研究四种不同浓度Cu2+对金鱼摄食行为、学习和记忆能力的影响,及摘除嗅囊后摄食行为的改变,探讨其中毒的机理.实验结果:1)不同浓度Cu2+液对金鱼摄食行为呈抑制效应,抑制的程度随Cu2+浓度的增加而加深,表现为首次撞击食球的时间(下简称首次撞击时间)随着中毒的加深而推迟,摄食的频率亦随之降低.反映了中毒鱼学习记忆的能力都随着Cu2+浓度的增加而减弱;2)中毒鱼体重增长率随Cu2+浓度的增加而减少,甚至呈现负增长现象;3)摘除嗅囊鱼的摄食频率仅为正常的1/2,学习和记忆的能力也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