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7篇
  免费   84篇
  国内免费   126篇
丛书文集   143篇
教育与普及   89篇
理论与方法论   7篇
现状及发展   14篇
综合类   2124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125篇
  2011年   125篇
  2010年   127篇
  2009年   168篇
  2008年   175篇
  2007年   138篇
  2006年   114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在酚醛树脂中直接掺杂三氧化镍粉末,研究氧化镍掺杂量、炭化温度对氧化镍改性树脂热解炭结构和氧化温度的影响。用X射线衍射、拉曼光谱、扫描电镜和综合热分析等手段对氧化镍改性树脂热解炭的石墨化度、显微结构及氧化温度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埋炭条件下掺杂三氧化二镍,450~750℃温度下被逐级还原成一氧化镍和单质镍,其催化热解炭形成晶须、片状或块状结构;氧化镍改性树脂热解炭石墨化度随炭化温度升高和氧化镍掺杂量增加而增高,其氧化温度高于酚醛树脂氧化温度;氧化镍的最佳掺杂量为3%~5%。  相似文献   
82.
ZnO是一种宽禁带,高激子能的半导体,N掺杂能够减小禁带宽度,极大的改变ZnO的电子和光学性能。本文介绍了目前对ZnO进行N掺杂的方法,并比较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N掺杂对ZnO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83.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草酸盐前躯体,前躯体低温分解制备系列Zn1-xCoxO样品.利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以及吸收光谱对样品的结构、表面形貌、Co离子所处的价态以及光学性能进行了表征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所有样品都呈无规则颗粒状,样品平均粒径随Co掺杂量的增加而变小;Co离子处于+2价态,在取代Zn位;样品的结构与光学特性存在一定联系,掺Co后晶粒尺寸明显的减少与Urbach能明显的增加有关,随Co含量x的增加晶格参数增大、Co2+的d-d吸收强度增加而带隙变窄,当Co的含量x>0.03时晶胞参数转而变小、d-d吸收强度增加缓慢.通过结构与吸收的比较分析,认为掺Co样品的晶格相对于纯的ZnO膨胀可能是由于Co2+的等电子杂质效应引起晶格扭曲使晶体的无序度及缺陷密度增大造成的,x>0.03时一部分Co2+离开其四配体位产生聚集可能是造成晶胞参数下跌、d-d吸收强度变化缓慢的原因.  相似文献   
84.
利用第一性原理研究了Pt掺杂B2结构的NiTi合金的晶体结构与电子结构.研究表明,Pt掺杂比例不高于6.25%时,体系的结构不发生变化,并且点缺陷形成能更低,说明掺杂Pt元素能提高体系的稳定性.而态密度,布局分析以及电荷密度分布的计算进一步表明,Pt原子的d电子成键能力很强,与周围原子剧烈的相互作用,结构更为稳定.通过...  相似文献   
85.
为考察低温醇解法制备金属离子掺杂型TiO2的光催化活性,本文以TiCl4为原料,采用低温正丁醇醇解法制备Bi掺杂的光催化剂TiO2.在紫外光照和太阳光照条件下,以亚甲基蓝溶液作为降解物研究不同铋掺杂量二氧化钛样品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当Bi2O3/TiO2的摩尔百分比为0.25%、醇解时间为8 h时,TiO2在紫外光下...  相似文献   
86.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Pt/Ti/SiO2/Si基片上制备了(Bi, Nd)4Ti3O12铁电薄膜.将薄膜分别进行每一层、每二层、每三层500 ℃空气中预退火10 min,分别称为样品a、b、c,最后都于氮气氛中680℃总退火半小时. 结果表明预退火工艺对薄膜的铁电性能影响很大.样品a、b的铁电性能(2Pr分别为47.8 μC/cm2和51.9 μC/cm2)远远高于样品c(2Pr = 28.7 μC/cm2).三组薄膜都呈现良好的抗疲劳特性.  相似文献   
87.
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了Eu2和Mn2共掺杂的BaMgAl10O17∶(Eu2+,Mn2)荧光粉,并对其发光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在共掺杂体系中,存在着Eu2到Mn2的高效的能量传递.文章在实验的基础上,以Forster - Dexter的能量传递理论为依据,对体系中可能的能量传递机制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电偶极-...  相似文献   
88.
考察了NiO掺杂的Pt/WO3/ZrO2催化剂在200℃时正庚烷临氢异构化反应性能.结果表明,少量NiO的加入能显著提高Pt/WO3/zrO2的催化活性,异构化选择性也有所增加,这是由于pt^0浓度和Pt分散度的增加以及临氢条件下具有更多的B酸位引起的.催化剂连续反应80h,正庚烷转化率和异构化选择性分别稳定在57%和98%.  相似文献   
89.
以Tween 80为分散剂,分别以丙烯酰胺和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单体和交联剂,采用凝胶注模工艺制备中间相碳微球(mesocarbon microbead,MCMB)片状素坯,再经过1 600 ℃的烧结,制备MCMB素坯烧结体试样.试验研究了粒度大小对粉体分散性、MCMB碳材料催化石墨化效果、烧结后MCMB碳材料层板物理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产生这些影响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50 nm的TiC在MCMB烧结体中的分散效果好于15 μm的TiC;随着Ti质量分数的增加,掺杂50 nm 的TiC层板性能优于掺杂15 μm的层板;50 nm的TiC比15 μm的TiC更适合做MCMB的掺杂物.  相似文献   
90.
用正电子湮没技术,研究了未掺杂的SI-GaAs退火行为。结果表明,长寿命分量τ_2的变化不仅与镓空位而且和多镓空位络合物有关。本文还讨论了电子和中子辐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