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与普及   8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8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袁杰  邓成龙  杨振宇 《科学通报》2024,(11):1461-1474
对于科希斯坦-拉达克弧在印度-亚洲碰撞前的构造属性,学界存在两种不同的认识:陆缘弧和洋内弧.厘定其构造属性,将直接关联新特提斯洋古地理重建方案,对进一步解析印度-亚洲碰撞时间、位置和方式,以及恢复亚洲大陆构造变形历史等具有重要科学意义.本文在总结白垩纪至古新世科希斯坦-拉达克弧及其周缘地块古地磁数据的基础上,主要从古地磁学的视角,重建科希斯坦-拉达克弧及周缘地块的时空构造格局,厘定科希斯坦-拉达克弧的构造属性.在晚白垩世,喀喇昆仑地块与拉萨地块西缘的古纬度一致,两者基本稳定位于亚洲大陆南缘;科希斯坦-拉达克弧在90 Ma位于南半球赤道附近,而在64 Ma已经向北漂移到北半球低纬度地区;特提斯喜马拉雅在75 Ma左右作为印度被动大陆边缘,其中部和东部分别位于16.7°和19.4°S.在64 Ma科希斯坦-拉达克弧与拉萨地块西缘之间仍然被南北向宽度约为900 km的洋盆所分隔,意味着科希斯坦-拉达克弧为洋内弧.在重建印度-亚洲碰撞系统时,综合考虑特提斯喜马拉雅及科希斯坦-拉达克弧的古地磁数据,构建了印度-亚洲三阶段碰撞模型.该模型不仅协调了一系列地质证据,还为新特提斯洋古地理重建及亚洲陆内...  相似文献   
52.
西藏南部岩体裂变径迹年龄与高原隆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西藏南部拉萨和山南地区4个花岗岩岩体的磷灰石和锆石的裂变径迹年龄测定表明,磷灰石的裂变径迹年龄都集中于3.2~8.3 Ma,该段时间内岩体的隆升速率为0.12~0.20 mm@a-1,隆升的高度仅为580 m,青藏高原南部隆升速率小,没有发生大规模隆升.拉萨岩体锆石的裂变径迹年龄为(25.9±1.7)Ma和(32.7±2.8)Ma,在约26~33 Ma期间隆升速率为0.08 mm@a-1.综合分析表明,西藏南部在印度与欧亚大陆发生碰撞开始到3 Ma期间的平均隆升速率都比较低,高原隆升应是不等速、阶段性的.  相似文献   
53.
Whether the Tibetan Plateau is a significant dust source area is of great importance, because this is related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sources, accumulation and environmental effects of dusts on the Tibetan Plateau and inthe Far East-Pacific Ocean regions as well as to the evointion of coupling of the Tibetan Plateau and atmaspbere-oeean-continent exchange. Synoptic dynamics and remote sensing tracing of a dust storm on 3 to 5 March, 2003 in Lhasa onSouth Tibet demonstrate that the Tibetan Plateau possessesall factors and conditions of generating dust storms. Accompanied with this dust storm is a strong ascending stream onthe Plateau which has raised various sizes of durst particlesinto different levels. The lifted coarse particles were largelyfallen down and accumulated as loess on the eastern TibetanPlateau, and the fine particles were translated by the westerly jet and subsided in the northern Pacific Ocean. The spa-tial-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dust-storms between years 1961and 2000 ou the Plateau shows that duststorms mainly occurin winter and early spring with high frequency, and tile pathof dust storm moves gradually from south to north, which isclosely coupled with the northward moving of the westerlyjet from winter to spring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Com-pared with other twelve dust source areas in China. the Ti-betan Plateau is one of the key dust souree areas for thelong-distance transport because its high occurring frequencyand elevation cause fine particles easily to be lifted into thezone of the westerly jet.  相似文献   
54.
音节时长的研究是韵律模型和语音合成系统的基础,本文基于词汇层面,随机挑选了单音节词、双音节词、三音节词、四音节词(成语)各200个,录制了1男1女藏语拉萨话发音人的语音,提取有效时长。研究了男女发音人不同长度词汇的时长分布,并对不同长度词汇的音节平均时长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男女声的词汇时长总体分布比较集中;2)随着词汇长度的增加,音节平均时长逐渐变小,减小幅度成递减趋势;3)整体上来看,女声时长要大于男声时长。  相似文献   
55.
拉萨作为西藏自治区首府城市,是西藏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汇聚地。文章从拉萨世居穆斯林群体的身份认同,在服饰、饮食、居住和休闲等日常生活史中与当地藏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深描”,切近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内在逻辑及实践路径。文章认为拉萨世居穆斯林是在西藏逐步繁衍生息,并与当地的藏族群体交往、交流、交融而形成的,一种既遵循伊斯兰教宗教习俗,又吸收藏族传统服饰和居住习俗的独特文化现象,体现了两者在日常生活中相互交往、彼此依存,形成文化上相互借鉴、经济上相互互补、宗教上相互尊重的交往交流交融形态。二者的历史与现实的交往表现出民间、互补、日常、持久的特征,其中,语言是不同群体间交流交往的重要桥梁,日常生活习惯则是不同群体间长期交流交往的外在呈现,通婚是不同群体间长期交流交往的深度体现。  相似文献   
56.
拉萨地块作为青藏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起源具有很大争议,原因在于对拉萨地块基底特征的认识不足,限制了对拉萨地块演化和成矿潜力的评价。本研究对拉萨地块南部叶巴组玄武岩中的锆石捕掳晶开展了锆石U-Pb年代学和微量元素特征研究。微量元素特征表明,捕获锆石绝大多数具有S型花岗岩结晶锆石的特征,或代表了拉萨地块南部存在变质沉积岩基底。锆石年龄呈现210、552和1 043 Ma三个峰值,分别对应三叠纪拉萨地块南缘的弧岩浆事件、埃迪卡拉纪末期冈瓦纳大陆北缘原特提斯洋俯冲事件以及拉萨地块在中元古代时期与非洲大陆的亲缘性。该成果为拉萨地块的基底特征以及构造演化研究提供了新的约束。  相似文献   
57.
用FG5绝对重力仪检测青藏高原拉萨点的隆升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为民  王勇  许厚泽  张赤军  郝兴华  刘明 《科学通报》2000,45(20):2213-2216
用观测精度高达2×10-8 m/s2 (μGal)的FG5绝对重力仪监测了青藏高原的隆起. 1999年与1993年拉萨点的重力观测结果分析表明:6年中重力值减小了12×10-8 m/s2, 证实拉萨在隆升, 且上升速率为10 mm/a.  相似文献   
58.
目的:了解西藏拉萨市及其周边地区小学生蛔虫病感染状况及防治知识知晓率,并作出对比分析,为西藏地区儿童蛔虫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拉萨市纳金小学、堆龙德庆县小学和林周县小学在校生各120人(年龄为7-13岁)进行问卷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拉萨市纳金小学蛔虫感染率为6%,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防治知识知晓率为95.8%;堆龙德庆县小学蛔虫感染率为10.8%,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防治知识知晓率为76.7%;林周县小学蛔虫感染率为59.2%,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防治知识知晓率为48.3%,明显低于全国水平。结论:加强对西藏小学生进行健康教育,普及卫生知识,以降低儿童蛔虫病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59.
文章从实验语音学角度对藏语拉萨话元音的声学特征进行了简略探析.主要包括拉萨话五个主要元音(a、i、u、e、o)的共振峰频率、基频时长、声学元音图的数据分析.结果显示:1相对于男生而言,女生在发音时开口度较大,舌头位置较靠后,并且圆唇度也比较高;2从时长平均值来看,元音i的发音时长最长,u则最短.原因跟舌头位置的前后有关;3五个主要元音的开口度与F1呈现出正相关性,表现为a的开口度最大,接着是o、e,i的开口度最小.各元音的圆唇度与F2负相关,即圆唇度随F2的降低而增大,而圆唇度也随着舌位的后移而逐渐提高,表现为a的唇形最圆,舌位最靠后,i则相反.  相似文献   
60.
宝钢1#高炉采用拉萨法水渣处理工艺,此工艺中渣水混合物由渣浆泵输送,当渣水比超过1:8时极易造成渣浆泵堵塞,影响生产。本文介绍了一套渣浆泵防堵塞报警装置,当渣浆泵即将堵塞时发出声光报警提醒操作人员提前采取措施,防止渣浆泵堵塞。本装置不但具有数字显示,而且适应于各种型号的渣浆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