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30篇 |
免费 | 15篇 |
国内免费 | 51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5篇 |
丛书文集 | 30篇 |
教育与普及 | 26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5篇 |
现状及发展 | 8篇 |
综合类 | 72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13篇 |
2022年 | 16篇 |
2021年 | 13篇 |
2020年 | 7篇 |
2019年 | 7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9篇 |
2016年 | 12篇 |
2015年 | 18篇 |
2014年 | 30篇 |
2013年 | 27篇 |
2012年 | 23篇 |
2011年 | 32篇 |
2010年 | 33篇 |
2009年 | 34篇 |
2008年 | 55篇 |
2007年 | 42篇 |
2006年 | 38篇 |
2005年 | 53篇 |
2004年 | 29篇 |
2003年 | 32篇 |
2002年 | 34篇 |
2001年 | 28篇 |
2000年 | 24篇 |
1999年 | 16篇 |
1998年 | 27篇 |
1997年 | 15篇 |
1996年 | 18篇 |
1995年 | 13篇 |
1994年 | 22篇 |
1993年 | 16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13篇 |
1990年 | 12篇 |
1989年 | 11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本书涉及了蛋白质在溶液中的相转变、自组装和聚集行为等问题。其主要目的是向跨学科的读者介绍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书中主要讨论了蛋白质优质结晶的问题,指出其瓶颈在于晶体的成核。由于蛋白质的结构决定了它的功能,因此非常有必要培养出优质的晶体来确定其结构,其中遇到的主要挑战是确定具备最佳成核条件的溶液初始状态。 相似文献
2.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对壳聚糖吸附银离子进行研究,从形貌学的角度探测壳聚糖络合银离子的机理特性.主要方法是将溶液滴加在新解离的云母片上,应用原子力显微镜对自然风干后的样品在非接触模式下成像.AFM图像显示:壳聚糖分子和加过金属银离子的壳聚糖分子在聚集生长过程呈现为传统的具有分形特征的正态分布和奇异分布;由单一的壳聚糖分子形成的分形结构为“星”形结构,而加过银离子的壳聚糖分子形成的结构为“圆”形.产生这些图形差别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生长界面的表面张力及其各向异性起了重要作用.这两种结构都具有典型的自相似性,且实验结果与计算机模拟的分形模式拟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3.
4.
大气颗粒物的分形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了大气颗粒物的分形特征,及其研究意义。回顾了国内外用实验方法测定大气颗粒物分维和用计算机模拟凝聚计算分维的发展情况,展望了大气颗粒物分形性质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6.
为开发高性能相变材料微胶囊,实现其在热能储存领域的独特优势。本文综述了目前相变材料微胶囊的制备与性能测试方法,对比分析常用的化学法、物理法和物理化学法等。结果表明:界面聚合法具有包封率高的优点,但要求芯材有一定的耐酸碱性,且不能与单体发生反应;溶剂蒸发法适用于非水溶性聚合物对活性物质的包囊;喷雾干燥法适用于热敏性、疏水性和亲水性以及与水反应的材料,该方法处理量大,适合工业化生产;复凝聚法适用于对非水溶性芯材的包囊,生产效率高。总体而言,封装后的相变材料微胶囊的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以及力学强度会受到其颗粒形貌的影响。通过对微胶囊的表征方法进行分析,发现有许多标准测试方法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但在力学性能评估领域仍需要标准化的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项目管理中各方面的力量,阐述了如何合理协调各方面力量,形成合力,以使工程的施工得以顺利完成,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9.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采矿工程学科建设为龙头,审时度势赢得主动,谋求学科专业建设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塑造精品、突出优势、凝聚特色. 相似文献
10.
研究一个网络系统抵抗干扰的能力,系统科学里有"鲁棒性"的概念,社会—生态系统里用"脆弱性"、"恢复性"和"适应性"等概念.这些已有的概念是否已经全面地描述了系统抵抗干扰的能力呢?在综合灾害风险管理的实践中,整个社会凝心聚力,行动协调一致,往往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然而,现有学术研究中所用到的各种系统属性,都不能很好表述一个系统凝心聚力的能力或水平.鉴于此,本文提出一种全新的网络系统属性:网络凝聚度(consilience degree),专门用以度量一个如社会—生态系统一样行为的网络系统凝心聚力,行动协调一致,以抵抗干扰的能力.网络凝聚度实际上是一种更具普遍意义的"联结度".它可以象联结度一样,派生发展出一系列的系统新属性和网络新模型,从而形成一个研究复杂系统的新的理论体系.本文将重点阐述这个体系的雏型.理论分析和仿真研究都证明:本文所提出的网络凝聚度是现有各种系统属性所无法涵盖或替代的,是研究现实复杂系统所必需的新理论工具.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