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13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4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陕甘宁盆地陇东地区长3油组坳陷湖盆岩性油藏成藏模式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陇东地区三叠系延长组位于陕甘宁盆地陕北斜坡的南部 ,其中长 3油组发育了一套坳陷型湖泊三角洲前缘碎屑岩沉积 .该区构造发育简单 ,缺乏断层 ,油藏类型属岩性油藏 .通过对长 3油组岩性油藏的储油砂体成因和成藏要素进行分析 ,认为该区长 3油组油藏特征主要反映在储油层成因和圈闭两种因素上 ;储油砂体下伏深水泥岩、巨厚的坝上河砂体、“无根”的断头砂和单斜背景上的小背斜等是油藏 4种主要组合要素 .油气藏的形成有 4种模式 :古地形巨厚砂岩差异压实小幅背斜成藏模式 ;单斜构造背景上的上倾尖灭油藏成藏模式 ;烃源岩内砂岩透镜体圈闭成藏模式 ;鼻状构造高部位与砂体匹配构成构造—岩性圈闭成藏模式 .  相似文献   
92.
混源天然气成藏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沉积盆地中混源天然气成藏具有普遍性,其中同源不同阶、两源混合天然气是大中型气藏的主要成藏类型。建立不同端元天然气的地质地球化学模型,能够解决混源天然气成藏作用的关键问题。两种不同的源岩或者同一源岩在不同地质条件下生成的天然气具有特定的烃类和稳定碳同位素组成,如果建立了不同源岩生成天然气的地球化学模型,就能解决同源不同阶、两源不同阶混源天然气的混合比例判别等问题。以腐泥型和腐殖型母质生成的天然气混合成藏为例,利用端元气甲烷、乙烷百分含量和碳同位素组成等参数与源岩成熟度的定量关系,建立了两源不同阶混合天然气混合比例和成熟度的判识图版。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对研究区的源岩类型和演化规律进行深人研究,以准确建立端元气的地球化学模型和适用于研究区的判识图版。  相似文献   
93.
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三叠纪末期的压实驱动型成藏动力系统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根据输导格架(连通砂体、不整合面、断裂等 )空间上的配置关系和相互组合形式 ,探讨了压实驱动型成藏动力系统油气输导体系特征 ,划分出 3种输导体系类型 ,确定了其分布范围。乌夏地区油气是通过断裂砂体输导体系进行运移 ;克拉玛依及其斜坡区域的油气是以连通砂体不整合面为主要输导体系 ;百口泉地区、凹陷内部的油气以连通砂体为主要输导体系。该区三叠纪末期油气主要沿夏子街地区砂体断裂输导体系运移 ,油气分布与输导体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4.
控制东营凹陷烃源岩排烃的几个关键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东营凹陷钻井取心的观察及不同结构烃源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的比较,从内因、外因两个方面对烃源岩排烃的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且就烃源岩岩性结构对排烃及成藏的控制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认为内因为有机质类型、丰度及成熟度,反映烃源岩中生烃母质的特征,东营凹陷大量样品测试结果显示烃源岩的生烃潜量、排烃量与有机质丰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外部因素包括源岩的结构、源岩内有效的运移通道、压力的分布及外部的构造运动等各种地质作用及内、外部环境.研究结果表明,东营凹陷主力烃源岩沙四上及沙三下段具有多种岩性结构形式,其中沙四上及沙三下下部主要发育纹层状泥页岩,油气以远距离侧向运移为主;沙三下上部及沙三中主要发育块状泥岩,油气以垂向运移为主.不同的排烃方式造成了油气分布的差异,沙四型原油分布于凹陷外围,沙三型原油分布于凹陷内围,混合型原油分布于中间地带.  相似文献   
95.
利用地震、钻井地质和测试资料,结合储层显微镜观察和原油地球化学分析,对辽河西部凹陷兴隆台高潜山的内部结构、储层特点和油气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新发现的兴古7井潜山油气藏不同于以往发现的风化壳型潜山油气藏,它是一种潜山内幕构造裂缝型的混合变质花岗岩基岩油气藏.兴隆台潜山油气藏体系存在分布于潜山顶部附近的不整合遮挡和分布于潜山内幕的构造裂缝型油气藏两种类型.两者油气来源相同、运聚成藏时期相近,但输导体系不同.潜山浅表层油气藏的油气主要通过不整合面输导运移;深层内幕油气藏的油气主要通过裂缝和断层构成的复杂输导体系运移,断层起"大动脉"作用,裂缝起"微循环"作用,油藏间连通较好.兴隆台潜山内幕油气藏的发现揭示了渤海湾盆地潜山内幕是一个具有勘探潜力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96.
川西坳陷孝泉-丰谷构造带须家河组气藏成藏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彭县须家河组地表剖面、岩芯观察和常规物性、压汞参数、铸体薄片等测试资料 ,统计约 2 0 0 0多个数据及油气显示资料 ,确认该区天然气属非常规致密储层气藏领域。针对成藏条件较为复杂和气藏特征零乱的特点 ,对储集、圈闭条件在油气生成、运移、聚集和保存等过程中相互配置的独特成藏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须家河组气藏属于高压 -超高压气藏 ;气藏发育在油气主要生成期时运移条件良好的储集体中 ;须下组合为一具活跃地层水的似层状气藏 ,局部显示不规则特征 ;须上组合则表现为区域上不太规则的非层状储集体 ,局部仍属含水似层状气藏。总体看 ,气藏强烈依赖于裂缝的存在 ;气藏形态不受现今构造形态的严格控制 ;地腹储集体含气规模与砂体发育规模有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97.
刘蕾  陈中红 《河南科学》2018,(3):364-370
中拐凸起石炭系火山岩储层以发育熔岩和火山碎屑岩为主,储集空间主要有气孔、微裂缝和溶蚀孔.该储层整体表现为低孔隙度和低渗透率,根据孔隙度和渗透率以及孔隙结构等可将其分为四类.岩性岩相、断裂构造和风化淋滤作用通过影响孔缝的形成与后期改造来控制储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进而控制储层的储集能力.油源对比结果表明,二叠系乌尔禾组、风城组和佳木河组烃源岩均对中拐凸起的原油起到贡献作用.中拐凸起石炭系火山岩储层具有优质的盖层和保存条件,原油经断裂和不整合面运移至圈闭中聚集成藏.  相似文献   
98.
松辽盆地梨树断陷下白垩统发育的泥页岩是页岩气成藏的有利物质基础;其中,苏家屯次洼以及桑树台洼陷东南部的营城组一段地层是含气泥页岩的有利勘探目标,目的层埋深较深,且泥页岩最大厚度超过200 m,具有有机质丰度、热演化程度较高、储集和保存条件较好的特点。通过对梨树断陷营一段的地质条件、地化条件、物性条件、保存条件及区域展布特征等几个方面来分析评价页岩气成藏条件,为该区页岩气资源的勘探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
研究珠江口盆地HZ26-6构造“双古”领域油气成藏期次和油气成藏条件,探讨油气成藏特点与富集规律。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铸体薄片鉴定、包裹体均一温度测定等手段,厘清了HZ26-6构造“双古”领域三大油气主力成藏期及对应的流体充注类型,即13.8~10 Ma B.P.的低熟原油充注期,10~5.3 Ma B.P.的成熟原油充注期,5.3 Ma B.P.以来的天然气充注期;依据实际的地质、钻井、测井、地震等资料梳理了HZ26-6构造“双古”领域三大油气成藏关键条件,即以“早期低熟缓慢生油,晚期高熟快速生气”为特点的烃源条件,以“裂缝带风化叠加改造成储,转换带砂砾岩体规模成储”为特征的储层条件,以“通源断裂多期跨层输导,深缝浅砂侧向差异运移”为特征的输导条件。HZ26-6构造“双古”领域具有“早油晚气,宽窗强供;扇加潜山,规模储集;断缝断砂,高效输导;递进充注,整装成藏”的油气成藏特点,以及“油型盆地早油晚气条件下,宽窗强势供烃、‘双古’整装成藏”的油气富集规律。  相似文献   
100.
大安沿江地区黑帝庙油层油气成藏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名巍  马世忠  付宪弟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29):7677-7682,7689
大安沿江地区是近年吉林油田重要潜力区,其油气成藏模式的剖析是精细地质研究的基础,且对于指导油田开发区扩边、空白区布井及有利目标区预测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开展松辽盆地大安沿江地区黑帝庙油层烃源岩埋藏史、古构造演化史、油气运聚场和油水分布规律研究,揭示靶区油气成藏模式及控藏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黑帝庙油层油气主要来自靶区北部的齐家~古龙凹陷嫩江组一段源岩。研究区黑帝庙油层顶面古构造演化主要经历4个阶段,油气成藏关键时期为明水组末期。通过对开发区单一圈闭控藏模式精细解剖,归纳出两种成藏模式:断鼻-岩性油气藏、砂岩上倾尖灭型岩性油藏,前者断层与砂体匹配形成有效油气圈闭,后者在无断层遮挡的情况下,油气聚集受砂体沉积展布的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