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8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对青海省班玛县江日堂沟垃圾填理场岩土工程进行勘察工作的基础上,分析了该地区工程地质条件并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2.
何心隐是我国十六世纪著名的平民改革家,他一生“以道济天下”,坚持反专制斗争,积极从事社会改革实践,他的“以学长代君主”、“以师友关系代封建宗法关系”、“以率养实现大同”等主张,体现了平民阶级的平等思想。这在封建社会里是一种无法实现的空想,但它却是我国近代启蒙思想的萌芽,在理论上具有重要的进步性。  相似文献   
13.
欧阳修不仅在创作数量上空前地丰富了亭园堂院记,而且在内容上也有所发展和变化.他不再以"物"为主,只作客观的、静态的记述,一变而以"人"为主,在论古通今中抒写自己于国于民深重的忧患意识,表达其忠君爱国的赤诚之心.  相似文献   
14.
新余市古民居共有百余处,大多数分布于城郊以外的乡野之中,比较著名的有15处。总体上看,新余的古民居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更没有得到开发利用。介绍了新余市古民居的特色及渝水区罗坊镇下寸村明清民居群、渝水区观巢镇汉泉村昼锦堂、分宜县尚睦村邓家大屋等几处典型的古民居,就如何保护和利用新余市古民居,提出了若干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梁寅生平及"夫子堂"遗迹概说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梁寅是元末明初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明初五大学问家之一。他一生既能自学成才,又能广交师友,不断提高自己。他作为征士,应聘为新生的朱明王朝制礼作乐,而在礼成之后,却又激流勇退,归隐乡里从事教学,以培养人才为己任。他的弟子满天下,其中不乏忠臣、良臣及许多有用之才。在他身后,留下了夫子堂、石门书院等遗迹,而夫子堂保存最好,它布局合理,雕饰精美,体现了中国及新余传统文明的思想理念和择吉文化的无所不在。  相似文献   
16.
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又主要依靠课堂教学.因此主要介绍分类施教教学法、激发兴趣教学法、案例分析教学法等七种新课堂教学法在高职计机基础课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清乾隆四十年,南韶兵备道李璜在一次闲游丹霞山别传寺时,在寺内方丈室偶然发现90多年前别传寺开山祖师澹归和尚所著的《偏行堂集》手稿,由此引发了震惊乾隆朝的“别传寺公案”。  相似文献   
18.
对分课堂的核心理念是分配一半课堂时间给教师讲授,另一半给学生讨论,并把讲授和讨论时间错开,让学生在课后有一周时间自主安排学习,进行个性化的内化吸收。这种"输入—内化—输出"的课堂教学模式体现了二语习得领域的输入假设、建构主义理论、输出假设和交互假说等理论基础,因此可以将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高职英语课堂教学。在对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互动环节的现存问题进行归因的基础上,通过调节和控制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各个环节,有效提升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互动效果,进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9.
洋务运动与近代教案比较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案是洋务运动的重要内容之一,不少教案涉及洋务派。通过对南昌教案、江宁还堂、天津教案剖析,沈葆桢、左宗棠始终维护群众利益,站在反教立场上;李鸿章、曾国藩也表现出阻教、限教的态度。他们在反对外国教会侵略时,与群众和地方官绅有相同一致的一面,也有不同的矛盾的一面。  相似文献   
20.
宋人张戒说:“诗以用事为博,始于颜光禄。”(《岁寒堂诗话》)颜延之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个以用典繁多著称的诗人。阅读用典繁多的诗,不是一件轻松的事;研究用典繁多的诗,则更是一件艰苦的工作。颜延之历来缺乏研究,恐怕也与此有关。谌东飚先生却迎难而上,其所撰新著《颜延之研究》虽系全面研究颜延之之作,但正如该书《前言》所说,研究颜延之诗中的用典乃“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