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1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48篇
系统科学   30篇
丛书文集   43篇
教育与普及   2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5篇
综合类   116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为探究规范公式在计算空间钻石形桥塔塔肢偏心距增大系数时的适用性,并保证大跨度斜拉桥桥塔结构配筋设计的合理性,以常泰长江大桥为工程实例,对塔柱偏心距增大系数进行了计算分析.首先基于常泰长江大桥成桥状态确定了桥塔控制截面和计算工况,并对各国规范公式中的计算长度取值进行了对比研究,其次通过有限元分析和中、美、欧桥梁规范方法对...  相似文献   
52.
针对大型6061铝合金筒节轧制过程中的圆度变化机理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首先在Gleeble-3800热模拟实验机上进行热模拟实验,获得6061铝合金材料的真应力-真应变曲线.其次基于有限元方法建立了大型6061铝合金筒节轧制过程模型,通过与自建模型计算结果和模拟实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可靠性.然后基于有限...  相似文献   
53.
针对低渗透油藏储层发育特征、流体渗流规律及五点法井网特点划分流动单元,建立了考虑压敏效应、变启动压力梯度、排距井距、裂缝与井排角度、裂缝长度及非均质性等因素的见水时间计算模型,分析了不同因素对见水时间的影响规律。与已有成果相比,所建立见水时间计算模型考虑因素更加全面,更趋于矿场实际情况。分析结果表明,井距与排距之比越大、非均质性越强、裂缝长度越大、启动压力梯度越小、原始地层压力越小,见水时间越早;随着裂缝与井排夹角的增大,见水时间呈波动性变化;原始含水饱和度在0.4~0.5,见水时间早。研究成果可为低渗透裂缝性油藏开发调整方案编制提供理论保障。  相似文献   
54.
肠道内变径胶囊微机器人空间磁力矩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以相邻异向径向磁化瓦状多磁极组成的圆筒式永磁体为外驱动器,以胶囊机器人内嵌同磁极结构永磁体为内驱动器,在外驱动器旋转磁场的磁机耦合作用下,驱动变径胶囊机器人在肠道内旋进的驱动控制方法.根据等效磁荷法建立了偏心状态下磁驱动力矩普遍性数学模型,对驱动力矩与驱动器磁极结构参数的特性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该驱动方法具有驱动力矩大、安全可靠等优点,变径胶囊机器人由径向间隙自补偿,显著提高了在肠道内的驱动能力,该磁驱动系统在人体肠道内具有良好的医学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5.
路段多车型混合车流通行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概率论方法,通过对由多种车型构成的混合车流不同跟驰序列,不同组合概率的研究,得到了跟驰车头时距路段多车型混合车流通行能力模型.基于经典车头间距模型,通过对混合车流不同跟驰序列下最小车头间距的研究,得到了多车型混合车流的组合车头间距,进而得到了跟驰车头间距路段多车型混合车流通行能力模型.推广了由大、小2种车型构成的混合车流的通行能力模型.研究表明,路段多车型混合车流通行能力不仅与反应时间、车辆速度、车辆长度、制动性能等有关,还与混合车流的车辆组成状况及跟驰序列相关.最后实例分析了不同小型车混入率情况下路段通行能力的变化状况.  相似文献   
56.
GPS高精度定位中,周跳的探测和处理是一个核心难点.电离层残差法因为其探测精度高而被广泛应用于探测周跳,但是不能分离具体频率上的周跳.根据该特点,对于联合电离层残差法和伪距相位组合法两种方法消除周跳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该方法可以完全解决电离层残差法不能分离周跳的问题,联合之后的周跳探测方法灵敏度高,探测准确,计算原理快速简单,是一种探测修复周跳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7.
建立基于Drunker-Prager本构模型小净距隧道弹塑性三维模型,进行室内比尺模型试验的数值模拟。比较数值模拟和室内试验之间的结果,验证数值模型试验的有效性。通过对围岩的位移、塑性区、整体塑性能释放、最大塑性应变分析,比较上、中、下岩盘等不同加固工况的优劣,为实际施工加固方案择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8.
现有技术及装备中对预防钻具上顶的研究较少,目前没有一套成熟的装置能够解决钻具在溢流关井后高套压引起的上顶问题.设计的钻具防上顶装置能够有效解决这个问题,装置所用卡瓦在工作过程中承受较大夹持力,其齿尖易发生磨损,直接影响防上顶装置的锚定性能.运用有限元和室内实验相印证的方法对卡瓦工作过程进行分析,分析了牙前角、牙顶圆角和...  相似文献   
59.
吴卓  王国体 《工程与建设》2007,21(4):613-615
文章介绍了以承载力计算CFG桩的桩距以及通过垫层与CFG桩共同作用计算桩距的两种方法,并用两种方法对某高速公路的路基进行桩距计算,再用ADINA有限元方法进行数值模拟得出应力以及位移的云图,与设计要求进行比较,得到两种方法应该同时计算,相互借鉴才能达到造价最省,性能最优的结论.  相似文献   
60.
设计性实验与科研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设计性实验由于其特殊的优势日益受到大学教育的重视,但如何开设和充分利用设计性实验来提高本科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还处于一个探索的阶段。大学教育的特点,是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因此尝试构建一种设计性实验与科研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并通过两个实例详细阐述如何将设计性实验与科研有机结合。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让学生充分参与科研活动,而且为教师完成科研项目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为理工科专业的本科实验教学模式提供了一种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