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80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119篇
教育与普及   44篇
理论与方法论   36篇
综合类   409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170篇
  2013年   162篇
  2012年   255篇
  2011年   247篇
  2010年   335篇
  2009年   358篇
  2008年   416篇
  2007年   387篇
  2006年   243篇
  2005年   214篇
  2004年   237篇
  2003年   220篇
  2002年   199篇
  2001年   185篇
  2000年   109篇
  1999年   88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51.
在文学概论课程中,诗歌部分的教学必须紧密扣住诗歌自身的特点来展开。在教学中,采用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在互动与例证中探寻诗歌这一文体最突出的特征;二是以汉语知识和实例为基础分析诗的语言;三是在欣赏和分析基础上理解诗歌意象。  相似文献   
952.
当前我国高校德育面临严峻的困境:因重道德认知,轻情感培养,导致高校德育空洞,缺乏实效。而中国古代文学中存在着丰富的人文道德教育资源,在文学审美过程中这些道德资源对培养大学生的道德情感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953.
艺术教育是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和突破口,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一环,推动着素质教育的向前发展,它是一种形象化、寓教于乐、生动活泼的审美教育,不仅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更是潜移默化地陶冶情操,促进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有力手段。  相似文献   
954.
古代诗歌中有一种人们屡见不鲜的现象,常常以为是写作技法,至多被认为是一种句法结构,从《诗经》始,这种回环结构就已存在,历代诗家自觉不自觉地运用着,心有灵犀地丰富着,使这种回环结构成为诗的一种基本结构。现代诗更是借鉴和延伸了这种结构。词语破碎处,万物皆存。  相似文献   
955.
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美育,在中学阶段的任务,是培养中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培养其鉴赏美和分辨美丑的能力,初步形成正确、健康的审美观、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并辅之以初步的创造美的技能训练,完成一定的低层次的美丽创造任务,以引导他们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追求。  相似文献   
956.
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方面,它不仅是教学生学习唱歌,还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表现力;它能够陶冶学生的性情,培养审美情趣,使学生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远大的理想,激发学生热爱生活,追求真、善、美。因此,音乐教育是开发学生智力的最好形式。  相似文献   
957.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的审美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追求超越时空限制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的一大基本特征。从这一认识出发 ,本文首先着眼于人与自然的矛盾 ,揭示了早期人类敬仰崇高的精神 ;其次 ,又通过分析人们对生命有限的焦虑 ,论述了人们追求永恒美的情怀。最后归纳出神话传说中体现的审美精神 ,依然可以滋养现代人的心灵  相似文献   
958.
徐志摩的诗歌《生活》历来被认为“暗惨”、“颓废”,充满绝望情绪,其成就没有得到公正的评价。事实上,《生活》是徐志摩的优秀之作,凝聚着诗人深刻的生命体验,冲破了早期文学观念的束缚,放弃了对诗歌形式的片面追求,标志着徐志摩诗歌走向坚实、厚重。  相似文献   
959.
菲华诗人在诗歌意象的营构方面颇为着力,拓展了于有限中见无限的无究艺术魅力;善于放飞想象力的菲华诗人在诗思、诗形等方面的用心锻造,为读呈献了不少颇具审美意味的艺术佳构。  相似文献   
960.
本拟从美学的角度研究19世纪西欧现实主义学中的个人奋斗形象。与以往学形象的审美特征不同,他们身上体现出简洁明快的,并且是通俗直觉的审美特征,这是西欧艺复兴带来的资本主义时代的审美意识。这一审美意识首先是平民的美学观,表现为强调人与人的平等、尤其强调平民的意志力量等因素。这一时期的学形象的审美取向又突出地表现为对人物形象的敏捷、果决与成功等审美特征的欣赏,其中还包括了强悍乃至邪恶等因素,就象《人间喜剧》对伏脱冷形象的美丑熔为一体的表现——他的邪恶,他的冷酷可怖,同时还有他的精明,他的侠义和他的坦诚。这种美丑熔为一体的美学体现同样是审美进入资本主义时代的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