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篇
系统科学   1篇
教育与普及   60篇
理论与方法论   7篇
现状及发展   16篇
综合类   10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科技进步:我们的和世界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改革开放30年,中国取得的科技进步举世瞩目.轻易地,我们就能想到"神舟"飞船、"嫦娥"工程,我们也会想到杂交水稻、转基因棉花,还有激光照排、乙肝疫苗、南极科考等等创举.这是我们已经做到的,还有更多值得期待的,比如大飞机、百亿转基因项目、靶向治疗、量子通信.  相似文献   
82.
《奇闻怪事》2013,(3):60-63
2012年,中国军事科技发展高歌猛进。今年,中国国防科技技术发展将再一次震惊世界,据外国媒体和军事论坛推测称中国一系列高精尖武器系统将首次试飞或者曝光亮相。  相似文献   
83.
继神舟五号、六号相继发射成功之后,我国将于今年下半年发射嫦娥一号探月卫星。这将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又一里程碑。值此之际,本刊记者采访了我国光电及制导专家八三五八研究所科技委主任孙再龙研究员。  相似文献   
84.
赵卓熙 《自然杂志》2007,29(6):363-366
嫦娥奔月是我国一个古老的民间传说,然而今天的中国人却让这一切变成了现实。随着搭载着中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腾空而起,中国人开始了自己最远的一次长征。岁末,美日科学家利用人体皮肤细胞仿制出胚胎干细胞,避开了一直困扰学术界的伦理争论,大大推动了与干细胞有关的疾病疗法研究。人们在对科学的憧憬中等待2008年的到来。  相似文献   
85.
乐毅 《科学》2007,59(6):20-20
据新华社报道,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18时29分,嫦娥一号离开托举她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进入近地点205公里、远地点50930公里的超地球同步轨道。18时50分,太阳翼展开,此后约13分钟。定向天线展开。  相似文献   
86.
嫦娥一号卫星是我国发射的第一个月球轨道探测器,是中国月球探测工程"绕"、"落"、"回"发展战略的第一步.嫦娥一号卫星于2007年10月24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2009年3月1日受控落月于东经52.36度、南纬1.50度的丰富海区域,在轨运行495天,比预期一年的工作寿命延长4个多月,一共取得了1.37TB的原始科学探测数据.通过对这些科学探测数据的初步分析和应用研究,已经获得了包括"全月球三维数字地形图"等在内的一系列科学成果,为推动我国月球科学的研究和后续月球探测工程的开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87.
宫晓蕙  金亚秋 《科学通报》2011,56(23):1877-1886
由中国“嫦娥一号”(CE-1)微波辐射计对月球虹湾地区观测时刻相对应的太阳入射角与方位角, 由极点球面坐标系与月球观测点局部坐标系的转换关系, 得到CE-1 对月球虹湾区域(Bay of Rainbow, 拉丁文Sinus Iridum)观测的当地时间. 采用CE-1 微波辐射计观测数据, 得到月球虹湾地区当地不同时间的辐射亮度温度(Tb)变化分布. 由月表三层模型的热辐射传输理论, 结合CE-1 微波辐射计19 与37 GHz 通道的Tb 数据, 反演得到月球昼夜不同时段虹湾地区表面月尘层与月壤层的物理温度变化, 分析了影响虹湾地区月表面物理温度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8.
2011年6月9日,我国第二颗探月卫星嫦娥二号成功飞离月球,奔向距离地球150万千米的深空,开始执行其肩负的第三项也是最重要的一项拓展性试验任务。  相似文献   
89.
1.“嫦娥奔月”“吴刚伐桂”,数千年来,中国人对神秘的月球怀着无穷的好奇心。以“嫦娥工程”为代表的月球探测工作,是我国航天深空探测的第一步,它与叶培建这个名字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90.
该文提出了两种基于光谱吸收特征参数的线性回归模型来探讨月表的钛含量与光谱吸收特征参数的关系.首先使用嫦娥一号干涉成像光谱仪(IIM)数据,通过Apollo17登陆区域的18个采样点计算了该区域光谱数据吸收半宽(FWHM)、吸收位置(λ)、吸收谷面积(A)、吸收深度(D)及吸收谷对称度(S)并建立了回归模型;实验发现FWHM与钛含量的相关性不明显,包含FWHM的回归模型有多个奇异值;而不包含FWHM的回归模型比较稳定.验证精度时使用Apollo17和16登陆区域的采样点,对于高钛地区,两个反演模型具有相对较高的精度,对于低钛地区,这两个模型精度和适应性不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