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9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9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21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1.
王红  阮爱东  徐洁 《河南科学》2019,37(3):439-446
为探究富营养化湖泊水体微生物对有机氮的去除,用最大可能数(MPN)法测定了太湖氨化菌的分布,并进行了氨化菌的分离纯化、筛选以及生理生化分析、有机氮降解条件及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太湖水体中氨化菌数量普遍偏高,从东部沿岸区域到西部沿岸区氨化菌数量逐步增多.太湖4处采样点氨化菌数量随着底泥深度的增加呈下降-上升-下降的规律.氨化菌的培养最佳条件为28℃、pH 7.2、盐度0.004 mol/L.筛选出的6株氨化菌AB-1~AB-6,它们对有机氮的降解率分别为36%、69%、67%、71%、83%、56%,AB-5菌株对有机氮的降解能力最大.本研究丰富了降解有机氮菌种资源,可为该菌在湖泊微生物驱动氮元素转化提供参考,为解决太湖水体中氮素污染问题,改善太湖水质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2.
顾秀玲  张一 《长春大学学报》2014,(11):1515-1519
从携程网上选取了无锡环太湖度假的501条顾客评论,采用ROSTCM内容挖掘软件和内容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环境是顾客最重视的因素且满意度非常高;早餐、房间面积、房间可视景观、床、空调、娱乐项目、无线网、交通以及周围配套是度假客人关注的重点要素,其中部分因素需进一步改善;定价策略和赠送服务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顾客感知;旺季服务质量需提高;情感分析显示客人对环太湖度假酒店总体持满意态度。  相似文献   
113.
太湖为我国第三大淡水湖,通过水文监测资料,推求出了典型年环太湖出入湖河道年进出水量,分析计算了太湖进出水量平衡的关系,为太湖流域水资源管理、保护及调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4.
林带对太湖地区农业非点源污染的控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林带对太湖地区农业非点源污染的控制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农田生态系统中N、P等主要水污染物的迁移、淋失状况随累作方式、作物种类及施肥状况而变化;农田与沟渠间的缓冲林带有利于截留和净化土壤径流中的N、P等物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农业非点源污染。杨树生长快、用途广,适于太源地区营造水环境保护林带。根据缓冲林带模型研究结果,农田与林带宽度比例(100-150):40或(150-200):60较为合理,这种模型既能少占耕地,又能净化水质、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15.
太湖西区公路两侧植物物种多样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按植物群落的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藤本层,运用物种丰富度指数(S)、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研究无锡马山国家旅游度假区公路两侧主要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1)各植物群落乔木层和灌木层的4种生物多样性指数变化具有相关一致性,草本层则差异较大;(2)公路边坡经人工植被修复后,植物物种多样性比未经修复的显著增加,起到防护边坡和改善景观的作用;(3)修复的湖滩地植物群落盖度大,但种类单一,故物种多样性较低;(4)原生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最大;合理的人工修复可促进受损植物群落生物多样性增加;(5)通过物种多样性计算方法的比较,可以更客观地反映一个地区的物种多样性状况。  相似文献   
116.
利用地物光谱仪研究了太湖DOC浓度与反射光谱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DOC浓度与745nm附近的反射率及665、695nm处一阶微分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可以用745nm处反射率及665、695nm处一阶微分来估算DOC浓度。通过对模拟MERIS数据的分析,得出太湖的DOC浓度也可以用MERIS的第10波段及第9波段与12波段的比值有效地估测。  相似文献   
117.
6月10日,无锡惊心动魄的饮用水危机刚刚过去,本着帮助读者正确了解太湖蓝藻暴发影响水质的原因,增加科学知识,自觉保护环境,从容应对突发事件的愿望,记者专程前往无锡,走访了无锡市政府、无锡市科技局、无锡市环保局和无锡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等部门。  相似文献   
118.
浅水湖泊防控黑臭水体复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复氧技术防控浅水湖泊黑臭水体发生的机理和复氧设备.研究发现,当太湖水在藻浓度1.0×108~5.0×108cells/L,水温约28℃时,静止过程中水中的CODM n、二甲基三硫醚浓度持续升高,6 d后发生明显的类湖泛的水体黑臭现象,表明采用人工复氧维持水中1.0mg/L溶解氧的方法可防控藻源性局部黑臭水体发生.研发出3种升流循环复氧装置,结果显示,Ⅲ型装置充氧及能量利用率性能最佳.中试试验显示,Ⅲ型中试溶解氧升高及扩散趋势与fluent模型相符,80 h时溶解氧平均值为3.65 mg/L,溶解氧平均上升速率为0.045 4 mg/(L·h);升流循环复氧机在模拟黑臭水体应急处置时,48 h时影响半径可达到50 m.初步证明升流循环复氧装置可作为应急充氧设备,用于类似太湖的浅水湖泊黑臭水体的治理领域.  相似文献   
119.
太湖湖风个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太湖周边19个气象站及太湖中尺度通量观测网4个涡动通量观测站逐时风向、风速及温度的数据,以及苏州市6 min一次的风廓线雷达观测数据,对太湖2012年6月7日湖风的风、温及边界层高度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北岸及东岸存在苏州、无锡等城市,城市热岛环流与湖风环流相耦合,北岸和东岸湖风产生时间早于西岸和南岸。在湖风旺盛发展时刻,北岸及东岸的风向偏转速度大于南岸及西岸。湖风环流的垂直高度变化显著,在湖风发展最旺盛的14:00,湖风边界层高度可达550 m。  相似文献   
120.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在太湖富营养化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根据湖泊富营养化程度影响因素多,评价因素与富营养化等级之间关系复杂且是非线性的特点,研制了一个能自动对湖泊富营养化程度做出正确评价的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并在太湖富营养化评价中得到了应用,结果表明:只要把观测数据提供给网络,借助计算机就可获得能客观地反映水质富营养化状况的评价结果;对于富营养化标准样本,一旦训练完毕,只需通过简单的加法和乘法运算,就可对湖泊水质富营养化程度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