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2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22篇
系统科学   8篇
丛书文集   50篇
教育与普及   255篇
理论与方法论   280篇
现状及发展   12篇
综合类   171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118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100篇
  2011年   150篇
  2010年   143篇
  2009年   180篇
  2008年   160篇
  2007年   141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104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114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95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57年   1篇
  1928年   1篇
  1927年   1篇
  192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本文对甘肃四坝文化的古代男性居民进行了人类学特征的多元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人类学特征的定量结合定性研究,对一个群体内的体质类型分类效果很好,在该组古代居民内未发现西方人种个体,但在同一个大人种内具有不同体质类型的个体。  相似文献   
22.
位于安徽省南部的黟县古代民居建筑群,是中国古代“徽派”民居建筑艺术中杰出的代表,它充分展示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和中国古代对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理想的追求。本文试从布局选址、建筑空间和建筑装饰等几个方面,对其建筑艺术特色做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3.
一 第二届科学技术史名词审定委员会成立的意义 2007年1月15日,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共同努力下,“第二届科学技术史名词审定委员会”正式成立。自1988年第一届科学技术史名词审定委员会成立以来,海内外学术界关于中国科技史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国内外交流空前活跃。2005年7月“第廿二届国际科学史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国科技史的研究进一步走向国外。在全球科学史研究和学术交流日渐频繁的大背景下,如何进一步认识、规范和推广科技史名词术语,建立中国自己的科技史名词体系,便迫切地摆在了中国学者和相关机构的面前。第二届科学技术史名词审定委员会将在第一届委员会工作成就的基础上,改进以往之不足,尽快形成一个稳定、行之有效且高效率的编辑机制和渠道,填补我国科技史名词的空白,展现中国古代辉煌的科学技术。  相似文献   
24.
远涉 《科技潮》2007,(3):44-45
美国的火星协会制定出一套详细的改造火星计划,而且计划正如“愚公移山”一般地逐步实施,也许1000年后,我们的子孙将生活在火星上。这颗让古代人类充满幻想的星球,如今又成为人类的希望所在,因为火星是目前科学家探测到的环境最接近地球的星球。如果要寻找另外一个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火星肯定是第一候选。  相似文献   
25.
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设计制造了一种能够操作太赫频率射线的装置。这种装置可能成为新型电子学和光子学应用的基础,应用到新的成像方法和先进通讯技术当中。这种太赫电磁频谱的范围在红外线和微波波长之间。  相似文献   
26.
曹祥 《科学之友》2007,(6):62-62,64
文章以太中银线吕梁段方案为例,分析了影响线路方案的主要因素,强调了线路选线过程中的主要技术标准以及与地方规划协调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7.
28.
马达、白本松、鲍延毅三位先生合编的《中国古代寓言诗选)(以下简称《诗选》)正式出版了。《诗选》共收录了上自先秦,下至清末的219家的414首寓言诗。这些寓言诗虽然只是编者们已经“网罗”到的1000余首寓言诗中的一部分,但是,我们就是可管中见豹,看到我国古代寓言诗的创作所取得的成就。  相似文献   
29.
兰陵是块古老的土地。数千年来,这里人才辈出,为祖国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中华民族文明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这些,我们在《兰陵春秋》一书中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30.
墨家辩学的研究对象与逻辑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墨辩》六篇中的“辩”指的是论辩,墨家辩学理论是中国古代关于论辩形式、方法及其规律的科学。墨家辩学中包含有形式逻辑的思想,这种形式逻辑思想届于非形式化的,它通过辩学对自然语言中广义逻辑问题的研究得以表现,因此说,墨家辩学的逻辑类型是中国古代的非形式化的自然语言逻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