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9篇
教育与普及   14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29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本研究对广西兴安白石天坑的植物区系特征和植物群落进行调查研究,以探寻植物生物多样性与地理演化、天坑生境的密切关系。结果表明:白石天坑植物有65科117属131种,区系组成中乔木有21种,占总数的16.03%;灌木有28种,占总数的21.37%;藤本植物有13种,占总数的9.92%,草本植物占总数的52.67%。植物区系地理成分科级水平可划分为6个分布类型,主要是世界广布(36.92%)和泛热带分布(32.31%);在属级水平可分为14个分布类型9个变型,热带分布类型有60属,占总属数的51.28%,温带分布类型有37属,占总属数的31.62%。白石天坑植物群落的生物多样性受光照影响较大:天坑底部向洞穴纵深100 m区域,物种分布只有3科3种;向洞穴纵深50 m区域分布11科13种;天坑底部区域分布13科14种;天坑中部植物丰富度较高,为33科44种,天坑外围分布有48科84种。白石天坑植物区系以泛热带成分为主,温带区系为辅,植物区系受中国-日本植物区系的影响更明显。本研究结果丰富了岩溶地区植物区系和生物多样性的研究资料,为以后开展全球气候变化和喀斯特植物生物多样性变化相关性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下探天坑?这是干嘛?挖地洞吗?哪里呀,我们这是要去一个神秘洞穴探险,据说洞口终年冒烟,里面纵横交错着地下河、数不清的地缝、生活着没眼睛的鱼、“会飞”的猫……怎么样?有胆量就一起来吧。  相似文献   
13.
近日。我国各地屡现各种小型地陷,有网友戏称为“天坑”。而地球的另一端似乎也不平静,南美危地马拉也出现了一个直径30米的巨大“天坑”。“天坑”的出现,是否是地震等灾难的预兆?  相似文献   
14.
同同 《青年科学》2010,(8):20-20
最近地球像一个空心球一样四处出现“窟窿”。一个个直径从几米到几十米不等的诡异巨坑接二连三地出现:4月27日凌晨。四川宜宾市长宁县硐底镇红旗村、石垭村陆续发生岩溶塌陷地质灾害,共形成27个塌陷坑。5月30日,危地马拉街头出现一个约60米深的巨坑:  相似文献   
15.
天坑植物多指一类生长于喀斯特岩溶地貌(天坑)中的特殊植物群。随着天坑中更多植物新物种的发现、坑底坑外生境对比研究的增加以及天坑作为植物"避难所"研究的深入,天坑植物资源方面的研究报道也越来越多。因此,本文对天坑植物群落形成、天坑植物特征、天坑植物资源等进行概述,以期为天坑植物资源的开发、药用植物的发掘与研究、地区经济的发展等奠定基础,同时为当前我国西部岩溶地区开发中的生态治理和生态恢复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6.
2010年3月以来,我国各地有关"天坑"的报道不断出现,使得"天坑"这个地质名词成为大众关注的一个话题,同时也引起了一些人的疑虑甚至恐慌:这些"天坑"的出现与地震有关吗?与"2012"有关吗?导致这些"天坑"出现的因素究竟是自然的还是人为的?为帮助读者寻找正确答案,本刊特别策划了《"天坑"之谜》专题。  相似文献   
17.
织金洞地质公园内的天坑及其形成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卫  李坡  钱治 《贵州科学》2011,29(3):1-7
通过对织金洞地质公园内天坑的形态大小、形成条件、分布规律等发育特征的探测及研究,本文对天坑的形成过程进行了探讨,这将有助于认识织金洞地质公园内的喀斯特地貌发育规律、地下河演化、含水层性质、天坑与喀斯特发育年代及新构造运动.  相似文献   
18.
小寨天坑不仅是世界上最壮观的地质构造之一,而且还具有重要的生物学研究价值一尽管天坑的底部很深,好像一片与世隔绝的空间,但送里却是生机勃勃……  相似文献   
19.
3月12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茨岩塘镇银山村村民向永贵、肖成兵的家人,不见外出4天的向永贵和肖成兵回家,彻夜未眠,四处寻找、打听,无人知晓音讯,不祥之兆笼罩着在家人心头……  相似文献   
20.
“天坑”科考留下的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海波  刘俊 《科技潮》2001,(7):30-34
“鬼斧神凿.神秘莫测.谜团重重”.坐在直升飞机上俯瞰现今已闻名遐迩的广西乐业“天坑”时,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宋林华发出了如此感叹。年届六旬的宋林华是一个“祖国指到哪里就打到哪里”的人,曾经干过水文、地质,如今他又在搞地质旅游的研究。此次乐业“天坑”科考,他不仅要对“天坑”进行科学考察,而且还要对它是否符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条件进行评估。和宋林华有着同样感叹的还有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张春光和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金昌柱,以及其他参与科考的8位科学家。广西乐业,人口不足1万,从百色驱车还需5个小时才能到达。这个贫困而闭塞的小县城,却因今年4月1支由宋林华、张春光等11人组成的中外科考探险队的到来,而变成一个吸引人们目光并令人神往的地方。这支由我国中科院地质、动物、植物等专家和英、美探险专家组成的中外科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