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89篇
  免费   214篇
  国内免费   339篇
系统科学   93篇
丛书文集   595篇
教育与普及   76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81篇
现状及发展   44篇
综合类   13666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51篇
  2022年   177篇
  2021年   230篇
  2020年   177篇
  2019年   167篇
  2018年   89篇
  2017年   143篇
  2016年   182篇
  2015年   323篇
  2014年   685篇
  2013年   625篇
  2012年   773篇
  2011年   844篇
  2010年   824篇
  2009年   916篇
  2008年   1388篇
  2007年   1107篇
  2006年   632篇
  2005年   649篇
  2004年   600篇
  2003年   540篇
  2002年   614篇
  2001年   577篇
  2000年   434篇
  1999年   383篇
  1998年   303篇
  1997年   281篇
  1996年   247篇
  1995年   211篇
  1994年   203篇
  1993年   152篇
  1992年   131篇
  1991年   116篇
  1990年   120篇
  1989年   130篇
  1988年   78篇
  1987年   54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3篇
  1965年   2篇
  1962年   2篇
  1957年   5篇
  194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91.
本文对具有小椭圆孔的圆锥薄壳承受扭矩时的应力状态进行了理论分析。孔的长轴与锥壳母线平行。取无量纲的曲率参数β和无量纲的锥角参数ε为摄动小参数,用摄动法得到了孔边的薄膜应力和弯曲应力的解析解(保留到β~2和ε阶的项)。在裂缝的极限情况下,还给出裂缝尖端附近的应力解。  相似文献   
892.
长江河口及其邻近海域的自然环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概述了长江河口演变过程和水下三角洲酌形成机理,河口地区潮汐作用、波浪作用和近岸流系的性质以及长江口外淡水扩散及其对邻近海域的影响等问题。本文还讨论了长江河口环流类型和特征、最大浑浊带分布及其变化、潮滩和水下三角洲的发育以及河口地区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等。根据上述多方面环境因子的分析并进行汇总,作者对长江河口及其邻近海域的自然环境特征作出了评价。  相似文献   
893.
本文采用尹赞勋提出的地球历史发展的两大阶段:天文时期与地质时期,并同意废弃隐生宙与显生宙。本文着重讨论了生物的发展,从无机到有机,到蛋白质,到细胞,到后生动物的阶段性。建议地质时期代的划分,根据生物发展阶段特征,前寒武纪划分为无生代、隐生代、始生代与原生代。另把古生代下限延至900Ma,包括震旦纪。小壳动物应归属震旦纪,而不是寒武纪。  相似文献   
894.
从水稻基因文库中筛选到一个与人类待定肿瘤抑制基因QM同源的基因,命名为OSQM2.该基因片断长为3.1kb,编码一个具有184个氨基酸的高度碱性的蛋白质,与其他已知QM基因相比,该基因具有一个非常特殊的启动子,包含许多在植物中已发现的与抗逆有关的顺式作用因子,如:“G盒”,“DRE盒”,“MYC盒”等,故而该基因有可能是一个新的受环境胁迫因子诱导的基因,Southern杂交表明它以单拷贝形式存在于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895.
深部储层动力学刍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非线性科学的发展及其在地学中的应用,人们逐渐认识到深中储层并非是一封闭、孤立的系统,而是一典型的耗散系统,其含油气性受深部壳幔结构控制。借助非线性动力学思想,尝试提出“深部储层动力学”这一全新的概念及它的基本研究内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896.
数学开放题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再创造过程;有利于全体学生主动参与,营造民主、合作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培养学生优良的数学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897.
贺秉军 《天津科技》2005,32(4):60-60
膜片钳技术是一种以记录通过离子通道的电流来反映细胞膜上离子通道分子活动的技术。离子通道存在于几平所有细胞的质膜里,是细胞膜上的特殊蛋白质大分子形成的对适当大小和带有适当电荷的离子具有高度选择性的孔道,是多种药物的作用靶标。药物作用于离子通道后,通道蛋白的构型或开与关的状态会发生变化,从而引起细胞乃至机体的一系列反应。  相似文献   
898.
从春化过程的多步骤性、春化作用的遗传分析及分子机理、春化作用与低温适应等几个方面进行简要综述,并对春化相关基因克隆方面的进展进行了分析和综述.  相似文献   
899.
Linear sand ridges on the outer shelf of the East China Sea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Based on the latest full-coverage high-resolution multi-beam sounding data,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linear sand ridges on the outer shelf of the East China Sea (ECS) is studied with quantitative statistical analysis. The study area can be divided into the northeastern part and the southwestern part. Sand ridges in the northeastern area, trending 116°N, show obvious linear character and shrink to the inner shell Sand ridges in the southwestern area, trending 120°N -146°N, tend to have net form. Sand ridges gradually become sand sheets in the center part of study area. Sand ridges are distributed landward to the isobath of 60m, distributed seaward to the water depth of 120 m in the northeast and 150 m in the southwest. Immature sand ridges are observed at water depth of 130-180 m in the southwestern depressions. The acoustic reflection properties of the internal high.angle inclined beddings of the sand ridges are analyzed based on the typical seismic profiles close to the research area. Lithological analysis and dating of 4 boreholes and 12 cores indicate that the widely distributed transgressive sand layer with high content of shell debris which was formed in the early-middle Holocene is the main composition of the linear sand ridges on the outer shelf of the ECS. The dominating factor in formation, developing and burying of the sand ridges is the variation of water depth caused by sealevel change and the rate of sediment supply. In 12400 aBP the cotidal lines of the M2 tidal component were closely perpendicular to the strike-directions of the sand ridges in the study area, and the tidal wave system during 12000-8000 aBP might play a key role in the formation of the linear sand ridges which are widely distributed on the outer shelf of the ECS.  相似文献   
900.
粉虱座壳孢菌毒素杀虫活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福建省柑桔园内分离出的粉虱座壳孢菌(Aschersonia aleyrodis),经发酵培养,萃取得到内、外毒素的粗提物,并将其应用于防治烟粉虱和桃蚜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2龄粉虱和蚜虫对外毒素敏感,处理2d后的粉虱死亡率在80%以上,处理后的蚜虫死亡率随处理时间的延长和浓度的提高而增大。内毒素对粉虱也具有杀虫活性,而对蚜虫未检测到活性。座壳孢菌外毒素对蚜虫具有杀虫活性未见报道,是新的毒素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