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与普及   41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24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适于塔里木油田克拉区块高密度钻井液的配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克拉区块生储盖层钻遇第三系吉迪克组和下第三系膏盐层,含大段泥页岩和盐膏层,平均地层压力系数高.针对这一特点,优选出一种适合该区块的高密度钻井液体系,然后对塔里木油田常用加重剂、高分子聚合物增黏剂、降滤失剂进行筛选,并对处理剂的加量进行室内试验,确定出该区块的钻井液配方.该配方抑制性好,抗温性高,具有良好的流变性,高温高压滤失量低,能够满足克拉区块钻井工程及储层保护工作需要.  相似文献   
72.
塔里木盆地轮古西地区奥陶系古岩溶储层特征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为了进一步挖掘轮古西区古溶岩探区潜力 ,利用常规薄片、扫描电镜、图像分析、同位素等测试手段 ,对该区古岩溶储层特征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轮古西地区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基质具有低孔低渗特点 ,多属非有效储层 ;古岩溶储层的有效储集空间主要是溶蚀孔、洞和裂缝 .洞穴规模变化大 ,主要分布于距古风化壳面深度为 0~ 2 0 0m范围内 ,中、大型洞穴多分布于古岩溶剖面中下部 .各岩溶相带中 ,表层岩溶带的洞穴最发育 ,其次为水平潜流带和季节变动带 ,垂直渗流带洞穴较不发育 .裂缝类型以构造缝为主 ,以发育立缝和低角度缝为主 ,高角度缝和水平缝发育次之 .纵向上 ,季节变动带和水平潜流带的裂缝最为发育 ,表层岩溶带和垂直渗流带的裂缝发育程度较低 .储层类型主要包括孔洞型、裂缝型、裂缝—孔洞型及洞穴型 4种 .其中 ,洞穴型、裂缝—孔洞型储层的产能好 ,是该区的重要储层类型  相似文献   
73.
塔中低凸起的结构特征及其演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根据地震资料剖析了塔中低凸起的结构特征及其演化史 .结果表明 ,塔中低凸起是塔里木早古生代盆地经晚加里东—早海西期构造改造作用最终形成的的下古生界残余古隆起 ,经历了初始形成、定型演化和埋藏三大演化阶段 .隆起区断裂构造发育 ,主要存在北西、北西西和北东东两大构造方向 ,北西、北西西向断裂控制了低凸起的结构特征 ,北东东向构造对北西、北西西向断裂在走向上具有分段特征 .目前 ,高产油井多集中在北东东向构造与北西或北西西向断裂相交部位或附近 ,进一步深入研究这两组构造 ,对勘探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4.
塔里木盆地轮南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类型测井识别方法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通过对具有孔隙、裂缝、溶洞复杂孔隙空间结构的碳酸盐岩储层的测井响应特征的研究,建立了针对塔里木盆地轮南地区碳酸盐岩储层储集空间的测井识别方法.即利用常规测井资料判别储层类型方法并结合成像测井资料来判断储层的储集空间类型.应用此方法,可以准确地认识碳酸盐岩的储集空间类型.  相似文献   
75.
运用沉积盆地波动分析方法,对塔里木盆地典型井的构造周期波进行了分析。塔里木盆地在其地质历史时期100Ma的周期是很明显的,自寒武纪以来共经历了4个完整的周期,每一完整周期都由正相位和负相位两个半周期所组成,而第三纪为第5个周期的正相位阶段。研究发现,该周期与盆地构造演化阶段有较好的对应关系,表现在周期正相位为伸展构造体制,周期负相位为挤压构造体制。塔里木盆地发生周期性构造反转,与古天山洋、古昆仑洋及特提斯洋的俯冲、地幔羽的活动及不同地块、不同时期的拼贴而导致的地幔羽“休眠”状态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76.
西风区塔里木盆地南缘尼雅剖面各指标记录了近4 ka以来此地区的气候环境变化. 特别是沉积物平均粒径, 其十至百年尺度的波动与Greenland GISP2冰芯δ18O温度指标、大气剩余14C(residual Δ14C)曲线之间存在很好的吻合. 红色噪声谱分析(Redfit)所提取的196, 121, 97, 62, 45和33~30年等显著周期, 多数与太阳辐射变化的周期具有一致性. 结合广泛的区域对比, 进一步证明太阳辐射可能是本地区乃至全球数十年至百年尺度气候变化的重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77.
介绍了塔里木盆地的性质和结构特征,并对塔里木盆地的演化阶段作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对塔里木盆地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78.
塔里木盆地孔雀河地区构造特征及演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孔雀河地区位于塔里木盆地东北部,从前震旦纪至今,经历了多期的构造变动和复杂的演化历史,形成了现今北西西-近东西向、北北东-近南北向、北北西向和北东东向基本断裂体系,同时断裂活动表现为多期性和继承性的特点;发育断背斜、断鼻、背斜及断块等构造圈闭类型,其分布具有东西分区、纵向分层的特征.纵向上,就中生界、古生界而言,下古生界较中生界发育,上古生界不发育;横向上,明显受断层控制,并沿主控断层走向方向成排成带展布;利用平衡剖面法,并结合区域构造研究成果将该区构造演化划为五个阶段:被动陆缘裂陷阶段(Z-O1)、拉张至挤压环境转变阶段(O2-S)、北东和北西向构造发育阶段(D-P1)、古生代构造的再生长及近东西向褶皱形成阶段(J)、大面积的整体升降运动阶段(K-Q).  相似文献   
79.
综合运用同位素质谱、色谱、色谱-质谱技术手段研究了塔东2井寒武系稠油分子化石特征.结果表明,塔东2井寒武系稠油具高伽马蜡烷、高C28甾烷、低重排甾烷和高C27-三芳甾烷的特征,与寒武系-下奥陶统烃源岩的分子化石特征类似,说明塔东2井寒武系原油源自寒武系-下奥陶烃源岩;塔东2井稠油中检出高丰度的稠环化合物(荧蒽、芘、苯并[a]蒽、屈、苯并荧蒽、苯并芘),全油的碳同位素值明显偏重,揭示了原油烃类经热蚀变发生稠化.  相似文献   
80.
塔里木盆地塔东2井寒武系稠油分子化石与油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合运用同位素质谱、色谱、色谱-质谱技术手段研究了塔东2井寒武系稠油分子化石特征。结果表明,塔东2井寒武系稠油具高伽马蜡烷、高C28甾烷、低重排甾烷和高C27-三芳甾烷的特征,与寒武系-下奥陶统烃源岩的分子化石特征类似,说明塔东2井寒武系原油源自寒武系-下奥陶烃源岩;塔东2井稠油中检出高丰度的稠环化合物(荧蒽、芘、苯并[a]蒽、屈、苯并荧蒽、苯并芘),全油的碳同位素值明显偏重,揭示了原油烃类经热蚀变发生稠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