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与普及   41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24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1.
西风区塔里木盆地南缘尼雅剖面各指标记录了近4 ka以来此地区的气候环境变化. 特别是沉积物平均粒径, 其十至百年尺度的波动与Greenland GISP2冰芯δ18O温度指标、大气剩余14C(residual Δ14C)曲线之间存在很好的吻合. 红色噪声谱分析(Redfit)所提取的196, 121, 97, 62, 45和33~30年等显著周期, 多数与太阳辐射变化的周期具有一致性. 结合广泛的区域对比, 进一步证明太阳辐射可能是本地区乃至全球数十年至百年尺度气候变化的重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112.
为了综合利用露头和岩心观察及描述、钻井显示 ,缝洞发育带测井识别、地层微电阻率成像测井方法等资料 ,全面而系统地论述了碳酸盐岩缝洞分布和发育特征 ,提出了一种关于碳酸盐岩缝洞定量研究的新方法。此方法在塔里木盆地塔河 4号油田进行了实际应用 ,可以半定量地反映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的孔隙发育与分布特征 ,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 ,该方法具有很好的推广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3.
塔里木盆地孔雀河地区构造特征及演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孔雀河地区位于塔里木盆地东北部,从前震旦纪至今,经历了多期的构造变动和复杂的演化历史,形成了现今北西西-近东西向、北北东-近南北向、北北西向和北东东向基本断裂体系,同时断裂活动表现为多期性和继承性的特点;发育断背斜、断鼻、背斜及断块等构造圈闭类型,其分布具有东西分区、纵向分层的特征.纵向上,就中生界、古生界而言,下古生界较中生界发育,上古生界不发育;横向上,明显受断层控制,并沿主控断层走向方向成排成带展布;利用平衡剖面法,并结合区域构造研究成果将该区构造演化划为五个阶段:被动陆缘裂陷阶段(Z-O1)、拉张至挤压环境转变阶段(O2-S)、北东和北西向构造发育阶段(D-P1)、古生代构造的再生长及近东西向褶皱形成阶段(J)、大面积的整体升降运动阶段(K-Q).  相似文献   
114.
塔中低凸起的结构特征及其演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根据地震资料剖析了塔中低凸起的结构特征及其演化史 .结果表明 ,塔中低凸起是塔里木早古生代盆地经晚加里东—早海西期构造改造作用最终形成的的下古生界残余古隆起 ,经历了初始形成、定型演化和埋藏三大演化阶段 .隆起区断裂构造发育 ,主要存在北西、北西西和北东东两大构造方向 ,北西、北西西向断裂控制了低凸起的结构特征 ,北东东向构造对北西、北西西向断裂在走向上具有分段特征 .目前 ,高产油井多集中在北东东向构造与北西或北西西向断裂相交部位或附近 ,进一步深入研究这两组构造 ,对勘探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5.
MCI分析法在确定油气成藏期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流体包裹体分子成分 (MCI)分析技术及其特点 ,以塔里木盆地英南 2气藏为例 ,利用 MCI技术及其研究方法进行油气成藏期次的研究。对塔里木盆地英南 2现今气藏储层中的烃类 (凝析油与储层沥青 )以及气藏志留系与侏罗系储层成岩矿物中的含油包裹体分子进行了地球化学成分分析 ,对比研究含油包裹体分子地球化学成分和现今气藏中的烃类的分子地球化学成分。研究表明油包裹体分子成分与原油和储层沥青分子成分相似 ,反映它们来源相同 ,是同一期烃类充注的产物 ,英南 2气藏油气成藏期次为一期  相似文献   
116.
详细研究了库车坳陷卡普沙良河剖面恰克马克组叠层石的形态及内部构造、微量元素、氧碳同位素特征。指出该叠层石的形成环境为咸水湖盆。从恰克马克组沉积为湖盆扩张期这一事实出发,认为叠层石的发育与干盐湖无关,而可以作为海泛存在的证据。  相似文献   
117.
塔里木盆地西南缘中二叠统棋盘组为例,通过痕量元素和碳氧同位素对古盐度、古气候和氧化还原环境进行分析,进而恢复沉积环境。用 ICP-MS 光谱仪和 MAT-251稳定同位素质谱仪分别对棋盘组样品进行痕量元素和碳氧同位素测试分析,选取 B 含量、B/Ga、Sr/Ba和 V/(V+Ni)和碳氧同位素作为判别沉积环境的指标,分析结果表明棋盘组主要发育在盐度较高、温暖-炎热的近岸海相沉积环境和有利于有机质形成的贫氧-厌氧环境;分析垂向上痕量元素和碳氧同位素参数与海平面变化的关系,认为参数的变化与海平面升降有一定的相关性,棋盘组下段整体上表现为一个海退到海侵的过程,其中有4次完整的次级旋回,由于海平面的不断变化使得棋盘组岩性表现为泥岩和生物碎屑灰岩的频繁互层。  相似文献   
118.
运用沉积盆地波动分析方法,对塔里木盆地典型井的构造周期波进行了分析。塔里木盆地在其地质历史时期100Ma的周期是很明显的,自寒武纪以来共经历了4个完整的周期,每一完整周期都由正相位和负相位两个半周期所组成,而第三纪为第5个周期的正相位阶段。研究发现,该周期与盆地构造演化阶段有较好的对应关系,表现在周期正相位为伸展构造体制,周期负相位为挤压构造体制。塔里木盆地发生周期性构造反转,与古天山洋、古昆仑洋及特提斯洋的俯冲、地幔羽的活动及不同地块、不同时期的拼贴而导致的地幔羽“休眠”状态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119.
奥陶系海相碳酸盐锶同位素组成及受成岩流体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综合了已有的全球奥陶系海相碳酸盐的锶同位素分析结果及演化趋势,测试了塔里木盆地北部奥陶系4种类型共计51个非沉积碳酸盐矿物的锶同位素组成,通过对照研究,得出如下认识:(1)奥陶纪全球海水87Sr/86Sr比值具有随时间单调下降的总体趋势,其原因与晚寒武世-奥陶纪的全球淹没事件,以及广阔陆表海和有关的沉积物对放射性成因锶的封存作用有关;(2)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海相碳酸盐的锶同位素演化趋势总体上与全球一致,说明全球海平面变化仍然是塔里木盆地海相碳酸盐锶同位素组成与演化的主要控制因素;(3)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上奥陶统部分海相碳酸盐87Sr/86Sr比值的降低可能与深部流体的影响有关;(4)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上奥陶统部分海相碳酸盐样品87Sr/86Sr比值的升高与晚奥陶世盆地抬升过程造成的表生成岩环境中近地表大气淡水作用带来的富放射性成因锶的影响有关;(5)分布于塔里木盆地北部奥陶系风化壳中非沉积碳酸盐具有很高的87Sr/86Sr比值,最低值也显著高于0.7079左右的晚奥陶世末海水的锶同位素组成,说明大气淡水及壳源组分在奥陶系水岩反应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6)奥陶系风化壳中的4种非沉积成因方解石中,与不整合面附近古喀斯特作用有关的方解石的87Sr/86Sr比值最高,显著高于各种成因的裂隙(构造或非构造成因裂隙)中的方解石,说明在非海相流体的影响中,不整合面附近的大气淡水作用是最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0.
塔里木盆地是一个大型叠合盆地。奥陶纪构造运动称为加里东中期第Ⅲ幕,它们促使塔里木盆地在志留纪-泥盆世为完全碎屑岩沉积的前陆盆地,以发育滨浅海及三角洲碎屑岩沉积为特征。塔里木地区自奥陶世末到志留纪末,所发生的多次构造运动,导致了塔里木周边各大洋逐步向塔里木板块俯冲碰撞,它们对沉积盆地和沉积作用的效应则是叠加的,沉积物逐步由含泥碳酸盐岩沉积到以陆源碎屑岩为主的沉积再到完全陆源碎屑岩沉积转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