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4篇
丛书文集   4篇
教育与普及   115篇
理论与方法论   15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20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沂沭断裂带的地壳厚度和泊松比是理解该区构造演化和深部物质结构的重要依据。本研究收集沂沭断裂带50个固定台站所记录的远震事件数据,应用P波接收函数H-κ叠加扫描方法,分析研究区台站地壳厚度和泊松比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地壳厚度29.8~35.2 km,平均厚度32.8 km,以沂沭断裂带为界,具有自西北向东南减薄的趋势;泊松比为0.20~0.31,平均0.25,表现出明显的分区特性,位于沂沭断裂带内的台站泊松比明显高于附近地区,该分布特征与研究区的地壳物质组成有关;沂沭断裂带两侧构造单元的地壳结构特征存在明显的差异性,说明沂沭断裂带对不同构造单元具有明显的分割效应。  相似文献   
92.
通过分析中条山地区的沉积建造、岩浆建造、变质作用和构造型相等对中条山地区地壳演化运动史进行了反演,并用地洼学说的递进成矿思想对胡篦型铜矿床的成因特征进行了全面分析,论证了中条山地区地壳经历了地槽、地台和地洼3个不同性质的大地构造阶段,胡篦型铜矿床是经中条期裂谷环境的喷流沉积成矿作用、中条褶皱造山运动时的变形变质改造成矿作用和西洋河期再生裂谷环境中的热液叠加成矿作用而形成的多因复成矿床.  相似文献   
93.
地球上存在的自由水与大陆地壳的生长演化具有直接关联。本文结合大量文献简述了自由水对大陆地壳演化的作用。大陆地壳并不是"干"的,自由水的加入可以降低地壳岩石的熔融温度,加快熔融反应的速率,因此更容易引发地壳的深熔作用,进而加速大陆地壳的演化。在渗透率好的岩石中,自由水沿着应力造成的裂缝运移;在渗透率差的岩石中,自由水可在运输-反应造成的孔隙通道中运移。通过初始熔体的岩相学、地球化学、物理特性等标志,人们可以识别在地壳深熔作用中是否有自由水的参与。  相似文献   
94.
大别-苏鲁造山带碰撞后的岩石圈拆离   总被引:29,自引:3,他引:26  
李曙光  黄方  李晖 《科学通报》2001,46(17):1487-1491
应用地质、各市地球化学及地球物理3个方面已有的研究结果,探讨大别-苏鲁造山带碰撞后岩石圈撤拆离发生的可能性及发生时代,大别山超高压变质(UHPM)岩第1次快速冷却时代(226~219Ma)与秦岭-苏鲁地区同碰撞花岗岩年龄(220~205Ma)的一致性,说明UHPM岩石第1次快速抬升与俯冲板块断离有关,因此它们的第2次快速抬升(180~170Ma)需要碰撞后的岩石圈拆离,同时导致大别山170Ma左右的岩浆事件,此外,早白垩世(130~110Ma)大别山穹隆的迅速隆升及相对应的大规模岩浆事件也需要另外一次岩石圈拆离,碰撞后幔源镁铁-超镁铁岩侵入体的同位素年代学及相互关系的研究表明,大别-苏鲁造山带碰撞后的早白垩世大规模岩浆事件源于深部软流圈地幔上涌,辉石-辉长岩随MgO降低,SiO2也下降的分离结晶演化趋势,及典型的下地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这一幔源岩浆在侵入地壳之前曾经历过岩浆的板底垫托(underplating)过程及与下地壳相互作用,岩石圈拆离可能是引发造山带碰撞后地幔上涌及岩浆板底垫托事件的原因,大别-苏鲁造山带的地震层析结果显示,大别山南北两侧岩石圈均已显著减薄,除合肥盆地靠近郯庐断裂部分的岩石圈减薄可能与新生代玄武岩事件有关系外,因为大别山缺乏新生代玄武岩事件,大别山区的岩石圈减薄可能主要是岩石圈拆离造成的,此外,在40km处该带普遍存在一薄的低速层,以及该带白垩纪存在盆地 穹隆 盆地的耦合关系,均显示了该造山带两侧曾发生了岩石圈拆离和岩浆板底垫托作用。  相似文献   
95.
塔里木盆地西北缘河流阶地变形测量与地壳缩短速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塔里木盆地西北缘穿越阿图什背斜的河流阶地变形测量和年代学研究,计算出该背斜带晚更新世末期以来的地壳缩短速率可达5-6mm/a,估计塔里木盆地北缘晚更新世末期以来的地壳缩短速率可达100mm/a以上。  相似文献   
96.
西天山阿吾拉勒adakite型钠质中酸性岩及地壳垂向增生   总被引:39,自引:3,他引:36  
西天山阿吾拉勒二叠纪钠质英安岩和钠长斑岩具有与adakite一致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富Na_2O和Al_2O_ 3; 高Sr, 低Y, Yb和亏损HREE, 且Sr/Y>40, La/Yb>20; Eu具正异常. Nd和Sr同位素组成特征: (143Nd/144Nd)i为0.51236~0.51248, εNd(t)为正值(+0.79~+3.11); (87Sr/86Sr)i为0.7052~0.7054, 显示其岩浆可能起源于弱亏损地幔, 或亏损地幔受到地壳物质混染. 结合北疆二叠纪属后碰撞阶段构造背景, 认为本区adakite型岩浆最有可能由新底侵的玄武质下地壳在角闪岩相向榴辉岩相过渡或榴辉岩相的条件下部分熔融形成. 这些adakite型岩石不仅是底侵玄武质岩石熔融形成的新生陆壳物质, 而且可能是西天山晚古生代后碰撞阶段地幔玄武岩浆底侵作用和地壳垂向增生的重要岩石标志.  相似文献   
97.
大别-苏鲁造山带内部出露的浅变质岩与超高压变质围岩之间的成因关系是研究大陆板块俯冲过程中地壳拆离的重要对象之一. 本文通过对大别山岳西县菖蒲地区产于超高压带内浅变质岩层中富硅凝灰岩进行40Ar/39Ar定年, 得到与超高压变质火成岩原岩一致的两组新元古代年龄. 一组Ar-Ar坪年龄为784.4±2.0 Ma, 等时线年龄为785.0±4.7 Ma; 另一组坪年龄为770.9±2.0 Ma, 等时年龄为769.5±3.1 Ma. 由于火山岩Ar-Ar同位素体系具有低的扩散封闭温度, 这些新元古代Ar-Ar年龄的保存说明, 浅变质火山岩未受到三叠纪超高压变质事件的明显影响, 因此在扬子板块向华北板块俯冲过程中并未发生深俯冲, 而是大陆板块俯冲过程中盖层与基底之间发生拆离后被刮削下来的构造残片. 浅变质岩与超高压变质岩之间的共存指示, 深俯冲岩片折返过程能够导致构造混杂现象.  相似文献   
98.
本文根据现有资料和认识水平,从深断裂与活动断裂、地震活动与基本烈度、新构造运动与岩土特性等方面对镇江市的区域地壳稳定性进行了初步评价,认为镇江市属基本稳定区,根据地质地貌条件和岩土特性并参考有关指标,将镇江市区域进一步划分为良好、一般和较差三类稳定性小区。由于镇江市地震基本烈度仍达到7度,且存在发生6级地震的构造背景,因此应在镇江市(特别是稳定性较差小区)内加强防震抗震工作。  相似文献   
99.
苏南地区(包括上海市)新构造运动基本特征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苏南地区(包括上海市)的地貌第四纪、历史文物、升降运动、河道和湖泊变迁、历史地震、地形变化、断裂及岩浆活动的资料和野外查证,将本区分为四个分区,最后指出茅山山体及茅东至宜溧地区是活动性较强、地震相对较活动的地区。  相似文献   
100.
1977年10月,美国科学家乘“阿尔文”(Alrin)号深潜器到达东太平洋水深约2500米的加拉帕格斯海底。他们惊奇地发现,这里的海底上,耸立着几十个高2-5米,直径约15厘米,呈下粗上细的丘状物,从这些丘状物内不停地喷出黑色和白色的烟雾。经研究,黑色烟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