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4篇
丛书文集   4篇
教育与普及   115篇
理论与方法论   15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20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01.
通过对1918年南澳大地震(M=7.5)震中区的地震地质考察和记录史料比较研究分析,该地震震中位于北东东向滨海断裂带与北西向黄岗水断裂带的交汇处,地震所产生的北东东向逆冲断层和北西向张性断裂反映了地震的震源应力场为北西-南东向挤压,北东-南西向拉张;烈度X度极震区为-呈北东东向和北西向延伸的“X”型面状分布,发震构造属北东东向与北西向相交切的断裂构造型式,以北东东向的滨海断裂带为主,北西向的黄岗水断裂为辅.根据穿越震中区的海陆联合深地震探测的最新研究成果,滨海断裂带为一个上下连续倾向南东的低速破碎带,断裂带西北侧为正常型陆壳,厚30km;断裂带东南侧为减薄型陆壳,厚25~28km.滨海断裂带为华南亚板块与南海亚板块的分界断裂,是南海东北部的重要控震构造和发震构造.滨海断裂带与上地壳下部的低速层的交接构造部位形成南海东北部的重要应力集中带和应变能积聚带,是地震孕育、发生的深部动力学条件.  相似文献   
102.
施倪承 《自然杂志》2006,28(5):274-278
地球上存在的大多数元素并非来自太阳,而是世代更迭的大阳系星际物质吸积凝聚而成。地球可分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层圈。地壳中硅酸盐矿物的晶体结构是由硅氧四面体以共角项方式连接而成的岛、链、层及架状结构。随着深度增加硅氧四面体结构单元逐渐转变为硅氧八面体,形成尖晶石或钙钛矿型结构。了解矿物晶体结构以及它们随地球深度的相变规律对于无机化合物新物相的合成及性能的改进当有助益。  相似文献   
103.
地壳演化是地质学的纲领性问题。本通过对近、现代地壳演化思想的历史回顾,得出许多有现实意义的哲学结论。  相似文献   
104.
武汉台重力长期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武汉台超导重力仪长期连续观测资料, 结合FG5和GPS同址观测结果, 研究了重力长期非潮汐变化特征及其与局部气压和水储量变化及地壳垂直运动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 超导重力仪观测的重力长期变化存在非常显著的季节性变化, 其总能量的大约70%来自于局部大气和水储量变化, 其中周年变化超过95%的能量都来自于这两种环境因素的影响. 由于缺乏区域水储量(特别是地下水)变化的实际观测资料, 采用的全球陆地水同化模型LaD和GLDAS不能客观地描述台站局部水储量的实时变化, 由此得到的重力变化与实际观测之间存在大约55 d的时间延迟. 通过与FG5绝对重力仪的对比观测获得了超导重力仪的长期漂移率为17.13 nm·s-2·a-1, 同址GPS观测表明台站局部区域的地壳呈缓慢沉降态势, 其沉降速率为(3.71±0.16) mm·a-1, 与之对应的局部重力场变化为(13.88±0.22) nm·s-2·a-1, 即伴随着局部地壳运动的重力变化与高程变化的比值大约为-37.41 nm·s-2·cm-1, 表明在地壳垂直运动过程中局部伴随着比较大的物质质量调整, 其力学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5.
高原  吴晶 《科学通报》2008,53(23):2933-2939
地壳中存在大量定向排列的微裂隙, 复杂的断裂构造和应力场控制了微裂隙的结构, 剪切波分裂可以揭示这种特性. 利用中国目前规模最大密度最高的区域地震台网CASN (首都圈地震台网), 通过剪切波分裂分析, 根据快剪切波偏振特性获得首都圈地区的主压应力场分布. 本研究得到首都圈地区的主压应力背景是北东85.7° ± 41.0°. 通过对比其他研究方法得到的华北地区主压应力场结果, 证明本研究得到的首都圈地区的主压应力场分布图像是可靠的. 虽然这是第一次尝试通过地震各向异性推断地壳应力场, 但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 适用于地震台网密集分布的地区.  相似文献   
106.
107.
针对青藏高原下部地壳物质如何产生部分熔融的问题,对测量地壳岩石热扩散率的激光闪光法的测量方法进行分析,认为该方法的测量结果只能给出岩石的晶格热导率。计算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在隆升过程中,仅由热传导因素不能导致该地区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大范围的岩浆活动应该是耗散热、水的参与、放射性物质的富集及下地壳相对低的热导率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8.
贵州地处特殊构造部位和地史时期经历了多次构造活动和多种地质事件,使贵州由活动陆缘一被动陆缘一陆块内部转化;由准大洋型地壳(红海型)一过渡型地壳一大陆型地壳转化;地壳由活动一稳定转化;地壳厚度由薄一厚转化,地壳结构可划分为三层,地壳发展与演化划分为四阶段。因此,贵州地壳具有多层性、地壳发展与演化具有多期多阶段的特点,大地...  相似文献   
109.
大地电磁观测揭示青藏高原东部存在两条地壳物质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该项研究入选2010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摘要本研究通过东喜马拉雅构造结及周围地区连续6年的大地电磁观测,获得了青藏高原东部岩石圈电性结构的初步认识.结果发现,在青藏高原东部存在两条巨大的中下地壳低阻异常带,理论计算显示这是两条中下地壳的弱物质流:一条从拉萨地块沿雅鲁藏布缝合带向东延伸,环绕东喜马拉雅构造结向南转折,最...  相似文献   
110.
Identifying melts of thickened lower continental crust from high Sr/Y rocks is very important to trace deep crustal processes. Recent studies on Dabie Early Cretaceous granitoids have revealed that melts derived from thickened lower continental crust have higher Sr/CaO ratios and define a high Sr evolution trend compared with normal granitoids. Fractional crystallization of plagioclase can significantly change Sr and CaO contents of melts, but its role in controlling the Sr/CaO ratios of the melts is still unclear. This study gives a direct comparison of plagioclase compositions between normal granitoids and low-Mg adakitic rocks. On the basis of Sr-Ca exchange partition coefficient, discussions on effect of plagioclase crystallization on Sr/CaO ratios of melts show that fractional crystallization of abundant plagioclase cannot significantly change Sr/CaO ratios of granitic melts, which are inherited from their individual initial melts. High Sr/CaO ratios indicate the absence of plagioclase in sources of granitic melts. Therefore, high Sr/CaO correlation can be an important indicator to identify melts derived from thickened lower continental crus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