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4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81篇
系统科学   25篇
丛书文集   73篇
教育与普及   242篇
理论与方法论   39篇
现状及发展   8篇
综合类   1720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115篇
  2013年   112篇
  2012年   133篇
  2011年   142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134篇
  2008年   125篇
  2007年   102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大别造山带北缘(北淮阳)古生代各构造-地层岩片变火山岩、变沉积岩显示了具有高放射性和低放射性成因的两类铅同位素组成特征,块体效应明显,且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与秦岭造山带主要构造单元特征的铅同位素组成对比表明,定远组构造岩片可能是南秦岭构造单元或扬子陆块北缘的成分;龟山组、南湾组-佛子岭群、石炭系岩片则属于北秦岭构造单元,它们是北秦岭构造带的东延部分.结合地质体之间的分布关系判断,在大别造山带,扬子陆块与华北陆块在古生代的俯冲消减带应当位于南湾组-佛子岭群岩片的的北界或它们所覆盖地段之下的某个位置.  相似文献   
162.
对棚用深耕旋耕机的功能和实际使用进行了研究、设计和制作。改进链传动壳体上的一部分须伸入土层,研制者把整个耕深分为两部分, 分别有犁体和深松犁体来完成链传动壳体正上方泥土的松碎任务,从而解决了链壳受泥土反力造成的整个旋耕部件上抬的问题。为了实现深耕无级可调,该机特设计成传动壳体能绕主动轴摆动。  相似文献   
163.
164.
从理论上提出了降低隔河岩水利枢纽砼人工骨料开采大块率的小抵抗 线深孔微差爆破技术.通过现场试验确定了合理的钻爆参数和微差起爆方 式,给出了相应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5.
本文对25MnV、40C_r等合金结构钢进行深冷处理,深冷处理后冲击韧性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回火温度越低、冲击韧性值提高幅度越大,表明钢的基体组织过饱和度是影响深冷处理强韧比效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6.
饱和砂层深基础震动孔压场中的混合边值问题王征,刘家沛(西安理工大学数学系。710048,陕西西安)_我们将Terzashi固结理论与不排水条件下震动孔隙水压力增长计算模式相耦合,提出一。类深基础的饱和砂层震动孔压的混合边值问题(A):al,a:,a。...  相似文献   
167.
本文提出利用能量守恒原理来求解,以简化计算,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168.
大型多主梁矩形渡槽槽身的横向计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169.
云南奇鱼     
远古的云南曾是汪洋大海,地壳变化让它成为云贵高原的一部分,独特的地质地貌和生态环境,使其生长着许多奇特的生命,在那里看到的两种特产鱼,让我记忆犹新。澄江奇观2004年暮秋,我有幸在到离春城昆明几十公里的澄江去旅游。离澄江县城11公里的帽天山,因发现了震动世界的云南鱼虫化石区而闻名遐迩。在5.3亿年前的地球远古时代,海洋中的生命由于海水中含磷量增多,低等的蓝绿藻发生了突然的转变,动物也开始变大形成脊椎动物,门类开始变多。这便是生物界神秘的“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有科学家认为,鱼是古老的脊椎动物,人类是水中的鱼演化而来的。…  相似文献   
170.
The oriented lamellar K-rich exsolutions within clinopyroxene host were recognized in garnet peridotite massif at Zhimafang in the Sulu ultrahigh pressure metamorphic terrane, eastern China. EMP and TEM analyses revealed that the composition and the index of electron diffraction for this exsolution are corresponding with phlogopite, and the shape is the lamellae with 1 μm in width and 5 to 30 μm in length. Moreover, the topotaxy is that the (001) of K-rich exsolution parallels to (I00) of the clinopyroxene host. The electron diffraction analyzing shows the exsolution is of a 1M polymorphism. The high-resolution lattice fringe image displays the stack features along [001], which only a layer mineral shows. We conclude that the clinopyroxene with IM and K-rich exsolution was probably derived from mantle depths over 240 km, thus resulting from decompressional exsolution in the initial stage of slab exhum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