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93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133篇
系统科学   7篇
丛书文集   129篇
教育与普及   295篇
理论与方法论   20篇
现状及发展   41篇
综合类   3610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109篇
  2014年   174篇
  2013年   152篇
  2012年   182篇
  2011年   212篇
  2010年   172篇
  2009年   179篇
  2008年   199篇
  2007年   212篇
  2006年   158篇
  2005年   157篇
  2004年   158篇
  2003年   178篇
  2002年   136篇
  2001年   154篇
  2000年   124篇
  1999年   106篇
  1998年   115篇
  1997年   126篇
  1996年   97篇
  1995年   83篇
  1994年   67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57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91.
本文分析了安徽南陵-铜陵地区茅口期的沉积特征。描述和讨论的主要岩石类型有亮晶生物屑灰岩、泥晶海百合丘灰岩、含有机质藻粒泥晶灰岩、放射虫硅质岩及含钙质生物硅质岩。结合古生物和其它各种相标志,共划分出五个微相,即深水盆地、盆地边缘、碳酸盐缓坡、生屑浅滩和泻湖-潮坪相。研究区茅口期的沉积模式是一个被深水盆地包围的碳酸盐孤立台地。其地貌特征可与现代大巴哈马滩类比,所不同的是它发育了布满海百合灰泥丘的缓坡带。该孤立台地的沉积演化表现为向上变浅的海退序列。  相似文献   
892.
893.
燕山地区中—上元古界有大量石油显示。本文主要分析了该地区油苗和油源岩的地化特征,通过油—岩对比进一步证实了油苗的原生性,并指出铁岭组油苗主要来源于铁岭组灰岩。研究表明,该地区中—上元古界油苗是世界上层位最古老的原生液态石油之一,而且该地区有着良好的找油前景。  相似文献   
894.
利用新发展的小入射角沉积(SIAD)技术在玻璃衬底上自组装制备了图案化金属铜膜.利用金相显微镜(M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选区电子衍射(SAED)/能量弥散X射线光谱仪(EDX)以及X射线衍射仪(XRD)等技术对所制备的图案化金属铜膜进行了表征.通过分析对比SIAD和垂直入射沉积(NID)铜沉积物的形貌和结构差异,揭示了图案化金属铜膜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895.
根据野外露头和钻、测井资料中湿地沉积的观察对比研究,结合现代湿地的特征,从沉积学的角度对湿地进行定义:"一种地形平坦,地面常年潮湿,可有很浅积水(水深通常小于2 m),被繁茂植物广泛覆盖的沉积环境",根据沉积特征,可将湿地分为两类,即沼泽湿地(或称沼泽)和湿原湿地(或称湿原),并对湿原湿地的沉积特征及其与相关相类型的对比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湿原湿地沉积物为灰色-黑色泥岩、粉砂质泥岩、碳质泥岩等,富含植物化石,有机碳含量高,电阻率测井曲线呈小锯齿状,数值介于纯泥岩和砂岩之间;古代湿原湿地与河漫滩沉积、湖泊沉积的区别标志在于沉积物颜色、岩性、植物化石、电测曲线等方面;湿地外围部分主要发育泛滥平原,且主要为河漫滩,湿地的边缘部位主要发育湿原,而中心部位发育沼泽;正确区分湿原湿地与湖泊沉积有利于正确恢复古地理面貌和气候演化,正确评价盆地的油气潜力及指导油气勘探。  相似文献   
896.
提出了一种制备可见光响应的N-F共掺杂TiO2纳米棒阵列(TNRAs)的方法.采用液相沉积法,以ZnO纳米棒阵列为模板,在玻璃基底上得到了N-F共掺杂的TiO2纳米棒阵列.采用SEM,TEM,Raman,XPS和UV-vis等分析手段,对不同温度下煅烧的样品进行了表征.以亚甲基蓝为模拟污染物,考察了催化剂在可见光区的催化活性.结果发现,N-F共掺杂明显地改善了TNRAs在可见光区的吸收;450℃煅烧的N-F共掺杂TNRAs样品显示最好的可见光活性,这归因于独特的一维纳米棒阵列结构和适量的N,F掺杂量所引起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897.
鄂北杭锦旗地区太原组沉积微相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究杭锦旗地区太原组沉积特征和砂体展布规律.方法 在岩心观察的基础上,分析太原组的岩性、结构、构造特征,结合测井相资料,研究储集层沉积特征和相带展布规律,指出有利储集相带和暗色泥岩展布特征.结果 太原组发育扇三角洲和障壁海岸沉积.扇三角洲进一步划分为扇三角洲平原、扇三角洲前缘和前扇三角洲亚相;障壁海岸体系主要为潮坪沉积.结论 有利储集砂体主要为扇三角洲平原辫状分流河道及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分布受沉积特征控制.  相似文献   
898.
薄层电化学沉积的形态转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属薄层电化学沉积几乎包含非平衡态生长的所有形态,成为研究非平衡态聚集动力学的理想系统.在形态花样中,枝晶和分形是最典型的2种,国内外学者对其形成及转化机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目前普遍接受的观点是界面不稳定性是分形形态形成的本质原因,不稳定性的来源主要有电极反应、杂质、晶体生长等.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并指出了其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99.
在系统观察岩心和地层划分对比的基础上 ,从单井相分析入手 ,结合地震、测井、古生物、分析化验资料和岩相古地理条件研究成果 ,建立了准噶尔盆地三个泉地区下白垩统各时期岩相古地理格架 ,阐明了沉积环境变迁、沉积发展史、沉积演化规律和沉积演化控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 ,受晚侏罗世构造运动的影响 ,三个泉地区低幅度隆起基本被夷平 ,湖水向南退出 ,在北高南低的古地形背景下 ,早白垩世发育炎热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下的河流和浅水三角洲沉积。下白垩统清水河组发育辫状河沉积 ,由于河道的频繁迁移 ,辫状河道沉积在纵向上相互切割叠置 ,形成了厚度较大、延伸距离较远的板状砂体 ,向上泛滥平原沉积增多 ;呼图壁河组以朵叶状三角洲、浅湖和滩坝沉积为特征 ;胜金口组发育滨浅湖和滩坝沉积 ;在连木沁组沉积时期 ,湖水向南迅速退出研究区 ,广泛发育曲流河沉积  相似文献   
900.
以铜作为基体的化学气相沉积法(CVD)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制备石墨烯的新方法,具有产物质量高、层数均一等优点,已成为制备大面积、单层石墨烯的主要方法.本文围绕铜表面CVD控制生长石墨烯,结合对石墨烯的结构和生长行为的初步认识,介绍了质量提高、层数控制以及无转移生长等控制制备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展望了该方法制备石墨烯的可能发展方向,包括大尺寸石墨烯单晶以及不同堆垛方式的双层石墨烯的控制生长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