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17篇 |
免费 | 5篇 |
国内免费 | 29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16篇 |
丛书文集 | 19篇 |
教育与普及 | 56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36篇 |
现状及发展 | 15篇 |
综合类 | 50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16篇 |
2022年 | 14篇 |
2021年 | 19篇 |
2020年 | 13篇 |
2019年 | 9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9篇 |
2015年 | 11篇 |
2014年 | 59篇 |
2013年 | 21篇 |
2012年 | 46篇 |
2011年 | 50篇 |
2010年 | 55篇 |
2009年 | 83篇 |
2008年 | 62篇 |
2007年 | 60篇 |
2006年 | 29篇 |
2005年 | 26篇 |
2004年 | 12篇 |
2003年 | 17篇 |
2002年 | 9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一、水源热泵开发研制的背景截至20世纪70年代,世界能源结构已经经历了三次大转变,即从木柴转向煤炭,由煤炭转向石油和天然气,继而又从以油、气为主的能源系统转向以可再生能源为基础的持久能源系统。据资料估计,目前全世界已经探明的煤炭、石油、天然气、油页岩等石化燃料资源 相似文献
92.
阐述了热泵原理,介绍了可再生能源热泵技术中的地源热泵技术、太阳能热泵技术、海水源热泵技术原理与特点,得出可再生能源热泵技术是在建筑节能中值得推广的新型技术的结论。 相似文献
93.
随着智能时代的逐步到来,智能微电网技术已经成为电力系统发展的前沿技术.智能微电网作为未来电网发展的主流方向,能量管理系统是整个系统的核心.本文提出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智能微电网EMS体系结构和功能模块,并对各模块涵盖的内容进行了简单介绍.设计开发的基于多Agent的智能微电网EMS可充分地利用各地丰富的清洁可再生能源,实施多Agent对能量变化的实时监控和预警,通过Agent Client/Server间的协作调度与控制维持电平的平稳,实现能源的充分、可靠地利用. 相似文献
94.
以小分子2-蒽-9-基亚甲基一丙二腈(AYM)自组装的纳/微米线为模板,气液相聚合制备出聚吡咯(PPy)与AYM复合材料(PPy/AYM),经CH_2Cl_2溶剂脱除AYM后制得管状PPy.红外分析(IR-ATR)显示复合材料主要表现出PPy的特征峰.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显示当吡咯(Py)单体与AYM两者之间用量摩尔比维持合理水平时,可以获得长度几十甚至上百个微米,直径1μm左右甚至更小的管状PPy.热失重(TGA)显示所得PPy纳/微米管与本体PPy具有相似的热失重行为,但电导率低一个数量级.脱除AYM的CH_2Cl_2溶液在减压蒸馏后仍旧可以得到AYM,回收率为93%,可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95.
严晋跃 《科技导报(北京)》2008,26(19)
1 CO2减排的关键技术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在全球共同面对气候变化挑战、推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形势下,能源及与此相关的环境问题变得尤为重要.提高能源效率、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是解决能源与环境问题一直沿用的主要技术手段,而CO2碳捕获和封存等减排技术作为第3种技术手段,近年在国际上得到特别关注,被置于节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同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96.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的电源与电网建设将面临更大的发展机遇。但随着环境保护的要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政府将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减少对煤炭的过度依赖,加速能源替代,逐步实现不可再生资源向可再生资源利用的转换,以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7.
沈雅钧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0(6):543-547
简介了海水源热泵的工作原理及特性,并结合舟山的实际,分析了海水源热泵在舟山地区应用的优势及发展前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制约海水源热泵在舟山地区开发应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8.
广东的煤、石油、天然气等一次能源非常贫乏,但风力资源丰富,风电产业具备走向产业化的基本条件。我国刚通过的《可再生能源法》,为风电产业发展保驾护航。只要借鉴国内外发展风电的成功经验,结合实际就能使广东风电产业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99.
100.
兰州地区某公共建筑为实现超低能耗绿色建筑,应用多项被动节能技术,耦合高效冷热源和光伏发电系统。文章基于建筑信息化模型(BIM)节能技术平台和瞬时系统模拟程序(TRNSYS)仿真软件对建筑能耗及建筑节能进行计算分析,得出以下结论:该建筑基准能耗综合值为51.651 kW·h/(m2·a),在屋面设置200 m2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时,年均发电量可达6.42万kW·h/a,单位建筑面积发电指标约为27.80 kW·h/(m2·a);基于可再生能源设计的建筑能耗综合值仅为5.1 k W·h/(m2·a),该办公楼建筑综合节能率可达90.12%;建筑本体节能率为35.32%,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为85.96%,生产总量大于建筑年终端能源消耗量,性能指标完全满足能效指标的约束性要求。上述设计及结论可为西北地区公建项目近零能耗建筑提供良好的示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