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7篇
系统科学   16篇
丛书文集   19篇
教育与普及   56篇
理论与方法论   36篇
现状及发展   15篇
综合类   50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61.
鞠海彦 《世界科学》2010,(3):33-33,21
本文强调了一个雄心勃勃的气候变化法案(climate bill)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要性。包括加利福尼亚州的几家公司虽然收到了白宫经济刺激方案所下拨的大额资金或贷款担保,但可再生能源产业的最终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与"限额和交易"等有关的体制。  相似文献   
62.
《中国科技成果》2007,(20):56-57
风力发电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随着社会的发展日益受到全世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63.
周建国 《科技潮》2004,(5):22-26
据世界银行预测,到2015年我国城市建筑将会有一半是本世纪新建。国家发改委能源所副所长戴彦德说,西方社会的能源消耗是工业、交通、建筑各占1/3,而我国的建筑耗能已经超过社会总耗能的20%,未来若干年我国建筑业将会有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64.
 国际能源署《2018可再生能源年度报告》首次指称生物能源是“被忽视的巨人”,预测在未来5年内,以供热/暖和车用生物燃料为主的生物能源将引领全球范围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结合中国生物质能源近年发展实践,对生物质能源的再定位、发展生物天然气的战略意义、开发生物质“二代原料”、以多联产提高竞争力,以及建设国家生物质油气田等战略提出思考。  相似文献   
65.
2006年5月24日凌晨,伴随成品油价格的再次上涨,国家发改委决定将汽油、柴油和航空煤油价格分别每吨提高 500元。国际油价的再次高涨和能源储备的枯竭使得更多人意识到能源危机问题。可再生能源作为化石能源清洁高效的替  相似文献   
66.
67.
在能源紧缺,环境压力极大的今天,可再生能源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中国将怎样调整自己的能源战略?怎样发展可再生能源?  相似文献   
68.
《合肥科技》2006,(12):12-13
日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双清论坛”暨“可再生能源研究基础科学问题”学术研讨会在中科大召开,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科院及其有关研究所、北大、清华等40多家著名研究机构和高校的80多名专家出席了研讨会,研讨会主要针对太阳能光热利用、生物质能利用、风能利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未来趋势,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今后510年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方向和目标。  相似文献   
69.
新能源是指利用新技术系统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如核能、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能、地热能、海洋能和氢能等。新能源清洁环保,分布范围广,有可再生性,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新能源产业是重要的战略产业,可以创造数以万计的就业机会,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然而,和传统能源相比,新能源的能量密度较低,开发成本高,在近期内仍难以完全替代传统能源。  相似文献   
70.
孤岛型混合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提高孤岛型混合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发电系统的可靠性和经济性等综合效益,提出了一种基于风-光-沼混合可再生能源的孤岛型分布式发电系统的优化设计方案.文中分析了各种可再生能源的特性、分布式发电系统的主要综合效益指标以及系统运行条件,并设计了相应的混合发电系统结构,建立了电源功率模型、3种优化目标模型和系统全局优化模型,提出了系统协调控制策略.仿真结果表明,文中方案是有效的,且在满足动态负载需求上具有较优的系统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