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18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29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远古踪迹     
大理是我国西南最早开发的地区之一。从考古发掘材料来看,早在4000年前,大理就有史前人类活动的踪迹。新石器时代,大理史前人类种植水稻,饲养家畜,进行纺织、捕鱼和狩猎,居住在半穴居或干栏式的建筑之中,过着一种较为稳定的定居生活。大约在距今3000年的时候,大理地区进入了青铜时代。大理地区出土的青铜器带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在云南青铜文化中自成体系,形成了学术界一致认同的洱海地区青铜文化。  相似文献   
32.
古人“文献”二字,“文”谓文字,“献”谓贤人。古代学术之传承,一赖书籍,一赖师承。经学古文一派恪守科斗旧典,注重训诂,提倡实事求是;今文一派以口耳相传,其后不得已而著书,仍注重微言大义,提倡经世致用。清代衍为汉学、宋学,“汉学具有根柢,宋学具有精微”。近百年来学者隔断传统,厌弃经典,上不能通大义,下不能明训诂。虽然古书还偶有援引,古人观念也偶有借用,但往往自说自话,字面虽同,含义却不衔接,甚至有截然相反者,实则为对古代文明的误读。误读分为两个方面:一为不明文字训诂.书体书例,乃至于不通上下句便解章义,造成对古代文献的误读;一为不通古人学术宗旨,不能知人论世。乃至于利用古人替自己说话,造成对古人观念的误读。  相似文献   
33.
作为欧洲文明发源地之一的希腊,古代文明曾经璀璨一时。但由于年代久远,许多珍贵的古代建筑已经破损甚至毁坏。为了让世人领略这些历史遗迹,希腊科学家在数字虚拟技术的帮助下,建立起了一个全新的希腊古代建筑虚拟影像世界。只要戴上一个名为“古建筑导游仪”的装置,游客就可以徜徉于古建筑之间,感受古代文明的悠远与辉煌。我们将其称之为“真实再现”。  相似文献   
34.
一幅令人“震慑和敬畏”的画面,久久地挥之不去:伊拉克国家博物馆的一位很敦厚老实的工作人员泣不成声地诉说着博物馆内文物被哄抢、劫掠的令人发指的罪行。从3月20日美伊开战以来,多少人流离失所、多少人妻离子散、多少人命丧黄泉;有哀怨的哭声、痛苦的哭声、  相似文献   
35.
36.
《科学大观园》2010,(17):70-72
有的史学家将古代文明称为“大河文明”,因为这一阶段的人类文明寄居地与河流紧紧相连,即便是相对固定的农耕文明,也会随河道的变迁而转移;游牧文明则从远古开始就逐水草而居并一直延续至今。  相似文献   
37.
朱林 《世界博览》2013,(10):73-75
不可一世、无所不能的拉姆西斯二世怎么也不会想到他一手创造的强盛帝国几千年后沦到这般落魄。埃及是我多年来神往的目的地,这次有机会去探寻尼罗河畔吉老而神秘的文明,特别激动和兴奋,以至于在飞机上久久不能入睡。经过夜航十多个小时的飞行,我们抵达开罗时天刚蒙蒙亮,怀着热切的心情,我们顾不上旅途的劳累,驱车直奔开罗西南的吉萨高地,大约一个多小时后,经过一个转弯路口,就豁然看见三座规模宏大金字塔静静地矗立在金黄色的沙漠里,在金色朝阳的照映下,构成了一幅雄壮的画面。  相似文献   
38.
2009年7月10日,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主办,自治区文化厅、内蒙古博物馆承办的"文明之旅——中国北方草原古代文明览胜"大型专题文物精品展上,耶律羽之墓  相似文献   
39.
《菏泽学院学报》2009,31(6):86-86
2009年11月14日,由山东省华夏文化促进会、菏泽市人民政府、菏泽学院共同主办,市委宣传部承办的菏泽市文化研讨会在菏泽牡丹大酒店隆重举行。会议由省政协副主席、省华夏文化促进会副会长栗甲主持,省委原副书记、省华夏文化促进会会长王修智,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王道玉,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副主席刘德龙,省文联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菏泽市领导赵润田、刘士合,菏泽学院原党委书记、省华夏文化促进会副会长韩广洁,菏泽学院党委书记张存金,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菏泽历史文化与中华古代文明研究会会长潘建荣,以及5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40.
在山谷底部的广阔平原上,不可思议地"画"着巨大的猴子、蜘蛛、蜂鸟、鲸鱼、蜥蜴……以及纵横交错的"飞机跑道"。这些几千年前的"画作"究竟出自何人之手?目的又是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