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7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66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91篇
教育与普及   84篇
理论与方法论   7篇
现状及发展   7篇
综合类   163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87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83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67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2—氨基—4,6—二取代嘧啶的合成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10  
  相似文献   
992.
合成了一系列取代吡咯-N-亚甲基联1,3,4-噻二唑和相关化合物,并对其结构进行了分析和表征  相似文献   
993.
以蝌蚪为模型生物,测定了部分取代芳烃类化合物在静态实验系统中的24h急性毒性效应.应用Matlab程序计算了化合物的价分子连接性指数和电拓扑指数,建立了化合物的生物毒性(-1gLC50)与^0x^v,E1,E17的最佳相关模型:-1gLC50=0.109+0.640^0x^v-0.609E1—0.099E17(R=0.942,F=41.777,x=0.3441).该模型经Jackknife检验,具有可靠性与稳健性.为定量评估和预测该类化合物的生物毒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4.
在泉州湾设置7个站位.测定了2004年2月航次表层沉积物在添加PAHs后呼吸活性的变化.结合多环芳烃降解菌的数量及细菌总量的测定.对泉州湾海域表层沉积物对多环芳烃的降解潜力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显示.添加碳源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土壤的呼吸活性.外加PAHs对各站点的影响有别.同一样品受菲、芘、荧葸的影响各不相同.其影响程度与本土降解菌的数量有一定相关性。表明细菌在海洋环境PAHs的生物降解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9d后各样品的呼吸作用强度逐渐接近自然对照样.可见该海域表层沉积物中微生物有着强大的适应不良环境的能力与降解PAHs的潜力.  相似文献   
995.
多环芳烃对2种海洋微藻的联合毒性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以青岛大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球等鞭金藻8701(Isochrysis galbana 8701)为试验材料,采用水生毒理联合效应指数法,比较了3种多环芳烃,蒽(anthracene),并[a]芘(benzo [a] pyrene)及1,2-苯并蒽(1,2-benzonthracene)单剂和混剂对青岛大扁藻和球等鞭金藻8701的急性毒性和联合毒性。实验结果表明:对青岛大扁藻,胁迫72h,蒽与苯并[a]芘的联合及苯并[a]芘与1,2-苯并蒽的联合为协同作用,蒽与1,2-苯并蒽的联合及蒽,苯并[a]芘与1,2-苯并蒽的联合为拮抗作用。对球等鞭金藻8701胁迫72h,苯并[a]芘与1,2-苯并蒽的联合为协同作用,其它联合均为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996.
以1′—(4—氯—2—氟—5—甲氧基苯基)—4′,4′,4′—三氟—1,3—丁二酮为原料,通过闭环、甲基化、溴化、脱甲基、烷基化反应,合成了一系列具有取代苯基吡唑结构的新化合物。化合物结构经过^1HNMR、IR、CIMS和元素分析确认。初步生物活性测试表明,所合成的化合物对多种杂草具有除草活性,其中,吡唑环4位为溴取代的化合物的活性明显比吡唑环4位为氢的化合物的活性高。  相似文献   
997.
运用Hamiltonian PM3算法,计算了36种卤代芳烃化合物的26个量子化学参数,在此基础上通过偏最小二乘法得到了卤代芳烃化合物在缺氟沉积物中还原脱卤速率的QSPR模型.该模型可用于解释卤代芳烃化合物还原脱卤的机理.结果表明,卤代芳烃化合物中整个分子的最负的原子净电荷(q^-)、键序最小的碳卤键中碳原子的单中心项电子—核吸引能(ENC)、该碳—卤键上碳原子的净电荷(qc)、分子最低未占据轨道能(EIumo)值越大,该卤代芳烃化合物还原脱卤的速率常数越小;而前线轨道间隙能(△E)、键序最小的碳卤键中碳原子的单中心项电子—电子推斥能(EEC)、相对分子质量(Mr)、整个分子的最正的原子净电荷(q^ )、平均分子极化率(α)值越大,该卤代芳烃化合物还原脱卤的速率常数越大.  相似文献   
998.
大气中多环芳烃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系统地讨论了大气中PAHs的研究状况,并就近年来大气中PAHs的污染状况及来源解析、采样技术、样品预处理、分离分析方法进行了详尽的阐述.  相似文献   
999.
杯[4]芳烃磺酸钠的合成及其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三步法合成水溶性杯[4]芳烃磺酸钠,先合成对叔丁基杯[4]芳烃,再脱去叔丁基生成杯[4]芳烃,最后台成杯[4]芳烃磺酸钠.采用红外分光光度法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杯[4]芳烃磺酸钠的电化学特性.结果发现,杯[4]芳烃磺酸钠在NaAc—HAc水溶液(pH=4.0)中,当电位扫描范围为0.3~1.0V(vs SCE)之间时,可观察到一个对应于酚羟基氧化的不可逆峰,氧化峰电位在0.83V(vs SCE)左右,且随扫描速率不同而略有变化.  相似文献   
1000.
测定了2,4-二硝基取代二苯乙烯和2-芳基乙烯基吡啶两个系列化合物在16种溶剂中的紫外光谱,其最大吸收波率与Hammett取代基常数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分别在0.99和0.95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