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2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4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5篇
教育与普及   70篇
理论与方法论   10篇
现状及发展   6篇
综合类   4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在红假单胞菌R18质粒的限制性酶切基础上,建立了该质粒的物理图谱;采用dye primer法测定了R18 RubisCO基因的部分核酸序列;以PBR322为载体,将R18 RubisCO基因转入紫色非硫杆菌Rhodopseudomona.palustris No.7的野生菌及其RubisCO FormI缺陷型中,获得的转化子MG11和MG14的RubisCO酶活性分别是其受体菌的1.77倍和7.1  相似文献   
82.
核酸适配体是一类能够特异性地和靶物质结合的寡核苷酸序列.它可作用于蛋白质、金属离子、小分子化合物、细胞膜表面受体等靶标.其结合能力可与抗体相当甚至更强,同时具有低免疫原性、稳定性好等特点,并可结合各种药物及载体构建多元复合靶向给药系统用于肿瘤靶向治疗,在生物医学领域引起了极大的关注.本文综述了核酸适配体结合化疗药物,或以聚合物、无机纳米粒子(碳纳米管、氧化石墨烯、金纳米粒、介孔二氧化硅、量子点和磁性纳米粒)、树枝状分子、脂质体、胶束等纳米粒子为载体的药物传递系统用于肿瘤靶向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3.
为了获得适于标记寡核苷酸适配子的胶体金,对制备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20 mL 0.1 g/L氯金酸溶液中添加10 g/L柠檬酸三钠500 μL,pH=3.0,初始沸腾时间小于4 min,加入还原剂后反应时间为6 min.通过紫外可见光谱扫描和透射电镜对其性能进行鉴定,获得了分散均匀、直径15~20 nm的胶体金颗粒,可准确标记核酸适配子,且将胶体金标记的链霉素适配子与半抗原小分子链霉素进行反应,可对链霉素进行定性和半定量检测,满足利用胶体金标记适配子检测靶物质的需要.  相似文献   
84.
在结构基因组学研究方面,北美洲取得了巨大进展,欧洲是缓慢地开始但是强劲地结束,日本是最先开始进行结构基因组学研究的国家之一,并且一直在努力地从事这方面的研究,澳大利亚也在参与结构基因组学研究。核酸结合蛋白对阐明蛋白质-核酸相互作用机理是非常重要的,用结构基因组学研究蛋白质-核酸作用机理将清楚地解释象癌症、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病机制,这样人类就可以用相关蛋白质的结构信息合成药物来治疗这些疾病。  相似文献   
85.
在催化他汀药物中间体合成中,对高浓度乙醛底物的耐受是醛缩酶的重要应用性质.通过克隆并在大肠杆菌中过表达了来源于嗜热微生物Geobacillus thermodenitrificans的耐热醛缩酶(DERAGth),该蛋白质序列长度为223 aa,对应的分子量为25.0 kD.初步酶学性质表征结果表明,该酶对天然底物2-脱氧核酸-5-磷酸的活力19.3 U/mg,最适pH为7.5,最适温度为60 ℃.在40-100 ℃保温10 min的结果表明,DERAGth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在60 ℃下10 min活力仍保持100%.对乙醛耐受的实验表明,该酶在300 mmol乙醛中25 ℃保温2 h,剩余活力高于40%.连续醛缩活力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酶的连续醛缩活力远大于来源于常温微生物的大肠杆菌醛缩酶.  相似文献   
86.
DNA三角形纳米结构的拐角是由DNA同源重组中的Holliday基序构成的.为进一步研究DNA三角形纳米结构,对其拐角截断并引入黏性末端到其基序上,使其能够自组装成为一种新型DNA纳米结构.对该DNA纳米结构进行凝胶电泳分析,发现其迁移速率要比DNA三角形迁移速率小.在这种没有扭曲张力的情况下,该基序只是自组装形成一个二聚体结构,而不是三聚体结构(DNA三角形).对该新型DNA纳米结构进行结晶,并合成得到了硒代核酸,同时也得到了较高质量的硒代单晶,以帮助相位测定.希望对其晶体结构进行测定研究,以便发现该新型DNA纳米二聚体结构和该Holliday基序组装的三维结构,从而更深入地认识DNA纳米材料的组装规律.  相似文献   
87.
基于特定序列的DNA对甲基汞的特异性识别作用,通过晶种生长法经两步还原形成金-汞纳米颗粒,依据颜色从无色到紫红色变化的原理,建立一种非标记且高特异性的甲基汞快速可视化检测体系,并应用于海产品中甲基汞的检测.实验考察不同DNA序列对甲基汞的识别特异性,选择HT9 DNA为最优的识别序列.在最优实验条件下,甲基汞浓度在0.05~4.00μmol·L~(-1)范围内与吸光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其检出限为0.01μmol·L~(-1).采用所建立的方法测定海带、鲍鱼、小黄鱼等海产品加标样品中的甲基汞浓度,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0.4%~97.0%.同时利用IC-ICP-MS对相同样品中甲基汞浓度进行检测,获得较为一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88.
In recent years, specific detection of proteins is one of the hot issues about aptamers in proteomics. Here we reported a simple, sensitive and specific proximity-dependent protein assay with dual DNA aptamers. Thrombin was used as the model protein, and two aptamer probes with complementary sequence at 3′-end were designed for the two distinct epitopes of the protein. Association of the two aptamers with thrombin resulted in stable hybrids due to the proximity of 3′-end, then polymerase reaction was induced. The amount of obtained dsDNA was indicated using the fluorescence dye Sybr Green I.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initial velocity of polymerase reaction had a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concentration of thrombin. The advantages of this dual-aptamer-based approach included simple and flexible design of aptamer probes, high selectivity and high sensitivity. The detection limit was 6.9 pmol/L.  相似文献   
89.
以中花芥蓝为材料,设置T1(18/12℃),T2(24/18℃),T3(30/24'C),T4(36/30℃)4个不同温度处理.研究了温度对芥蓝蛋白质和核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以T4处理最高,T1处理次之,T3处理再次,T2处理最低.随着温度处理时间的延长各处理样品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出现先上升后下降的消长变化.茎端核酸,DNA,RNA含量随着温度升高而下降.随着温度处理时间的延长,各处理样品的核酸、RNA含量除T4处理持续下降外,其他三个处理下降后有所回升;而DNA含量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除T1处理下降后上升外,其他三个处理表现为降-升-降的变化趋势.低温可提高核酸的合成.维持核酸的稳定性.高温不利于核酸,DNA,RNA的合成,导致核酸含量的下降.  相似文献   
90.
石蒜花芽分化期内源激素和核酸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通过对石蒜(Lycom radiata)鳞茎芽的解剖观察,研究了石蒜在花芽分化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分析了内源激素与核酸变化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花芽形态建成期中,IAA、ABA在孕育期,GA在雄蕊形成期,ZR在雌蕊形成期依次出现峰值从而引起核酸峰值的出现,表明4种内源激素调控了核酸的代谢,且IAA,ABA在花芽分化进程中起主要作用.研究发现高水平的ABA/GA有利于花芽孕育和花芽形态的分化;高水平的IAA/ZR及ABA/ZR有利于花芽形态分化,但不利于雌雄蕊的形成.由此说明在花芽分化过程中4种内源激素的含量此起彼伏发生着激烈的交化,最终达到平衡状态,花芽分化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