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2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4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5篇
教育与普及   70篇
理论与方法论   10篇
现状及发展   6篇
综合类   4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21.
镰孢茵属是一类生态系统中广泛分布、种类丰富的真茵,扮演着一系列重要的生态角色.然而,镰孢茵属下分类中各个种的遗传多变性,为其在分类学、生态学以及植物病理学等领域的研究带来了困难.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使镰孢茵在上述几个领域的研究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同工酶分析、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RFLP)、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核酸序列分析法、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以及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une QPCR)等分子技术在镰孢菌研究中均有应用.表1,参41.  相似文献   
522.
为了比较西安疫情期间两种核酸筛查频率的清零效果,提出了改进的随机 SEIR 模型,使用这种模型模拟疫 情的变化过程,然后分析比较一天一次核酸和三天一次核酸两者的清零效果;该模型加入了核酸筛查效果,建立了 考虑核酸筛查的随机 SEIR 模型,然后根据每日社区(不含隔离管控区域)新增患者人数使用线性回归对参数进行 求解,利用小批量随机梯度下降法和余弦调节器对参数的求解过程优化,最后利用参数和模型模拟疫情的发展变 化;对比模型一天一次核酸筛查阳性数量和实际数量,发现两者数量基本一致,所以该随机 SEIR 模型能够较好地 模拟疫情的变化;使用该随机 SEIR 模型模拟一天一次核酸筛查和三天一次核酸筛查,并且计算一天一次核酸筛查 和三天一次核酸筛查的核酸检测成本以及患者(仅计算核酸筛查发现和发病人群)的治疗费用,结果发现社区一天 一次核酸筛查比三天一次核酸筛查拥有更好的清零效果,而且一天一次核酸筛查的成本更低。  相似文献   
523.
在重大传染病疫情情境中,信息源选择是公共部门和社会公众获取信息的基础,也是应急决策的重要依据。本研究以智库双螺旋法为基础,构建了疫情信息源选择模型。通过北京散发疫情案例探究了公共部门信息源选择特征与应用成效。以609份问卷数据为基础建立并验证了结构方程模型,得出社会公众信息源选择规律与影响因素。本研究发现公共部门的信息源应用类型全面,应用方式不够成熟;社会公众信息源选择的种类不平衡、多样性不足,受到质量、可得性、态度等因素的影响。最后,本研究提出规范疫情信息源选择行为、保存应急决策信息价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524.
基于配体指数富集系统进化技术筛选闭锁连接蛋白-1的核酸适配体,最终筛选到15条ZO-1的核酸适配体(APTZO-1).排除线性结构与相似结构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表征了9条APTZO-1与ZO-1亲和力的大小,排序依次为:APTZO-1 8>APTZO-1 2>APTZO-1 7>APTZO-1 13>APTZO-1 1>APTZO-1 5>APTZO-1 15>APTZO-1 12>APTZO-1 4.采用Cy5荧光基团标记APTZO-1 8(Cy5-APTZO-1 8),证实了其能对人结直肠腺癌细胞(Caco-2)与人脑微管内皮细胞(hCMEC/D3)的ZO-1进行荧光定位与半定量分析,且与基于ZO-1抗体法的免疫荧光与蛋白印迹实验结果基本相似.本研究首次筛选到了ZO-1的系...  相似文献   
525.
科技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驱动力。除了技术上的创新,理论上的科学概念创新也是高质量科学创新研究的关键组成部分。本研究首先基于智库双螺旋法的问题解析法对科学概念创新进行了问题界定、分析了科学概念创新的主观性和客观性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细化分解和作用机制阐述,然后将科学概念创新过程总结为“科学问题提出-试探性解答-新概念明朗-新概念验证和修正”4个发展阶段,最后表达了科学概念创新的最终目标应是开创一种研究范式的观点。本研究还认为,科学概念是科研人员基于历史资料,在外界环境影响下,遵从科学概念发展规律,在严谨的逻辑思维、生动的形象思维、突发性的灵感思维等综合作用下的科学抽象产物,而综合性、集成性的创造性思维是科学概念创新的关键。  相似文献   
526.
核酸结构设计因简单的碱基配对法则而获得预测结构的能量支持,且具备更强的折叠合成结构,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然而,核酸碱基的化学多样性缺乏,使得核酸结构在功能上多样性比蛋白质弱,因而限制了其在实际中的应用.本文聚焦核酸分子工程,尤其是对核酸结构以及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研究;基于核酸结构的空间可寻址性,实现了多种材料在核酸结构上的位点可控的修饰;基于对核酸分子序列的设计,还实现了核酸分子间反应动力学参数的连续微调.此外,设计构建了合成分子化学反应网络、分子机器及核酸基生物材料,并将这种绿色生物材料应用于生物分子识别、生物膜表面工程及生物催化等方向.  相似文献   
527.
基于人才生态学理论视阈,以湖北省81位院士为研究对象,探究影响科技人才成长的“双螺旋”因素以及在内外生态系统双循环的动态影响下高层次科技人才的成长特征,并提出高层次人才成长周期模型。研究发现,以院士群体为代表的高层次科技人才具有以下成长特征:多元化的高等教育是院士成长的基础;区域经济条件是院士成长的助推器;合理的工作流动是院士成长的加速器;院士的平均成长周期为27年;适当兼职对院士成长具有推动作用;海外留学及博士后经历有效促进院士的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