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2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14篇
丛书文集   15篇
教育与普及   148篇
理论与方法论   9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761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龙门山造山带中生代花岗岩带成因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总结了龙门山造山带印支末 -燕山期花岗岩带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演化规律。在探讨其成因及构造意义的基础上 ,将龙门山造山带与传统的 A型与 B型俯冲带的岩浆作用进行了对比 ,指出龙门山造山带的岩浆作用的不同特点是其区别于传统 A型、B型及其他的一些内陆挤压俯冲带的重要证据  相似文献   
32.
丁林  来庆洲 《科学通报》2003,48(8):836-842
最近几年的调查发现, 与高喜马拉雅相似, 在冈底斯地块上广泛发育浅色花岗岩. 应用Th-Pb及40Ar/39Ar等定年手段分别对冈底斯浅色花岗岩的形成年代及热历史进行了限定, 独居石Th-Pb结晶年龄约为140 Ma, 40Ar/39Ar白云母冷却年龄约为130 Ma. 结合前人的构造变形研究及古地理分析, 认为冈底斯地块在约140~130 Ma发生地壳的缩短加厚及快速隆升作用. 与南美安第斯山高原类似, 冈底斯地块(高原)的早期加厚及隆起是新特提斯洋沿冈底斯地块南部俯冲及冈底斯地块北部班公-怒江洋逐渐封闭的结果. 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最后碰撞之前, 组成高原的各地块就有着增厚的地壳, 存在较高地形的山脉, 通过岛弧拼贴, 碰撞后高原可以迅速增厚、隆起、扩展. 高原的变形不是均匀的, 而是集中在地壳较薄的软弱带.  相似文献   
33.
一、我省技术交易现状 近几年随着长江三角洲等经济区崛起、西部地区大开发的实施,广东原有的政策优势与地理的优势已逐步减弱,广东的企业需要重新树立新的优势,就必须加强技术引进、技术开发及技术创新,加快进入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34.
Cycasrumphii长期被误认为是中国华南地区常见分布或广泛培栽的苏铁种类,中名称之“华南苏铁”。作研究表明,C.rumphii在我国大陆并不分布,而且栽培稀少,而所谓的“华南苏铁”属错误鉴定,实际是指台湾苏铁(C.taiwaniana)、仙湖苏铁(C.fairylakea)与四川苏铁(C.szechuanensis)等一类苏铁。“华南苏铁”一名应予以废弃,而恢复C.rumphii的中名刺  相似文献   
35.
查明华南板块的地壳精细结构,厘清不同块体的地壳物质属性和构造边界特征,对研究华南成矿带的深部动力学成因以及华南板块的形成演化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新方法的发展和对多类型数据的深入挖掘,对壳内精细结构的分辨率逐渐提高,有鉴于此,本研究通过收集华南地区地震台站的波形数据,利用背景噪声面波和布格重力异常联合反演华南板块的地壳S波速度结构.结果表明:联合反演模型获取的布格重力异常与观测重力值拟合较好,印证了新方法的可靠性;上地壳内主要沉积盆地呈现明显的低速特征,地壳厚度由西到东呈现减薄的趋势,且在中地壳内,江南造山带南段的地壳结构呈现北东向的高低速带状穿插分布,在南北重力梯度带和江山-绍兴-萍乡-永州一线存在“蘑菇云”形状的中地壳隆升;随着深度的增加,在21~30 km下地壳,速度的横向变化不再与地壳浅层主要构造相对应,整个区域的速度分布呈现东高西低的趋势,且随着深度的增加这一特征越发明显;在30~40 km深度上,速度变化的东西分界与南北的布格重力异常梯度带近似重合.据此推测,江南造山带与扬子和华夏地块的构造边界分别沿着九江-常德-吉首-铜仁-百色一线和江山-绍兴-萍乡-永州-柳州-钦州一线;区...  相似文献   
36.
【目的】花岗岩体在我国东南山地丘陵地区经常出露。风化花岗岩的性质变化较大,严重影响隧道、桥梁和边坡等道路工程建设,需要对花岗岩体进行物探勘察与评价。【方法】本研究根据野外花岗岩体物探勘察和开挖情况,建立不均匀风化花岗岩地质模型,设计随机震源,进行被动源地震记录模拟。【结果】模拟结果表明,大量随机震源激发的地震波,在不同花岗岩地层中具有明显不同的传播特征;不同地质模型的被动源地震记录具有明显差异。【结论】被动源地震记录能够反映花岗岩地层性质的变化,为利用正演进一步研究野外观测装置和反演参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7.
《中国西部科技》2009,8(14):41-41
近日,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科研人员经过长期观测和研究发现,在玉米地里间种一些豆科作物,玉米富集重金属镉的能力可以大幅提高,特别是在营养生长阶段,间种鹰嘴豆可使玉米对镉的富集能力提高3倍,生物富集系数达2,转移系数达0.55。这一发现为玉米应用于清除土壤重金属提供了无二次污染的新技术。研究还发现,籽粒苋是具有超强能力富集镉的植物,在与玉米间种时,地上部富集镉浓度可达50mg/kg以上。  相似文献   
38.
39.
华南新的寒武纪生物地层序列和年代地层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彭善池 《科学通报》2009,54(18):2691-2698
生物地层和年代地层是地球科学中最常用的划分地层的方法和地层对比的标准. 简要回顾了1978年以来我国华南斜坡相寒武纪生物和年代地层的研究. 介绍了1988年以来逐步形成的华南寒武纪生物地层序列和年代地层系统, 并对两者做了新的修订. 修订后的华南生物地层序列包含36个生物带和一个“贫化石带”, 所有生物带的底界都用单个物种(带化石)的首现定义; 修订后的华南年代地层系统由4统10阶组成, 其中包含了在湘西北建立的“芙蓉统”、“排碧阶”和“古丈阶”3个全球年代地层单位, 2个“金钉子”和2个被国际地层委员会寒武系分会接受的、定义全球寒武系阶的底界的“国际纽带点”. 华南的生物和年代地层系统是目前被国内外接受的中国划分标准. 对今后进一步完善这两套地层系统也提出了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40.
藏南也拉香波穹隆早渐新世地壳深熔作用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藏南也拉香波穹隆位于近东西向展布的北喜马拉雅片麻岩穹隆(NHGD)最东端, 主要由石榴角闪岩、石榴云母片麻岩、花岗岩和淡色花岗岩组成, 提供了限定NHGD形成和演化的重要机会. SHRIMP锆石U-Pb地质年代学研究表明该穹隆中的淡色花岗岩形成于(35.3±1.1) Ma, 明显老于位于该穹隆以西类似的淡色花岗岩. 淡色花岗岩的全岩Sr和Nd同位素组成揭示该花岗岩是石榴角闪岩和变泥质岩混熔的结果, 其中角闪岩部分熔融起主导作用. 在喜马拉雅造山带早期岩浆作用中, 角闪岩脱水部分熔融作用要强于泥质片麻岩, 是促使藏南拆离系开始活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