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05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60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54篇
教育与普及   567篇
理论与方法论   10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2671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183篇
  2013年   186篇
  2012年   216篇
  2011年   236篇
  2010年   197篇
  2009年   186篇
  2008年   195篇
  2007年   157篇
  2006年   133篇
  2005年   145篇
  2004年   132篇
  2003年   112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91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55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通过对东营凹陷八面河地区广利东洼陷边缘坡折带的识别标志、成因机制以及演化规律的研究,总结了该区坡折带对于地层岩性圈闭的控制作用,以便为地层岩性油气藏的勘探提供依据.研究表明,该区广利东洼陷边缘发育挠曲坡折带和断裂坡折带,构造活动是形成坡折带的主要因素.坡折带的演化规律与构造活动的阶段性演化或幕式构造作用相对应,也表现出多期性、幕式活动和差异性活动的特点,而且坡折带规模与构造活动大小有关.坡折带对地层岩性圈闭的控制主要表现为:坡折带附近是地层岩性圈闭发育的有利区带;规模较大的坡折带控制了多数地层岩性圈闭,地层岩性圈闭在纵向上发育具有继承性特点;坡折带在横向上可以存在较大的变化,可形成不同的圈闭类型;坡折带控制下的地层岩性圈闭含油气性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32.
我国湘西大马-亥冲口-峨梨塘地区有大量三叶虫化石产出,它是我国南方已知含丰富化石产地之一.此地同样也是我国寒武系地层出露最完整的地区之一.特别是黔东和湘西交界处,寒武系岩石出露相当好,未变形,易辩认.部分产自亥冲口剖面的多节类三叶虫由现作者近年出版在别处,本文重点介绍几个近年新发现产自大马剖面的三叶虫.  相似文献   
33.
新疆库鲁克塔格地区早寒武世西大山组蠕虫状化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疆库鲁克塔格地区早寒武世西大山组发现大量蠕虫状化石和少量海绵动物化石.蠕虫状化石一般长为50 mm以上,宽为0.3-1.4 mm,皱节微细,每毫米长度内有3-10条不等,被认为是Sabellidites cambriensis Yanichevsky,1926化石,是目前报道的Sabellidites化石产出最高层位.  相似文献   
34.
井身结构设计必封点综合确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库车地区深井超深井井下复杂情况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地层岩性和地层压力等影响因素,根据已有资料,用随机理论方法确定发生井下复杂情况的概率密度函数,得出井下复杂情况发生的位置及可能性,提出新的井身结构必封点确定方法。应用实例表明,用随机理论方法确定井下复杂情况是可行和有效的,井身结构设计中必封点的确定原则并不惟一,设计者应根据经验和实际情况加以取舍。  相似文献   
35.
Ulmus harutoriensis Oishi et Huzioka角质层特征及古环境意义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根据大量室内实验分析,对产于云南腾冲的植物化石Ulmus harutorensis Oishi et Huzioka的角质层进行了细致研究,揭示了Ulmus harutoriensis叶的表皮构造,其主要特征为:上表皮厚1.1μm,下表皮厚小于1μm,上表皮细胞大于下表皮细胞、毛基少、气孔器很小、只在下表皮发育、无规则型、散生、下陷较浅,在此基础上结合其他资料推测了古气候变化,并与现生Umlus pumila L。同时进行了气孔密度和气孔指数的统计,用生物学的方法推测了古大气CO2浓度,讨论了Berner的碳平衡模型。  相似文献   
36.
变形双重介质分形油藏渗流流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变形双重介质分形油藏渗流问题的压力不稳定响应 ,考虑了储层的双重介质特征和分形特征以及应力敏感地层中介质的变形问题 ,建立了新的应力敏感地层双重分形介质数学模型 ,包括只有裂缝发生形变和裂缝与岩石同时发生形变时定产量生产的两类数学模型。渗透率依赖于孔隙压力变化的流动方程是强非线性的 ,故采用数值方法求解了这些数学模型。探讨了分形参数、变形参数和双重介质参数变化时压力的变化规律 ,给出了典型的压力曲线图板。这些结果可用于试井分析。  相似文献   
37.
长成冻时间的深部调驱剂是以 HPAM为主的复配聚合物 ,由树脂交联剂 1 0 3交联形成的 .由冻胶强度级别的划分定性地测定成冻时间和突破真空度的方法定量测定冻胶强度 .评价了不同聚合物、交联剂及矿化度在不同温度下的成冻时间及强度 ,并作出了成冻时间及强度等值图 .结果表明 :成冻时间在 1~ 3 0 d范围内可调 ,强度 (即 p BV值 )在 - 0 .0 6 0~ - 0 .0 3 0 MPa范围内可调 .由成冻时间和强度等值图可找出具体地层条件下的不同成冻时间及不同强度调驱剂配方  相似文献   
38.
基于钻孔信息的地层数据模型研究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为了建立城市三维数字地层信息管理系统 ,提出了一种适合工程地质和岩土工程学科特点的地层数据模型———基于钻孔信息的地层数据模型 .该模型采用了面向对象的方法 ,因此其数据结构的类层次关系、模型的构造过程等条理清晰 ,而且能与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有机结合 .同时 ,该模型借助于Delaunay三角网来构造二维和三维拓扑关系 ,大大简化了三维形体之间复杂的拓扑关系 ,而且借此可以处理地层数据模型中的断层等突变信息 .利用这一数据模型 ,可以较好地模拟三维地质实体的真实景观  相似文献   
39.
汤贤赞  陈忠  颜文  陈木宏 《科学通报》2003,48(5):491-495
通过西太平洋暖池温区中心WP 92-5 柱样沉积物磁性地层学、磁化率和δ 18O等测试与分析, 获得了布容正极性期内哥德堡、莫诺湖(Mono Lake)和蒙哥(或Maelifell)3个短暂的地球磁场漂移, 它们发生的时间约12.1~11.3, 25.0~24.0和31.0~28.0 kaBP; 并从该柱样的磁化率记录中发现Younger Dryas (YD)和Heinrich冷事件沉积层. YD 冷事件出现于30~22 cm, 年龄约11.5~10.6 kaBP; Heinrich层中的H1, H2和H3冷事件分别出现于51~39, 108~91和140~126 cm, 发生时间约15.1~13.0, 25.0~22.1和30.6~28.2 kaBP, 与大西洋中部SU90-09柱样沉积物磁化率所记录的H1, H2和H3冷事件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表明磁化率的变化可能是气候频繁颤动特征在大洋沉积中的一个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40.
广西东罗二叠-三叠系界线Ni-Ir异常与(竹蜓)类的绝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新平  郝维城  杨守仁 《科学通报》1997,42(12):1307-1308
<正>自W.Alvarez首次利用铱异常解释白垩-第三纪撞击事件及生物大量绝灭以来,在全球已发现了70处以上的白垩-第三系Ni-Ir异常.而比白垩第三纪生物绝灭更大的二叠-三叠纪之交是否也发生过类似的事件,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