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3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107篇
系统科学   48篇
丛书文集   50篇
教育与普及   168篇
理论与方法论   40篇
现状及发展   9篇
综合类   192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112篇
  2010年   126篇
  2009年   161篇
  2008年   152篇
  2007年   130篇
  2006年   126篇
  2005年   130篇
  2004年   127篇
  2003年   124篇
  2002年   110篇
  2001年   101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MVC模型2和Struts框架在大型Web服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Struts、Servlet、Xml和数据库连接池技术,讨论了MVC模型2和Struts结构,给出了利用这些技术实现的大型Web应用的系统总体结构和体系模型,说明了其功能,并详细阐述了其中的一些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42.
利用安全性转基因技术中的共转化法, 将分别含有p13W4双元载体(含有潮霉素抗性基因、gus报告基因以及反义蜡质基因片段)和p13W8双元载体(无潮霉素抗性基因和gus报告基因, 只含有反义蜡质基因片段)的根癌农杆菌以1:9的比例混合导入超2-10高产水稻新品系中, 获得34棵转基因植株. PCR分析转基因T0代植株, 结果显示, 有15株是共转化植株, 共转化率为44.1%. 利用p13W4双元载体上的gus报告基因从T1代种子中淘汰具有报告基因及抗性标记基因的转基因后代, 再利用PCR检测从T1代植株中获得只有反义蜡质基因的植株. Southern blot杂交分析证实, p13W8双元载体T-DNA已整合进入无抗性标记及报告基因的转基因后代基因组中. T2代成熟种子直链淀粉含量分析显示, 转基因植株糙米直链淀粉含量比对照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幅度最大的比对照降低28.61%. 由于获得的转基因后代只有目的基因而无抗性选择标记基因和报告基因, 而且水稻中的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已降低, 它们既可被用于筛选软米材料, 也可视为是能够用于其他水稻稻米食味品质改良的水稻新资源.  相似文献   
43.
XML技术在开放式电子图书出版物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互联网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从电子出版的角度探讨XML技术在开放式电子出版领域的整合和应用,分析电子图书出版的现状,并探讨XML技术,如CCS,XSL,DOM,SAX,DTD,XML Schema等在这一架构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功能,展望了未来基于XML技术的跨媒体出版和制作.  相似文献   
44.
水稻半矮秆基因sd-g的精细定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矮秆基因的发掘、研究和利用是水稻株型改良育种和植物生长发育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基础. 利用新桂矮双矮与02428杂交产生的F2群体对sd-g进行了精细定位. sd-g基因首先被定位在水稻第5染色体上微卫星标记RM440和RM163之间, 遗传距离分别是0. 5和2.5 cM. 为了进一步精细定位sd-g基因, 利用已经公布的水稻基因组序列, 在sd-g基因附近区域寻找微卫星序列并发展新的标记, 在RM440和RM163之间发展了9个微卫星标记. sd-g基因被进一步定位在SSR5-1和SSR5-51之间, SSR5-1与sd-g之间距0. 1 cM, SSR5-51与sd-g之间相距0. 3 cM, 而SSR418与sd-g表现为共分离. 以此为基础, 构建覆盖sd-g基因区域的BAC重叠群, sd-g基因被定位在AC105319约85 kb的区段上, 这为sd-g基因的图位克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5.
富硒乳酸菌抗肝损伤小鼠红细胞脂质过氧化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60只健康雌雄对半成年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C组),富硒乳酸菌组(Se组),CCl4-富硒乳酸菌组(CCl4-Se),CCl4注射组(CCl4组),通过腹腔注射CCl4诱发肝损伤,分别在第2、4、6周采集血样并测定红细胞溶血液中GSH-Px、GST和SOD活性及MDA含量.研究富硒乳酸菌对CCl4诱发肝损伤小鼠红细胞脂质过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显示,在整个实验期内,SOD各组间未见明显差异;GST表现为Se组最高,呈上升趋势,且在第6周高于或明显高于其他符组,CCl4组低于或明显低于C组和CCl4-Se组,C组和CCl4-Se组相近;C组、Se组和CCl4-Se组GSH—Px活性无明显差异,而CCl4组随负荷时间呈下降趋势,第4周后明显低于其余三组.C组和CCl4-Se组的MDA无明显差异,Se组整体水平低于或明显低于其它三组,CCl4组高于或显著高于其它三组.提示CCl4诱发肝损伤小鼠红细胞脂质过氧化变化剧烈,富硒乳酸菌制剂能通过抗损伤保护以及增强抗氧化酶活性发挥有效作用.  相似文献   
46.
网络系统中的公式表达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网络系统中的公式表达,提出了一种基于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的公式标记语言FML(Formula Markup Language).首先分析了FML与网络系统的关系以及FML与MathML的联系和区别,阐述了、ML和MathML并不适合于网络上的传输应用,而且不能作为成熟的规范指导实际应用;然后描述了FML语法,阐述了用FML来表达公式的实现技术,提出了在网络系统中解析和再现FML的工具FML Viewer.探讨FML及其应用,对于XML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7.
研究了意大利蜜蜂(A.m.ligustica)4个王浆、蜂蜜生产性能不同品系-美意(Em)、澳意(Eo)、苏意(Es)和平湖浆蜂(Ep)的MDHⅡ同工酶基因型频率、基因频率及杂合纯合度.试验发现,MDHⅡ的a、b、c三个等位基因在4个品系中出现的频率不同.c在Em、Eo、Es和Ep中的基因频率分别为0.507、0.483、0.680和0.820,为优势等位基因.该结果表明在产浆性能高的品系中c基因频率较高,意味着可将c基因频率作为意蜂王浆产量性能的一个遗传标记.等位基因a在Em、Eo、Es和Ep中频率分别为0.323、0.263、0.193和0.087;在Em中出现的频率最高.而等位基因b在Eo中频率(0.253)高于其他3个品系(Em,0.170;Es,0.127;Ep,0.093).Ep的纯合度最高,达0.753,高于Em(0.533)、Eo(0.633)和Es(0.540).经独立性检验,4个意蜂品系MDHⅡ同工酶的基因型频率、基因频率、纯合度均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  相似文献   
48.
水稻雄性不育突变体OsMS-L的遗传与定位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通过对粳稻9522辐射诱变, 得到一隐性核不育的水稻雄性不育突变体OsMS-L, 对OsMS-L进行组织切片观察发现, 在小孢子时期绒毡层不退化, 小孢子不能发育成花粉粒. 花粉发育后期绒毡层异常增大, 小孢子破碎. OsMS-L与籼稻龙特甫B杂交, 自交获得F2代分离群体进行遗传定位. 通过遗传定位方法, 首先将突变基因座位定位在水稻第2染色体SSR标记RM109和RM7562之间. 为了对OsMS-L座位进行精细定位, 我们在RM109和RM7562之间发展了11对有多态性InDel分子标记, 将该基因座位定位在LHS10和LHS6之间, 距离二者都为0.4 cM, 物理距离为133 kb, 为最终克隆OsMS-L基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9.
分子标记是一种新型的遗传标记,它具有独特的优越性,被广泛地应用于生物学研究的各个领域,本文就当前分子标记的主要类型、特点及在果树品种鉴定、遗传多样性、系谱分析、连锁图谱的构建和基因标记等种质资源研究中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50.
浅蛤属(Macridiscus)包括3个形态非常相似的物种,即黑浅蛤(M .melanaegis)、等边浅蛤(M .multifarius)和半步目浅蛤(M .semicancellata),其中前二者为同域分布.根据形态学特征,浅蛤属物种较难区分.本研究以改进的CTAB法提取浅蛤个体基因组DNA 后,用引物Macr_CO1_F16834和Cytb_Macr_R2PCR 配对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线粒体DNA控制区至细胞色素b基因(Cytb)的DNA 片段并进行序列测定,结果发现在黑浅蛤控制区偏3′端,存在该种特有的长度为363bp的数目可变串联重复序列(variablenumberoftandemrepeat,VNTR),种内因该VNTR出现1~3次不等的串联拷贝,而表现出广泛的长度多态性和个体内线粒体异质性现象,这是目前在动物线粒体控制区中发现的最大的VNTR;在半步目浅蛤的控制区的偏3′端,则同时存在14和17bp的2个较短的VNTRs,该物种也因这2个VNTRs的拷贝数目不同,而存在广泛的长度多态性;而等边浅蛤的该段序列长度保守,没有与其他物种共享的VNTR.以该段序列作为分子标记,运用PCR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浅蛤属物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