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84篇
  免费   222篇
  国内免费   546篇
系统科学   16篇
丛书文集   355篇
教育与普及   1038篇
理论与方法论   171篇
现状及发展   64篇
综合类   7308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41篇
  2022年   141篇
  2021年   178篇
  2020年   112篇
  2019年   121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111篇
  2015年   139篇
  2014年   387篇
  2013年   261篇
  2012年   308篇
  2011年   410篇
  2010年   338篇
  2009年   426篇
  2008年   556篇
  2007年   459篇
  2006年   417篇
  2005年   397篇
  2004年   361篇
  2003年   396篇
  2002年   374篇
  2001年   359篇
  2000年   293篇
  1999年   256篇
  1998年   233篇
  1997年   221篇
  1996年   239篇
  1995年   199篇
  1994年   201篇
  1993年   167篇
  1992年   157篇
  1991年   118篇
  1990年   103篇
  1989年   88篇
  1988年   51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4篇
  1947年   1篇
  194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1.
为了克服Ge雪崩光电二极管(APD)中因Ge的电子与空穴的碰撞离化系数相差不大带来的的较大噪声的缺点,拟研制一种新的器件--Ge/Si的吸收倍增分离雪崩光电二极管(SAM-APD). 先在n-Si衬底上用B+ 注入和分子束外延(MBE)2种方法分别形成p-Si,然后用MBE的方法在其上外延一层Ge膜.利用透射电镜、X光双晶衍射、Hall剥层测量等方法对Ge膜的单晶质量、电特性以及材料的p-n结特性做了分析比较,得到的结论是:Ge膜的单晶质量、电特性都比较好,直接生长的Ge膜的质量要优于经离子注入的Ge膜;但p-n结特性却是经离子注入的要好于直接生长的.  相似文献   
512.
磁性多层膜中SiO2/Ta界面反应及其对缓冲层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磁性多层膜常以金属Ta作为缓冲层,利用磁控溅射方法在表面有300nm厚SiO2氧化膜的单晶硅(100)基片上沉积了Ta/NiFe/Ta薄膜,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该薄膜进行了深度剖析,并且对获得的Ta4f和Si2p的高分辨XPS谱进行计算机谱图拟合分析,结果表明在SiO2/Ta界面处发生了化学反应;15SiO2 37Ta=6Ta2O5 5Ta5Si3,该反应使得界面有“互混层”存在,从而导致诱发NiFe膜(111)织构所需的Ta缓冲层实际厚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513.
纳米Fe-In2O3颗粒膜的磁性和巨磁电阻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林  刘宜华  黄宝歆 《科学通报》2002,47(19):1465-1468
采用射频溅射法制备了纳米“铁磁金属-半导体基体”Fe-In2O3颗粒膜,研究了Fex(In2O3)1-x颗粒膜样品的磁性和巨磁电阻效应,实验结果表明;当Fe体积百分比为35%时,颗粒膜样品的室温磁电阻变化率△ρ/ρ0数值达到4.5%,Fe0.35(In2O3)0.65颗粒膜样品的磁电阻变化率△ρ/ρ随温度(T=1.5-300K)的变化关系表达;当温度低于10K时,△ρ/ρ0数值随温度的下降而迅速增大,在温度T=2K时△ρ/ρ0达到85%,通过研究颗粒膜低场磁化率X(T)温度关系和不同温度下的磁滞回线,证实当温度降低到临界温度Tp=10K时,颗粒膜中结构变化导致磁化状态发生“铁磁态-类自旋玻璃态”转变,Fe0.35(In2O3)0.65颗粒膜样品的磁电阻变化率△ρ/ρ0在温度低于10K时的迅速增大,可能是由于纳米“铁磁金属-半导体基体”Fe0.35(In2O3)0.65颗粒膜样品处于“类自旋玻璃态”时存在特殊的导电机制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514.
确定了室温下NO2分子在524-529.5nm区域的5个新振动带,并分析了每个振动带的转动结构,确定了这些带的带源、转动常数以及旋-转耦合常数等分子常数,实验结果表明,所有得到转动标识的谱线均属于平行跃迁, 电子激发态的振动能级与电子基态的高振动能级之间存在强烈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515.
论述了磁性氧化铁牺牲阳极生产的必要性、工艺技术条件 (压块压力、烧结温度、烧结时间 )及产品性能等。该阳极的化学成分为 90 %mol (以Fe2 O3 表示 )的Fe3 O4和 10 %molMe1O混合物 ,粒度 <16 μm。研制出的磁性氧化铁牺牲阳极样品结构致密 ,电阻率小 (0 .0 0 7Ω·cm) ,在 2 0 %HCl溶液中腐蚀失重率为 0 .72 % h。结果表明 :采用粉末冶金法生产此种磁性氧化铁牺牲阳极可以做到工艺顺利、牺牲阳极的结构致密、电阻率小、抗腐蚀性能良好。其中以 11# 牺牲阳极的性能为最好。其工艺条件为成型压力 1 2t cm2 ,烧结温度 110 0℃ ,烧结时间 5h。  相似文献   
516.
福建省桫椤科植物的分子分类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桫椤科科下等级设立长期以来存在一定的争议,以福建省内5种桫椤科植物刺桫椤(Alsophila spinulosa(Hook,)Tryon)、黑桫椤(Gymnosphaera podophylla(Hook.)Copel.)、针毛桫椤(G.metteniana (Hance)Tagawa)、粗桫椤(G.hancokii (Copel,)Ching)、牛姆林桫椤(G.niumulinensis Li,Chen et Deng)(新拟)为材料,采用改进的CTAB法获得了纯度较高,得率高,片段完整(片段大小均大于23kb)的基因组DNA,并运用RAPD技术对这5种桫椤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从40个10-mer随机引物中筛选30个有效引物,产利用这30个有效引物共扩增出1073条DNA带,利用UPGA法以桫椤科的5个种的种间亲缘关系进行聚类分析,得出5个种的DNA分子分类系统图。结果表明,可以分为毛桫椤、棘桫椤和黑桫椤3组,平均遗传距离为0.61,符合属间的关系,从而确定了RAPD技术用于桫椤植物分子分类研究的可行性。结合前人在形态解剖学方面的工作,提出这5种桫椤科植物可以分为3个类群,即刺桫椤类、黑桫椤类和针毛桫椤类,并提供了3个类群的检索表。  相似文献   
517.
一株具抗肿瘤活性的北极细菌的筛选及分子鉴定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在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期间,从北极海域采集了水体,沉积物等样品,从中分离得到一批嗜冷细菌,采用MTT法对这些北极海洋细菌进行了细胞毒活性物质的筛选,得到一株具有细胞毒活性的菌株。采用16SrDNA序列分析及系统发育分析方法对该株菌株进行了分子鉴定。  相似文献   
518.
链烷烃分子结构特征与熔点的变化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链烷烃的分子结构特征基础上,根据分子热力学中的Lennard-Jones势能函数式,提出了链烷烃的熔点计算模型,以正癸烷和4种主链碳原子数分别为4、5、6、7的支链烷烃为模型化合物进行相关分析,得出模型方程,将其用于30种含碳原子数为2-31的直链烷烃和48种主链碳原子数为4-7的支链烷烃的熔点进行估算,平均绝对误差为4.70℃,平均相对误差为2.59%,其估算精度远优于已有的献报导。  相似文献   
519.
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细胞质雄性不育(CMS)的研究不仅在杂种优势利用上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而且在研究核质互作方面具有重要理论意义,文中主要从CMS的胞质基因载体和核基因组对CMS的影响两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植物CMS分子机理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20.
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理论化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子间相互作用是分子中一类重要的作用,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研究已引起科学界的广泛关注并逐渐成为化学科学研究领域中最为活跃的科技前沿热点之一。本文综述了分子间作用的理论化学研究的内容和进展,并对该领域的研究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