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14篇
  免费   118篇
  国内免费   119篇
丛书文集   189篇
教育与普及   125篇
理论与方法论   12篇
现状及发展   21篇
综合类   3504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152篇
  2013年   132篇
  2012年   160篇
  2011年   167篇
  2010年   169篇
  2009年   233篇
  2008年   219篇
  2007年   202篇
  2006年   227篇
  2005年   179篇
  2004年   161篇
  2003年   146篇
  2002年   143篇
  2001年   172篇
  2000年   118篇
  1999年   80篇
  1998年   101篇
  1997年   101篇
  1996年   68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7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21.
在298K时测定了DyCl3在DMF和水混合溶剂中的电导率,根据λ=(k液-k剂)×10-3/c公式求得DyCl3的摩尔电导率λ值,按公式λ=λ0(1-βc(1/2))作图外推求得DyCl3在DMF和水混合溶剂中的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λ0值。  相似文献   
122.
根据溶胶凝胶法纳米粉体的制备工艺,以钛酸丁酯为前驱体制备出凝胶,经研磨煅烧,得到粉米TiO2粉体。对凝胶粉末进行了热分析测试,不同温度下的煅烧产物的表面分析显示,随煅烧温度的升高粉体发生固结,比表面积急剧下降。对产物的晶相结构XRD分析表明低于700℃煅烧得到的TiO2粉体均为锐钛矿型晶相,无金红石型晶相出现。  相似文献   
123.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掺入碳量子点(CQDs)的TiO2纳米复合光催化剂,通过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进行表征,并在可见光下降解亚甲基蓝(MB)染料溶液以评价其光催化性能.研究表明,CQDs具备上转换荧光特性,掺入CQDs的TiO2样品可见光响应明显提升.水热法180℃下反应6h制备的CQDs,其溶液加入量为10mL时TiO2/CQDs样品光催化活性最高,115min后MB的降解率达80%.TiO2/CQDs样品主要以锐钛矿相存在,颗粒呈球形,比表面积高达200m3·g-1.  相似文献   
124.
更正说明     
正《科技导报》2014年第4/5期第34~39页刊登的赵卫等的论文"海藻纤维素气凝胶:从绿潮到新材料"中,图1引用了牛建峰、范晓蕾、潘光华等刊登在《海洋科学》2008年第8期第30~33页的论文"青岛海域大面积聚集漂浮浒苔的显微观测"的图3,张晓雯、毛玉泽、叶乃好等刊登在《中国水产科学》2008年第5期第822~829页的论文"黄海绿潮浒苔的形态学观察及分子鉴定"的图4。  相似文献   
125.
采用溶胶凝胶法和旋涂法在磁性金属镍片衬底上制备了有机铁电薄膜P(VDF-TrFE),利用X射线衍射仪及振动样品磁强计表征了Ni/P(VDF-TrFE)样品的晶体结构和金属镍片的磁学性质,结果表明,旋涂制备所得有机P(VDF-TrFE)薄膜结晶形成了β相,镍片的饱和磁场约为2 000 (kAm-1/4π).利用静电计和锁相放大器,研究了样品的电学性质和不同磁场方向的磁电耦合效应.可以发现,金属镍片作为磁性衬底制备得到的Ni/P(VDF-TrFE)属于复合多铁性材料,该材料的磁电耦合效应具有各向异性,表现为平行方向大于垂直方向.实验所得结果为复合多铁性材料的制备和测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6.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不同质量分数V掺杂的SrTiO_3光催化剂粉体(V-SrTiO_3),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激光粒度仪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用亚甲基蓝(MB)催化降解实验评价其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V掺杂后SrTiO_3仍然保持钙钛矿结构,V5+进入晶格对Sr2+进行了替位掺杂,晶格常数变小;热处理温度升高,样品发生热团聚;V掺杂后SrTiO_3的催化活性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并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光催化降解率先增加后降低;当n(V)∶n(Ti)=1.5∶100,热处理温度为800℃下制备的样品催化活性高达90.5%.  相似文献   
127.
目的:探讨凝聚胺法与微柱凝胶法在基层医院临床输血中的应用.方法:收集武威市凉州医院2015年3月~2015年12月住院患者需要输血的病人461例,先用凝聚胺法进行交叉配血试验,然后用微柱凝胶法进行复核,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用两种交叉配血方法从461例标本中筛查出阳性及可疑标本9例,经鉴定3例为阳性,6例为假阳性;凝聚胺法检出假阳性4例,假阳性率44.44%,微柱凝胶法检出假阳性6例,假阳性率66.67%;3例阳性中凝聚胺法阳性例数2例,微柱凝胶法阳性例数3例.结论:在基层医院的临床输血中应首选微柱凝胶法,对急诊的配发血可选择凝聚胺法,但当时间允许应尽可能选用微柱凝胶法,此法灵敏度高、安全性好,实用性强,适合批量操作;凝聚胺法对鉴别假阳性结果更直接快速,不适合批量操作.  相似文献   
128.
以甲基丙烯酸酯改性硅油(分子量900)、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IBMA)和脲烷二甲基丙烯酸酯(UDMA)为原料,在硫醇作为链转移剂的条件下,通过溶液聚合法合成了一种有机硅改性纳米凝胶(Si15M)。利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核磁共振硅谱(29Si-NMR)、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凝胶渗透色谱(GPC)和透射电镜(TEM)对纳米凝胶进行了表征,确定了纳米凝胶的结构。元素分析,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黏度、硬度和接触角的测试结果表明:有机硅纳米凝胶具有一定的自上浮能力,在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TEGDMA)体系中可自发形成浓度梯度,进而调控梯度光聚合,通过光照可获得组成和硬度呈梯度变化的聚合物;随着纳米凝胶在TEGDMA体系中含量的增加,体系黏度随之增加,且黏度的增加会降低其上浮能力;纳米凝胶能够在光固化膜表面富集,有效降低其表面能,获得更为疏水的表面。  相似文献   
129.
以水热炭为模板,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TiO2光催化剂, 并采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BET比表面积测定等方法, 对催化剂的物相、组成、形貌和比表面积等进行表征。通过光催化降解甲基橙溶液, 评价样品的光催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 与TiO2相比, 以水热炭为模板制备的HTC-TiO2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 在煅烧温度较高时仍保持锐钛矿型。HTC-TiO2具有水热炭的片状结构特征,TiO2颗粒在HTC表面分散较好, 晶体粒径更小, 比表面积增加, 从而提高其光催化活性。当煅烧温度为450ºC时, 以水热炭为模板制备的HTC-TiO2对甲基橙的降解率在550 W碘钨灯光照2小时后达到40.6%, 光催化效率比TiO2(16.2%)提高1.5倍。  相似文献   
130.
采用凝胶-燃烧法合成了CaMoO_4:Tb(3+)绿色荧光粉,借助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荧光光谱仪(PL)对样品的晶体结构、形貌、发光特性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得CaMoO_4:Tb(3+)绿色荧光粉,借助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荧光光谱仪(PL)对样品的晶体结构、形貌、发光特性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得CaMoO_4:Tb(3+)样品为四方白钨矿型结构,平均粒径为450 nm左右;CaMoO_4:Tb(3+)样品为四方白钨矿型结构,平均粒径为450 nm左右;CaMoO_4:Tb(3+)荧光粉在276 nm紫外光激发下发射绿光,色度坐标为(0.2741,0.5683);Tb(3+)荧光粉在276 nm紫外光激发下发射绿光,色度坐标为(0.2741,0.5683);Tb(3+)最佳掺杂量为x=0.025 mol,柠檬酸的最佳加入量为a=n(NO(3+)最佳掺杂量为x=0.025 mol,柠檬酸的最佳加入量为a=n(NO(3-))/n(C_6H_8O_7)=3.5,最佳点火温度为6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