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49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242篇
系统科学   357篇
丛书文集   81篇
教育与普及   46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72篇
现状及发展   19篇
综合类   2181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186篇
  2013年   140篇
  2012年   159篇
  2011年   199篇
  2010年   183篇
  2009年   272篇
  2008年   199篇
  2007年   167篇
  2006年   154篇
  2005年   156篇
  2004年   156篇
  2003年   132篇
  2002年   119篇
  2001年   89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化学正在被“肢解”──学科进化的一个方面ChemistryIsBeing“Dismembered”¥//杨德才(武汉大学武汉430072)化学,在通常意义上被理解为从原子、分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化合、分解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本世纪以来,化学一直处于起伏动...  相似文献   
32.
本文就许靖华教授《祸从天降——恐龙灭绝之谜》一书,讨论地球灾变的生物学意义。作者认为:地球灾变事实的发现没有否定,而是补充和丰富自然选择理论,达尔文主义强调生物进化的渐变性和连续性;生物进化的灾变说强调生物进化的间断性;这是两种不同的自然观。但是,不能认为它们是相互否定的,而是相互补充的。生物学研究既把渐变论作为工作哲学,又把灾变论作为工作哲学,前者适用于生物进化的渐变时期,后者适用于生物进化的灾变(环境危机)时期。  相似文献   
33.
自然观的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人类第一阶段的自然观是人类敬畏自然的自然观,人类考虑不到生命和环境会有系统地进化或衰退。这是客体高于主体的自然观;第二阶段的自然观是生命的进化观,认为持续进化的人类可以主宰自然,战胜自然,是主体高于客体的自然观;第三阶段是生命的诞生,发展到衰亡的全过程的自然观,是人类主动尊重自然规律的自然观,演化又回归了客体高于主体的自然观。  相似文献   
34.
进化的主流     
进化的主流是科学的不断渗透。当处于蒙昧中的人类不能左右自然时,迷信充当了人类进化的主流。各位神灵作为托词被生生造了出来,愚弄自己也欺骗别人。迷信凶狠地扼杀科学的萌芽,经过不计其数的斗争、无数先驱为赛先生殉葬之后,科学终于成为人类进化的主流。  相似文献   
35.
本文报告了在南京发现的蓝色裸甲藻,测定了它的藻胆色素。证明蓝色藻胆蛋白不是山“胞内蓝藻”(Cyanellen)所提供。电子显微镜的扫描表明细胞表面有众多的突起,不是光滑的;横沟内的鞭毛不是“带状”而是由细纤维丝膜状物拉着的螺旋形。透视电子显微镜观察表明,该藻有两个类型的细胞核,即“甲藻核结构”(Dinocaryotic structure)和“真核结构”,(Eucaryotic Structure),真核与叶绿体有一个共同的膜的包被,有一个与原生动物相近似的伸缩泡系统。叶绿体是分枝状,在细胞的边缘位,但也有其它形态。有淀粉颗粒而无“造粉核”或称”“蛋白核”(Pyrenoid),多数位于叶绿体外或之间,类囊体与一般甲藻不同,不是三个排成一条“带”而是两个排列成“带”。有发达的线粒体,和高尔基体;鞭毛不论纵沟内的或横沟内的,其横切面,均为9+2的形式,其纵切面是由纤维丝成束的结构。蓝色色素提取物,可见光最大吸收峰为456nm,与隐藻藻胆色素十分相似。从细胞亚微结构及其色素性质,作者认为它是藻类演化过程中的一个中间类型的甲藻共生体。  相似文献   
36.
苎麻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演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37.
通过分析各类真核生物线粒体和叶绿体基因组的大小与结构,得出这两种细胞器基因组都有小基因组与大基因组两种形式以及与之对应的结构特点,从而都是通过两种进化途径从它们各自祖先的基因组发展成为现代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基因组的结论。比较细胞器基因组与核(类核)基因组的存在和性质,发现类似的两种途径同样可以说明核(类核)基因组的进化。结合这三种基因组的起源问题,提出了一个生物基因组起源和进化的统一模式。  相似文献   
38.
多维函数优化的遗传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求解多变量函数优化问题的遗传算法,在此算法中采用了十进制浮点数基因表示方法,并相应地提出了一种叠加零均值Gauss随机扰动的变异方法,研究表明,对于满足组件假说的多维函数优化问题,这种遗传算法具有较高的搜索效率.  相似文献   
39.
三种国外冷杉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报道了3种国外冷杉的核型。AbiescephalonicaLoud。有9对中部着丝粒和3对近中着丝粒染色体,A.numidicaDeLannonexCarr.文中还讨论了3种冷杉及其氯不组的进化地位。  相似文献   
40.
灵长类酪氨酸酶基因外显子1序列进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酪氨酸酶是黑色素合成当中的关键酶,酪氨酸酶基因的突变将导致白化病,测定了黑猩猩,倭黑猩猩,大猩猩、猩猩、长臂猿、食蟹猴、猴猴9个灵长类中代表物种的酪氨酸酶基因外显子1的DNA序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