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89篇 |
免费 | 80篇 |
国内免费 | 29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5篇 |
丛书文集 | 22篇 |
教育与普及 | 170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22篇 |
现状及发展 | 13篇 |
综合类 | 76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3篇 |
2024年 | 14篇 |
2023年 | 34篇 |
2022年 | 25篇 |
2021年 | 24篇 |
2020年 | 30篇 |
2019年 | 17篇 |
2018年 | 15篇 |
2017年 | 18篇 |
2016年 | 16篇 |
2015年 | 27篇 |
2014年 | 48篇 |
2013年 | 37篇 |
2012年 | 38篇 |
2011年 | 57篇 |
2010年 | 66篇 |
2009年 | 58篇 |
2008年 | 60篇 |
2007年 | 41篇 |
2006年 | 38篇 |
2005年 | 44篇 |
2004年 | 36篇 |
2003年 | 22篇 |
2002年 | 21篇 |
2001年 | 30篇 |
2000年 | 19篇 |
1999年 | 16篇 |
1998年 | 14篇 |
1997年 | 18篇 |
1996年 | 14篇 |
1995年 | 14篇 |
1994年 | 12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13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8篇 |
1989年 | 15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50年 | 2篇 |
193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张居仁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1991,(4)
本文将渭北煤田下古生界灰岩的地下溶洞按其沉积物的时代划分为两个古岩溶期。在新构造运动影响下,结合渭河地堑的形成过程,指出第二期古岩溶带的形成;进而指出在近期新构造运动影响下,已形成的第二期古岩溶带位置的重新分布及对不同构造部位灰岩含水介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52.
长江河口及其邻近海域的自然环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概述了长江河口演变过程和水下三角洲酌形成机理,河口地区潮汐作用、波浪作用和近岸流系的性质以及长江口外淡水扩散及其对邻近海域的影响等问题。本文还讨论了长江河口环流类型和特征、最大浑浊带分布及其变化、潮滩和水下三角洲的发育以及河口地区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等。根据上述多方面环境因子的分析并进行汇总,作者对长江河口及其邻近海域的自然环境特征作出了评价。 相似文献
53.
为了研究陶瓷粉再生混凝土抗硫酸盐干湿循环损伤的能力,设计了陶瓷粉、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不同的6组配合比,检测各组试件质量损失和相对动弹模量,评判出最优配比,在Wiener退化过程的基础上进行可靠度建模并预测试件的剩余寿命.结果表明:在硫酸盐干湿循环过程中,动弹性模量和质量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陶瓷粉代替部分再生细骨料能有... 相似文献
54.
55.
56.
西昆仑山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从海拔6530m钻取的崇测冰帽冰芯发现,20世纪90年代前的60多年间,沙尘沉积和年积累率存在着一致的下降性趋势变化.结合对沙尘源地、沙尘输送路径及其沉积特征的调查研究,分析源——汇的诸多影响因素,探讨影响高海拔地区降水的主导过程,结果表明:1)在高海拔地区,尘埃可能比低海拔地区对降水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主要是通过凝结核数量的变化发生的;2)在高海拔地区降水形成过程中,悬浮的尘埃数量会直接影响凝结核的数量;3)对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周边这样的干旱环境,大气水汽供应在高海拔地区相对更为充分些,因此与低海拔地区相比,高海拔山地冰川上的降水过程对大气尘埃微粒浓度的变化似乎更为敏感; 4)在沙漠及其周边地区的盛行气候条件下,冰川冰雪积累呈现出逐渐减少的趋势,与沙漠地区气候和环境变化密切相关——过去几十年间塔克拉玛干低海拔区降水增加,沙尘减少;5)这种行将持续的趋势可能会通过大气尘埃的变化继续影响高海拔冰川的物质平衡.本研究的这一发现可能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一些地区性冰川变化的原因,如中亚地区持续了几十年的冰川消退现象. 相似文献
57.
针对传统固化剂在固化、稳定污染土中耐久性差的问题,通过试验探究在NaCl溶液的侵蚀作用下,采用地聚物固化剂固化的Cr污染土强度特性和氯离子浸出特性。与水泥固化剂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地聚物固化剂抗侵蚀性能更优;不同NaCl质量分数溶液浸泡下,地聚物固化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始终高于水泥固化土,总Cr和Cr(Ⅵ)浸出质量浓度始终低于水泥固化土。研究结论可为污染土的固化稳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8.
对使用前后的高炉炉缸炉底炭砖进行了实验室分析研究,分别测定了炭砖的透气度、微气孔分布指标,讨论了炭砖渗铁现象的形成原因。认为炭砖渗铁是高炉炭砖炉缸炉底形成异常侵蚀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9.
在提出铝箔电化学脉冲侵蚀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铝箔电蚀隧道孔生长速度影响因素,推导出铝箔电蚀隧道孔生长速度公式:u=0.4 iave(μm.s^-1)(iave:单个脉冲侵蚀过程中隧道孔顶端面平均电流密度A.cm^-2). 相似文献
60.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44(6)
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从1975年成立的兰州大学地质地理系冰川冻土研究室(专业)发展起来的,实验室于2000年8月立项建设,2001年9月通过教育部验收并正式对国内外开放,2004年通过教育部的首次评估。现任实验室主任为陈发虎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为李吉均院士,副主任为秦大河院士和丁仲礼院士。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