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5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0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60篇
教育与普及   84篇
理论与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45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从中国小棒短指软珊瑚(Sinularia microclavata)的天然代谢产物,分离出10个结晶化合物。本文对3β、5α、6β-三羟基,24-亚甲基胆甾烷(24-methylene cholestane-3β、5α,6β-triol),24-亚甲基胆甾醇(24-methylenecholesterol)和柳珊瑚甾醇(gorgosterol)3个化合物进行了波谱和化学分析,并推导了它们的结构。  相似文献   
172.
报道肉芝软珊瑚素的重要中间体6-甲基-8-三甲硅氧基-6-烯-2-酮-1-辛酸乙酯的合成。该中间体是肉芝软珊瑚素分子中的C_9-C_(17)片段。  相似文献   
173.
记述了福建西部龙岩、宁化等地晚石炭世及早二叠世地层中发现的四射珊瑚5个新属及其典型种。它们分别是:黄龙组的Yinophyllum crassus,Ninghuaphyllum typicum,马平阶的Pseudobothrophyllum fujianense,Paraantheria irregularis,Jingyangophyllum。  相似文献   
174.
从中国软珊瑚Sinularia lochmodes Kolonko分离到一种新的甙类化合物,命名为Lochmodoside,熔点131~132℃,[α]_D~(25)-78.6°(c 0.112,EtOH),分子量490,是一种6-脱氧-β-D-六碳吡喃糖鲨肝醇甙,通过波谱数据和化学降解推导出它的结构,并讨论了它的反椅式构象.  相似文献   
175.
温度、缺氧、氨氮和硝氮对3种珊瑚白化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朱葆华  王广策  黄勃  曾呈奎 《科学通报》2004,49(17):1743-1748
珊瑚白化是指珊瑚失去共生藻或它们的色素或同时失去共生藻和色素而变白的现象. 关于海水养殖能否引起珊瑚白化, 特别是什么成分对珊瑚影响最大, 以及缺氧对珊瑚的影响, 至今很少有人研 究. 通过形态观察和显微镜计数研究了温度、缺氧、氨氮和硝氮对鹿角、钮扣、茉莉石3种珊瑚白化的影响. 结果表明, 随着温度的升高和溶氧的降低, 3种珊瑚释放的共生藻数目均逐渐增多, 白化程度加重. 另外, 只要0.001 mmol/L的氨态氮或硝态氮就能使3种珊瑚共生藻的释放明显增多, 随着其浓度的进一步增大, 除鹿角珊瑚外, 其他2种珊瑚共生藻的释放并没有显著增加. 而且, 不同宿主对珊瑚白化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6.
山羊痘是由山羊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是各种家畜畜痘病中危害比较严重的一种传染病,常在冬末春初流行.最初是个别羊发病,以后逐渐蔓延全群.  相似文献   
177.
杜仲皮中桃叶珊瑚甙的提取及纯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杜仲皮中桃叶珊瑚甙的提取及纯化工艺,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桃叶珊瑚甙的含量;分别用8种大孔吸附树脂对提取液进行分离纯化处理,以不同体积分数的乙醇水溶液进行梯度洗脱;在C18反相色谱柱上,以21%甲醇水溶液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在波长210 nm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杜仲提取液中桃叶珊瑚甙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表明: 杜仲皮中桃叶珊瑚甙的最佳提取条件是提取溶剂为72%(体积分数)乙醇水溶液,料液比为1:12, 在65 ℃提取2次,每次60 min, 桃叶珊瑚甙提取率达85%;S-8型树脂对桃叶珊瑚甙的选择性好,吸附量大,用60%乙醇水溶液可将其完全洗脱;经干性炮制后的杜仲皮中桃叶珊瑚甙含量最高可达2.87%.  相似文献   
178.
以L 天门冬氨酸为原料采用聚合—水解二步反应合成出具有优异阻垢性能的聚天冬氨酸 ,考察分析了它对碳酸钙的阻垢作用及相关机理  相似文献   
179.
利用柱层析和制备薄层色谱技术研究扁缩滨珊瑚(Porites compressa Dana)的化学成分,从中分离纯化得到2个化合物:a-十八碳烷醇甘油醚(鲨肝酵)(I)、N-1-羟基甲基-2-羟基-(E,E)-3,7-十七碳二烯基十六酸酰胺(Ⅱ);同时经GC-MS鉴定6个甾醇:麦角甾烷酵、豆甾-22-烯-3β-醇、麦角甾-5-烯--3β酵、胆甾-5-烯-3β-醇、麦角甾-5,22-二烯-3β-醇和豆甾-5,22-二烯-3β-醇.  相似文献   
180.
李淑  余克服  陈天然  施祺  张会领 《科学通报》2011,56(10):756-764
以珊瑚大量损失共生虫黄藻为特征的珊瑚白化, 是当今全球变暖背景下珊瑚礁大面积死 亡和退化的主要因素, 但白化的特征、过程和白化后的恢复等则因海域环境不同而有所差异. 依托2007 年6 月的南沙群岛航次, 在美济礁和渚碧礁进行了实地生态调查和采样, 室内分析了珊瑚共生虫黄藻密度、近10 年来南沙海域实测海表温度(SST)和调查期间的NOAA 卫星遥感资料, 探讨了2007 年发生在南沙群岛的珊瑚白化事件. 研究结果显示: (1) 白化的珊瑚主要分布在水深5 m以内, 最大可至20 m, 至少有35 种石珊瑚白化; (2) 珊瑚总白化率(单位面积内白化珊瑚个数占总珊瑚个数的比例) 为15.6%, 发生白化最严重的为枝状杯形珊瑚 (白化率为23%) 和鹿角珊瑚 (白化率为21%), 块状滨珊瑚和蜂巢珊瑚的白化率低, 没有发现菌珊瑚白化, 显示了菌珊瑚对高温有较高的耐受性; (3) 白化了的珊瑚损失了共生虫黄藻72%~90%, 而肉眼观察未白化的珊瑚也损失了31%~53%的虫黄藻, 指示当时南沙群岛的珊瑚正处于白化的初始阶段; (4) 调查期间实测月平均SST 为30.8℃, 为1998 年以来最高, 结合NOAA卫星的热点(Hotspot)和周热度指数(DHW), 认为2007 年6 月南沙群岛异常高SST 是导致美济礁和渚碧礁珊瑚白化的主要原因. 本研究还发现, 单纯用卫星遥感预警珊瑚白化事件可能会存在低估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